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逐步界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概念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作者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传播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支持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和维护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则不能光靠灌输,是需要发挥传播者和受众的积极的能动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理论的内容进行解读并让受众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我们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传播的部分进行探讨,指出其发展现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l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发展现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非常多,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明显不足,而作为理论教育重要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则更加缺乏。作为在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才会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十七大报告中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随着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中国社会又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有许多人思想较浮躁,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学不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无所谓。许多学者也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很少研究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是在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鉴丁现实状况,笔者也认为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既然以上已经分析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在实践中的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中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2.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主体存在问题
  我们现在并不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但我们却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者,即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研究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般以高校、政治学院以及党校等为载体,传播者一般是这些地方任教的教师。但正如前面所说,讲授哲学的主要研究哲学问题而不是去研究如何教授哲学的问题,即我们许多学者只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对理论教育的传播如何进行则很少关注。
  2.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较单一
  传播存在很多途径:除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四大主流媒体外,还有其他诸如舆论,课堂教学等多种传播途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主要途径则非常贫乏,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虽然其他的媒体也进行了一些传播,但总量是非常少的。报纸杂志曾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最主要的途径,现在却显得有些穷途末路了,而网络阵地又主要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便被挤进了狭小的课堂教育空间和一些党的理论教育会议上。这对本来就不是世界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势在必行。

  2.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客体(受众)存在的问题
  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时具有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他们接受传播媒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的满足。影响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认知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两个方面。从社会因素来说,我国现在正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自我因素来说,受传者是“自我”的,受传者只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要素,其余或略之、或弃之。由于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处于低潮,且受西方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使许多人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危机,很多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存在轻视甚至歧视现象,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无法顺利进行。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问题的对象研究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中的几大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途径)都存在问题。因此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3.1研究主体缺乏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相脱节现象,因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理论与教育传播脱节问题。
  一方面,研究主体应将每年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即用研究成果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的进行,使得受众接受理论研究的新兴成果,而不能使成果只限于理论层面,无法进入实践的传播环节。即研究主体要坚持内容的导向性,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根据受众接收信息具有选择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这样才能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实际问题,要加强理论的论证和指导。首先要让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人本身产生了对该理论教育的传播发展前景的信任。且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庸俗化,不能认为只要懂宣传就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熟不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其传播是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这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传播。是需要坚定的政治教育人格和立场的,是不容许出现政治偏差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因此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人才要更加严格慎重。其次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传播的可行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环节,只有如此,一支功能强大的主体以及主体坚定的信念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真正地发挥出来。
  3.2传播途径单一的对策建议
  报刊杂志曾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基地,现在正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的极大挑战。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传播的契机,日报等报刊发行量及读者的增加,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得以继续扩大。
  电视现如今已进入了每一户家庭,央视等卫视应继续扩大新闻的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报道。并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运用图片和视频等模式进行传播。
  广播虽然在近年来随着其它媒体的发展而现没落,但随着私家车和出租车的增加,以及城市的“堵车经济”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因此,利用广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这块阵地是应该坚守的。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大媒体,其信息传播能力令无数人折服。网络的普及,也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带来契机。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中有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事实上,互联网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另一阵地,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互联网的主动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在网络中占据了广阔的阵地,网络成了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的一大途径。正因如此,与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相比,网络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其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中国的辉煌成就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的。因此,努力占领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途径传播则非常必要。
  3.3客体(受众)接受程度的对策建议
  受众的接受与否与接受的程度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成果。首先,传播者在实际工作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不是只说不做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的,是实践证明了的伟大的正确地理论。只要认识到这一点,传播者就能更加坚定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众也会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
  其次学者不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将如何教学理论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风趣幽默的老师的思想总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这可直接促成更多人从心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接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4结语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研究变得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重要性,才可能改变现有轻视教育传播的现状,才能真正的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强影响力。我国也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的指导下,真正实现十七大报告主题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271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