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对外交流下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研究

对外交流下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互信、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教育合作不断发展,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更加了解和尊重。特别是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对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艺术院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师出国访问、学生出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来华留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术访问、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活动不断深化,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对外交流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家认同感是指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或“身份感”,以及对本国政治、文化、历史和族群等的认同。总体上,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意识,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自豪感。但是,作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特殊性:追求个性自由,喜欢标新立异;理想信念淡薄,容易受外界影响;理论基础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甚至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图书馆,更愿意流连于娱乐场所;周末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或实践活动,更愿意花费精力于兼职赚钱;所得生活费不愿意补充精神食粮,更愿意购买各类国外品牌追逐潮流……艺术生的特点,使其在各国文化、思想相互交汇下价值观难免受到冲击。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够切实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从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生活来看,影响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内因,表现在:1、文化素质较低,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较为肤浅。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激起一个人的爱国热情。人文素质的缺乏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在面临多元文化、多样选择的时候观念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导致其道德观念变更、价值准则失落。2、政治意识不强,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认识不够。一些学生在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上不够,导致在对外交流中一些同学看到中外之间的差距时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外因主要表现在:1、我国的国家认同教育较为薄弱。中国的国家认同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情况在文化素质较低的艺术院校尤为明显。而一些教师迫于科研、课时量的压力,难以在培养学生价值观上花费精力。这使得重艺术轻马哲的学生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其社会主义价值观难免会产生动摇。2、国内缺少一流的、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国际合作交流活动鲜有在中国主办,中国在一些专业领域中不具有话语权,甚至一些学术研究不被国际主流权威认可。这导致学生们在参加国际合作交流时,更多的是被动式地参与、学习和借鉴,面对强势的西方话语权学生们对祖国的认同逐渐式微。3、国内一些艺术专业领域发展较为落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中国一些艺术专业领域的发展滞后。例如,中国当代的水墨画被认为技法上不如民国时期,中国古典舞在传承上被认为不如日本韩国,中国的音乐在西方市场上几乎一片空白……落后使得一些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因此,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的路径探索

  对外交流、跨国合作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客观趋势,这一趋势给我国带来认同危机的同时,也是重塑认同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机遇。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国情认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艺术院校的专业特性更侧重于艺术专业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在专业学习和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广西艺术学院来说学生专业素质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其文化成绩偏低导致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因此,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一重要渠道对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改进教学方式,以参与式教学为主,增加引导、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课堂上增加课外知识拓展环节,将学生们关注的讨论热点、时事政治等作为发散思维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事实,使学生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理性爱国。最后,增加体验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第二,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对外交流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艺术教育的审美认知价值有利于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一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将艺术的审美认知价值运用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增强美感认识逐渐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进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二是提升学校专业教学水平。通过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艺术人才和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使在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中掌握话语权。三是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大氛围,提升艺术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质。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将出国表演中国传统艺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育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是积累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民舞、民乐、国画等等不仅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吸引力强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让同学们通过表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通过国外各界人士的赞赏提升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第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曾公开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也就意味着要实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做到以下两点要求:

  一是加大“请进来”。首先,积极聘请外国或有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将不同国家的艺术领先者汇聚到本校。其次,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留学生的规模可以激发本校学生的自豪感。此外,还可通过以主办方的形式举办国际性艺术节、比赛、论坛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来提升本校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地位。

  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不能只一味地“请进来”,也要加大“送出去”的力度。一方面鼓励教师、学生走出国门游学、访学,提升教师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本校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外出访问、交流合作,将本校的教育成果在异国他乡绽放异彩,提升本校在国际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对外交流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利用经济全球化契机,抓住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将对外交流变成国家认同感教育的隐性课堂,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路径,使对外交流活动切实成为展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舞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49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