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就业困境下高职学生心理的发展措施

就业困境下高职学生心理的发展措施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629万人,在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万大关,而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也达到610万人。这些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突出。为此,高职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疏导和缓解。
  一、高职学生心理表现的特点
  1.自卑心理
  在我国传统的升学体制中,很多人认为高职学生是学习成绩普遍不佳的一部分群体。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达不到要求,所设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实际应用价值不大,造成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例如:当学生被问到“您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时,认为“形势好,没有压力”的占2.86%,“形势较好,压力不大”的占5.71%,“形势较严峻,比较困难”的占74.29%,“形势严峻,很困难”的占17.14%。高职学生普遍对就业持不乐观态度。另外,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调查时(多项选择),当被问到“您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时,认为“性别原因”的占5.71%,“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的占37.14%,“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占14.29%,“外语和计算机未过级的”占11.43%,“知识能力储备不够”的占57.14%,“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的占45.71%,“没有工作经验”的占62.86%,“信息严重不足”的占17.14%,“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占40%。可见,很多高职学生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感到自卑。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高职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例如:当问及“您是如何选择职业的”时,认为“选择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的占17.14%;“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占28.57%,“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去选择的占42.86%,按照其他想法去选择的占11.43%。这说明,很多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认知模糊,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专业。
  3.求稳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着自卑、盲从的心理,同时又兼具求稳心理。例如:当学生被问及“您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是哪类”(多选)时,认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5.71%,“国有企业”的占34.29%,“三资”企业的占5.71%,“民营企业”的占11.43%,“集体、乡镇企业”的占2.86%,“学校”的占5.71%,其他的占14.29%。这说明,就职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但是这类机关的门槛过高,很多人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大型国有企业,而选择那些中小企业则是一种无奈之举。这说明,那种求安稳、惧怕挑战的心理束缚着很多学生的职业选择。
  二、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
  1.开展职业理想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有些理想曾为我们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高职学生在就业时要摒弃好高骛远的心理,摆正心态,立足现实,找到职业的插入点,放眼未来。不管是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边远城市,不管是做管理人员还是做技术人员,都有可能发挥自身的价值,成就职业的辉煌。
  2.开展心理课程教育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心理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面向全体,立体覆盖”的教学理念,开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试心理的方法。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要在普通心理学框架下有所拓展,在认知问题、情感困惑等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将诸如职业抗压训练等融合起来,深化心理教育的内容。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价值,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转化为精神财富,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
  3.开展活动渗透性教育
  高职院校要坚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借助文化和活动的吸引力,全面渗透职业心理教育。例如: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举办各种技能大赛,训练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其技能迁移能力、专业发展能力;通过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短期工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需要及自身行为的主动适应。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对职业工作的价值进行正确评价,对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状态与工作压力进行体验与认知。
  4.开展心理咨询专业性教育
  学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制度,积极构建发展咨询与障碍咨询相结合,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学习成才辅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先进的咨询理论与方法,如认知领悟疗法、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等多种技术,进行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解决学生学习障碍、人际敏感、情绪压力以及轻度的神经症等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开展职业指导教育
  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来自于高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知模糊。例如:当学生被问及“择业过程中,您迫切需要了解单位信息有哪些”(多选)时,认为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实力和 规模”的占34.29%,“用人单位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的占60%,“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的占60%,“薪酬和福利”的占48.57%,“人才培训情况”的占40%,“职位信息”的占25.71%,“用人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的占37.14%。这说明,由于高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教师要在职业指导中分析当年的就业形势,讲清当年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研究职业的热冷门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结合自己的学识专长、兴趣爱好和体能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另外,还有必要讲授简历的制作、求职面试的礼仪等技巧,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三、结语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这样的理想:“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21世纪,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时面临许多挑战,学校有必要从多维视角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心理教育,使学生克服自卑、盲从和自负心理,形成辩证思维,构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华丽变身,开启职场的成功之门。
  参考文献:
  [1]林友照,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2007,(27).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6300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