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26-04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以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1]。由于课堂观察具有简便易行、操作灵活等明显优点,因此成为教师适应教育复杂化趋势以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前不久,笔者观察了王老师的一堂阅读公开课,引发了对阅读课堂高效性的诸多思考。其授课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Module10 Unit2 Reading: Give a man a fish。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贫穷问题,以及就此问题提出的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法。
  一、课堂观察案例实录及分析
  (一)课堂教学流程
  授课教师王老师用六个步骤完成了这一课时:
  Stepl:Lead in
  ①Compensation before teaching(7mins)
  ②Guess th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3mins)
  Step2:Reading(15mins)
  ①Fast reading
  ②Detailed reading
  ③Multiple-choices
  Step3: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5mins)
  Step4:Consolidation——Task-based reading(5mins)
  Step5:Discussion and writing(10mins)
  Step6:Homework
  (二)课堂教学片段呈现及课堂观察后的对话交流
  笔者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对课堂中的6个教学片段进行了对话交流,目的是分享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反思教学行为,从而促进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不断提高。
  (注:A=谢老师 B=王老师)
  [教学片段1]Lead in环节
  本课文的Lead in环节,授课教师让学生根据一篇小短文内容用本单元所学的词块完成所缺单词:
  According to a survey from the UN,(1)____(饥荒) is believed to be the number one global health risk,which kills many people and makes millions of people (2)_____(无家可归). (3)___ ____ ____(除此外)this, malnutrition claims ten million lives every year. They have (4)___ ________ ___(给...施加压力)politicians and statesmen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 problems.
  (参考答案:hunger ss top of pressure on)
  A:这种导入方式比较少见,请问王老师为什么用词块进行导入,而不是用音乐或图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B: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图片或音乐导入,而我是采用词块形式进行导入。“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统一体”[3],让学生读一篇短文章填充与reading相关内容的词块,在语境中通过回顾使用学过的词块来完成任务,加深了词块的记忆,为实现词块补偿和情感补偿的相互统一奠定基础。
  A:您讲的这些问题很重要。从课堂对学生的观察中发现效果不错,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投入课堂,真正地学到了东西,而不像传统用图片或音乐导入,走马观花,学生的技能得不到体现。
  [教学片段2]Reading环节
  在Reading环节,授课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如下:
   was the Live Aid concert so important?
   are mainly talked about in Para1 and Para2?
  It mainly talks about a live concert intending to raise money for f______in Ethiopia and some s_________problems such as disease, p______,hunger and m___________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the function of Paragraph3?( )
  ding paragraph
  g paragraph
  ting paragraph
  A:大多数教师上阅读课都是采用课后C1设计的问题,而您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是因为公开课这样做还是每次上阅读课都这样?
  B:几乎每次上阅读课都这样做。首先针对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若全部用课后C1的问答形式,学生会感到无聊,没有新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和阅读技能得不到提高。
  A:那在您设计的问题和任务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和阅读技能是怎么样体现出来的?

 B:我在设计这些任务时,是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顺序设计的。
  A:您的设计独具匠心,那么以上第3和第4小题是从哪方面来考虑设计的?
  B:不难看出,第3小题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从第3段最后一句:It is without doubt an amazing achievement, but is it enough?可以得出答案为B。这样一来,句子在文脉当中的功能作用就凸显出来:承上启下。
  [教学片段3]Multiple-choices环节
  授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句巧妙地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生通过观察4-7段的主题句发现了作者的观点就在第4段: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a man to fish,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 time.
  随后授课教师又用了多选题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练习:
   author thin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fight hunger and poverty is_____.
   educate and train people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develop the work of WFP
   help them learn how to help themselves
  (参考答案:D)
  A:您设计这两题的意图是什么?
  B:我把高考阅读理解题型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应试技能,也体现了考纲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A:通过与您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深刻认识到阅读课堂中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一些阅读微技能,让学生通过课堂任务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教学片段4]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环节
  随后,王老师又设计了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与填空任务:
  The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1:(__--__)It puts forward some_______
  problems.
  Part2:(__--__)Some_______are taken to solve them and_______are given to support the topic.
  Part3:(__---__)The writer draws a __________.
  A:我认为这一环节可以放在Lead-in之后、阅读之前,把段落和大意分好,让学生连线更好,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
  B:放在前面也可以,但考虑到班级学生水平,所以又用了填词的形式让学生完成。
  A:我观察到了一些细节:您在课堂上会和学生进行对话互动,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您会给学生一些提示,并将生成的词或词汇呈现在黑板上。请问这样做是出于什么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学过的词块吗?
