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英语语言学在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英语语言学在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随着中国逐渐走进国际,使用英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使得英语现在成为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新世纪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扎实的基本语言技能,更关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二者同等重要,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思维障碍,从教学大纲出发,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探讨学生英语逻辑思维、哲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 逻辑思维

一、 英语语言学在思维能力中所得到的运用现状   
  目前,在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英语语言能力比如词汇、语法的训练,而却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甚少,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熟记或说出许多独立的英语句子,而不能把语句连贯起来运用成文。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未养成英语语言学习的思维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运用语言,而拥有语言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使用语言的能力。本文拟就英语语言学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试作初步的探讨
二、 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关于语言的定义历来层出不穷。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语言是‘符号’”;萨王尔则认为:“人类本能地通过自觉产生的象征性符号交流思想,情感和愿望的手段。”布劳什和特拉杰提出:“语言是社会集团赖以合作的任意声音符号系统。”乔姆斯基则提出:“语言是句子的集合(有限或无限),每个句子都是有限长且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这些定义都不同层次的揭示了语言的特点,但都不能非常明确的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探究语言定要涉及到思维,反之亦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语言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认为:语言和思维同时产生,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同样离不开语言的观点。但此后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语言和思维在只考虑外部言语的作用,语言和思维是可以彼此分离。所以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语言研究者王德春明确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而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根据最新《中学生英语学习研究报告》所提出,当今我国英语教学离不开思维,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授学生进行英语句子表达的同时也要进行思考,句型、搭配、语法等逻辑思维,相同的词汇根据不同的语法而组成相异的句子,其表达的意思也各有不同,这就是思维在起作用。由此看出,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联。
三、目前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思维障碍 
1. 学生词汇学习障碍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首先要习得并掌握该门语言的文字符号,而英语的文字符号就是词汇。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单次对于英语的重要性,相当于汉字对于汉语的重要性。从汉语来讲,字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汉语是一个音节由一个字表示,而一个语素又由一个音节来表示。汉语的文字系统是形象的、具体的。对于汉字的学习可以联系相应的事物,认识、学习、掌握并运用形象思维于汉语学习中。而对于英语来说,二十六个字母构成了英语的文字符号,与汉语不同的是,字母和单词是抽象的。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是从抽象到抽象,英语完全是一个表音的抽象的文字系统。因此,对于已经习惯学习具体形象化汉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通常孤立地讲英语单词机械的根据其所对应的汉语意思去认识、学习和记忆,错误的认为每个英语单词在汉语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词汇,这就是中国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汉语思维方式。
2. 学生语法学习障碍
  语法是指英语的语言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和句法。英语的语法既可以是规范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语言的词汇在语法的作用下,组成话语来表达思想。英语的句子根据语法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等。但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现,英语和汉语在语序上和形态上却差异很大。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统计调查并且发现,在进行句子翻译时,学生常常依照汉语思维方式,将汉语的表达结构顺序运用到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当中,错误累累。
3. 学生文化学习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影响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它积淀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人生看法,表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文化不同其民族特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同的人,因其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文化障碍。英语和汉语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英语的历史背景、文化根源、价值观念等的了解,就很自然地将汉语的思维模式套用于英语语言学习中,因此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形成英语学习障碍。
四、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1、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英语所必须的能力。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语言为载体,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因此,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要使学生真正具备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在进行英语造句的时候,首先要根据语法逻辑来进行一步一步递进推论。例如,“门外站了一个穿黄衣服的女人和一个穿蓝衣服的男人。”这一句,在造句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句子类型,再弄清主语、谓语、状语、定语等成分,最后根据语法顺序进行归纳排序造句。让学生们通过这种逻辑思维方法,将句子完整写出为:There is a woman in yellow and a man in blue.
由此得出,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
2、哲学思维能力培养
  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语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例如,“taikonaut”这个词汇,它的构成蕴藏着哲学含义。从构词方面来说,系由 汉语拼音 “taikong” 和 “astronaut”缩合而成,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将这种追本溯源、探究其运用规律的哲学思维模式运用到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模式,是英语学习更加有效和灵活。
3、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根据笔者多年从是英语语言教学经验来看,在教学中老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多数时间由老师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则被动的进行机械学习,这就到是英语学习的机械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1设悬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个词汇有多少个音节?每个音节是什么意思?组合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意思?这一系列巧妙的提问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3.2小组讨论。 在进行英语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文章讨论。比如在进行作文:为一个景点写一张宣传海报教学时,先让学生确定题材为海报,在讨论出海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怎么样些才能吸引人,语言怎么组织等等,让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充分的打开思路与想象力,遇到不会说的单词,学生们将会很自觉地查阅各种工具书,这样不仅丰富了词汇,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激励导语、课间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结论    
 思维的发展规律是由具体、形象发展到抽象、逻辑的。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以及概念的时候,应着眼于提供更多形象的材料和实际范例,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将语言教学形象具体化,通过先训练形象思维,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加工新内容、概括新知识和将语言进行抽象化思维模式转换,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将感性认识逐渐转变为理性认识,使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牢固,将新知识进行正迁移。
  总之,要在教学中形成正迁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语言情景,调动他们学习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对两种语言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分析和对比,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解决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矛盾,教会学生正确把握迁移规律,促进英语学习正迁移。在当前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和理解英语学习的词汇、语法和文化障碍,从而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克服障碍、积极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模式、哲学思维模式和创新思维模式,使学生能更加自如地学习、提高并运用英语。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侧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把学习语言和思维培养锻炼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直接理解英语和掌握英语的用法规律,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英语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Peter Carruthers, Jill Baucher. Language and Thoug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王鲜杰.思维与英语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1).
[4]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任学良.汉英比较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6]L·G·亚历山大.朗文英语语法[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129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