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试论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试论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晚清社会面临外侮内辱的境况,一大批标榜“自强”、“求富”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洋务运动。一直到19世纪90年代,30余年间,晚清政府采取一些列措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兴办实业,操练军队,并通过洋务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旨在挽救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其中,洋务派推行了一些教育措施,例如创办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中国第一批新型人才,派遣国内最早的官费留学生,较为系统地翻译西书、传播西学等,这就是洋务教育的由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标志着洋务教育的开始,由此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期间,洋务运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制等,推进中国教育向近代化演进。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洋务教育并为戛然而止,它不仅打开了僵化的封建教育的缺口,而且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依然深远,如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就可以看成是洋务教育的产物。

  二、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

  洋务教育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翻译西书、传播西学。

  (1)创办新式学堂

  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大致分为三种。其中,一种是为学习外语以熟悉各国情况的外国语学堂,如同文馆和方言学堂;一种是诸如陆师学堂这类为发展军工而创办的军事学堂;还有一种是为学习西方技术来制造本国机制设备而兴办的技术、实业学堂,以船政和机械学堂为代表。截止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洋务派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已达40所左右。

  (2)派遣留学生

  留学生的派遣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幼童留学美国,一类是福州船政学堂学生留学欧洲。派遣留学生,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培养外交人才的需求,尽管洋务教育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是当时无论是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管理等都还与西方存在很大差距,局限性明显,并没能培养出出色的人才,使得在真正接触外交事务时不能很好地交流,也不能学习到地道的西方知识和技术,甚至是漏洞百出,那么派遣留学生成了当时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是满足洋务企业生产的需要。派遣留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才可以为近代中国的实业发展、企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3)翻译西书,传播西学

  在洋务学堂上,设置了大量的西学课程,但是大部分人需要依靠译著阅读。为此,洋务派开设了大量的翻译西方涵盖诸如算学、火药、行船、武备、采煤、赋税、律条等西政知识和军事加工业技术知识的书籍和著作的机构,从而为洋务运动的实业和军工等方面提供服务。如当时比较著名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洋务运动期间,西方书籍的翻译出版在传播西方理论知识,培养现代科技人才和外语人才,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1)推动了封建传统教育变革,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洋务教育是对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此外,与传统教育不同,洋务教育开创国内近代教育的先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现代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特征上。首先,在课程内容上不再单纯讲授儒学,而是转向传授实用技艺;其次,在教学的组织形式,实现了由个别教学、记诵教学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以课程内容为例,洋务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一是实用技艺型的课程价值取向;二是课程的重心向西学课程转化。这不仅体现了“求强”、“求富”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注重技艺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而且彰显了中国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姿态。

  (2)促使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了障碍

  在兴办洋务教育的过程中,洋务学堂的洋教习、学生以及从事洋务事业的人翻译了大量西书。这些西方译著不仅向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思想等知识,也改变了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文化优越感和一成不变的夷夏秩序。并且,还使得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新观点,破除了一些陈旧的传统思想和封建迷信意识,改变固有的“重义理,轻艺事”的价值观念,逐渐承认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有用之学。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学堂办学者们不断地扩大西学输入的渠道和规模,不仅注重对西方语言、船政、军工等实用知识引进,还把眼光投向自然科学领域和经济领域。这种认识和实践的变化,直接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为政以德,重德轻技,德成而上,艺成于下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念,实则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了障碍。

  (3)出现了开放式教育格局,培养了一支近代化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洋务教育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教育机构,形成了开放式的教育格局。历来都是周边夷国向我“天朝上国”派遣留学生,尤其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对外强调“以华变夷”严防“以夷变夏”,且“德成于上,艺形于下”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封闭式教育阻碍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但在洋务教育过程中,洋务派大批派遣留学生走出国门,远赴欧美等西方国家学习“西艺”,并把西学的知识理论等引入到国内,有效服务于实业和军工,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社会心理的一次大的挑战和冲击,更是加速了传统、封闭式教育的瓦解,形成了开放式的教育格局。另一方面,洋务教育培养了一支近代化的师资队伍。洋务教育期间,为缓解聘请外教的成本压力,洋务学堂在聘请国内人士担任教习的同时也在有意栽培自己的西学人才。如席淦、杜法孟、胡玉麟等优秀毕业生被留在京师同文馆内担任副教习以充实洋务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他们成为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师范教育滞后的状况,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

  (4)引发了新学制的诞生,促进了中国近代新教育体制的建立

  洋务教育经过30余年的实践,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办学经验。无论是京师大学堂,还是各府、州、厅、县以及乡镇创办的高等、中等和小学学堂,其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都已经相当完备,但洋务教育暴露出的诸如各学堂自成体系、互不衔接,课程设置随意、互不统一等问题却很严峻,成为近代制定全国统一的学制的导火索。近代学制经历了由张百熙和吴汝纶参与起草的“壬寅学制”到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拟定的“癸卯学制”的转变。其中,“癸卯学制”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是由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大系统组成。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成熟完善。

  总之,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其产生和发展,探索和实践都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重要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42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