  B:我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填出正确的词,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我又将对话中生成的词块呈现在黑板上教读几遍,加深学生对词块的记忆,减轻学生单独记忆单词的负担。
  A:你觉得这样做有效果吗?
  B:还是有些效果的。因为在课后学生的写作当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用了be faced with,severe等词汇。
  [教学片段5]Task-based reading环节
  授课教师接着又设计了一篇任务型阅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内容如下:
  (参考答案:serious y ng es g e ndent e sion)
  A:您每节阅读课都设计任务型阅读吗?
  B:每次都要在课前花些时间,提前提炼文章的结构,再自己编制任务型阅读,按照高考大纲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设置空白,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
  A:你为什么会想到自己去编排任务型阅读?
  B:自江苏省2008年英语高考改革后,高考试卷就有了任务型阅读这种题型,旨在强化学生的语言适用技能。我认为应在课堂中强化任务型阅读的技能和方法训练,学生才能从长期的课堂习得中提高语言运用技能。
  A:我很赞同您的观点。
  B:我在课前预先把要用的词通过各种任务和课堂活动呈现出来,通过课堂滚动呈现词块。
  A:语用学的理念所强调的就是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为用而学”的过程,加本文转自第一论文网强对词块的学习和巩固,注重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不仅对完成Reading板块的教学任务有帮助,从长远来看,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4]。您的课堂的确体现了这一理念与原则。
  [教学片段6]Discussion and writing环节
  在尾声,王老师又设计了以下问题:
  Q:If you are in poverty,how do you get out of the poverty in the future or now? What's your opinion?(学生思考后回答)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每小组点一名学生起来口头回答,最后让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130字左右),参考词汇如下:be dependent on,breadwinner, on top of, long-term,put pressure on,in one's opinion,firstly,however,crisis……

 授课教师鼓励学生在写作时使用刚学习过的词汇。
  A:您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写作文,而是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让学生写?
  B: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得以加强[5]。
  A:我也注意到了学生经过讨论,在口头表达中使用了您在黑板上呈现的词汇,例如:
  S1:If I am faced with poverty,I will make a long-term solution and I will not be dependent on my family.
  S2:……
  从课堂观察看,学生会使用课堂中输入的词块进行自我表达,语用技能确实得到了锻炼。
  二、启示与反思
  由于本探讨过程只有2位英语教师参与,本文只呈现了一个案例,因此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描述较少,观察的角度也是有限的。课后,笔者对本课教学设计的优点做出了如下总结:
  1.参与度高、多媒体运用合理。授课教师在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并让学生们在相互学习中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在课堂导入环节和学习方位环节时,运用图片介绍“It is better to teach a man to fish than to give him a fish.”直观清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形式多样的任务型活动环环相扣。王老师的课以hunger为主题作为导入,引出大家的思考,随后安排一系列紧凑相关、由易到难的任务型活动,不断地通过听与读的活动输入信息,让学生充分操练语言。因为信息多、活动密、节奏快而且不断有信息沟出现,操作过程有趣,使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3.给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了有效的支架。王教师将高考的阅读模式运用于课堂,在设计问题时,设置了细节题、大意归纳题、作者态度题,在巩固的同时设计了任务型阅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感悟文章的篇章结构,也符合高考考纲的要求。
  4.以词块渗透的理念作为阅读课的主线贯穿全文。王老师在设计导入和课堂任务时独具匠心。从词块导入到学生填词,从归纳大意到目标词汇填空,从篇章结构理解到巩固用词点拨,从课堂话语互动到词汇滚动呈现,无一不体现出词块教学的理念。滚动式的词汇呈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生词,并在无形之中用到了这些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2012说明》(英语科)中,考试内容及要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如下描述:(1)理解语篇主旨大意;(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中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4)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6)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7)根据所读,用恰当的词语补全文章提纲、概括主要内容或作关键词词语转换[5]。对照此标准,笔者认为,阅读应该成为当前英语课堂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涉及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再好的学生也很难取得阅读学习的圆满成功,因为阅读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还指导学生有步骤、有顺序地操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开发智力,迅速提高阅读技能[6]。教师只有在课后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意识到自己教学行为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教学创新和教研创新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骆志芬.用课堂观察技术探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6).
  [2]康红兵.课堂观察: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3).
  [3]魏玉平,邹国香.《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教学设计模式[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3).
  [4]明永红.《牛津高中英语》Module4 Unit1 Advertising阅读教学案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3).
  [5]江苏教育考试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2012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278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