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从《放飞蜻蜓》解读陶行知教育理论

从《放飞蜻蜓》解读陶行知教育理论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材《放飞蜻蜓》,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见一群孩子捉蜻蜓,因势利导教育孩子认识蜻蜓,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放飞蜻蜓的事。读这篇叙事文章,能够从中领略陶行知先生许多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页

  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陶行知还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陶先生注意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适时对他的学生,对他生活周围的人进行教育。正如课文《放飞蜻蜓》中所叙:“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如此小事,也许别人并不经意,但在教育大家的眼里,生活就是一部教科书,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自己有责任成为这个社会上传授知识,培养品德,传播文明的一名教员。于是“他停下脚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读到这里,我又想起先生对于“社会即学校”的阐述:“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

  二、捧着一颗心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样的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陶行知全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一颗心,一颗无私奉献、至诚至爱之心。

  陶先生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教育。在放飞蜻蜓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他那颗炙热的爱心。当他发现孩子在捉蜻蜓,“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抚摸着小辫子,爱生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又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从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到讲蜻蜓尾巴的作用,眼睛的结构等,在不知不觉中,不但使孩子认识了蜻蜓,而且喜欢上了蜻蜓,更让孩子感受到他那慈父般的和蔼可亲的为人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风范。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科普实践课,更是一堂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课。在帮助孩子认识了蜻蜓吃什么之后,“陶先生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商量”,陶先生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顺利地保护了蜻蜓;“还给”,陶行知让翠贞亲手放了蜻蜓。陶行知把生动的语言教育转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巧妙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里没有空洞地说教,没有大声地训斥,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民主地与孩子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可谓关爱备至,春风化雨。他爱孩子,爱自然,珍爱一切生命。陶先生在为孩子们讲蜻蜓尾巴的作用时,“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生怕弄伤蜻蜓。细微的动作,亲切的话语,无不透视出一个教育家的博大爱心!这不能不使人想到陶先生常说的四个字“爱满天下”。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原载1929年《乡教丛讯》

  陶先生教育孩子时不心浮气躁,也不隔靴搔痒,而是探本求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陶先生想让孩子放飞蜻蜓,没有责令孩子,而是先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了解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然后,从蜻蜓尾巴的作用与趣闻,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认识蜻蜓,唤醒学生心底深处对蜻蜓的喜爱之情,使放飞蜻蜓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从捉蜻蜓到识蜻蜓、放蜻蜓,正是陶先生循循善诱,教人求真的过程。陶先生绝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疑问,让孩子们自行思考、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最后学生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这正是孩子们“学做真人”的结果。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陶先生在《创造宣言》里所说的话:“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这“崇拜的活人”大概就是先生提倡的“真人”吧!

  《放飞蜻蜓》无处不折射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光辉的教育思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630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