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承受之“轻”

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承受之“轻”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当前,中学校园里,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而另一部分(认为高考或中考无望的)则不思进取,甚至旷课、逃学,问题学生增多。下面我和大家探讨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我认为是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发生了偏差,轻视“人”,轻视某些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某些老师为分数而教,存在“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

  自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办学宗旨。但是,宏大的目标下难见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身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标榜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常常被忽视,在某些学校,教师工作考评更看重升学率,评判学生是否优秀仍然单方面地将成绩视为主要“参考物”。某些学校一味追求高分,却忽视对学生如何做人处世、关爱他人、理智把握自己行为等人格的培养,更谈不上根据男生、女生特点对其进行行为教育,致使少部分学生产生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习惯。公立学校本应以学生、社会的公共利益、未来利益教学为宗旨,但某些学校单纯看重短期利益,反映在学生身上,则为重视文化成绩,强行灌输知识,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得不到尊重,教育效果不佳。

  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学生视角”不够,时效性不强

  学校是不可能缺失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是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有多高?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备受关注,但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究其原因,在于对“人”的理解不够透彻。比如,我们从小学就教育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和爱社会主义,到了大学,应该“根正苗红”才是。事实证明,过早地注重知识的灌输,作用不大,当他能理解时,早已因机械重复的灌输产生厌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国思想教育更大的问题在于偏重政治性、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复杂、早熟、前卫是接受初等教育学生的主要特点,除了外在的文化成绩外,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应该得到关注。现今,社会文化纷繁复杂,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学生思想日渐丰富。个人的看法、认知逐渐上升为内心意识。学校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正面临新环境,传道之路不是那么顺畅、那么自由、那么容易奏效。

  三、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属性的了解,其认知过程是:感觉―选择性注意―知觉―记忆。任何理性知识都是由感性知识升华得来的,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感知、体验、实践、归纳、总结。影响人类认知的因素主要有:感官刺激信息和学生的需要、兴趣、信念、知识和经验。我国传统思想品德课理论教学模式特点是以“主客二分对立”为基础和以“灌输教育”理念为指导,偏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书本知识,强调中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倾向,这种模式一旦处于相对开放的改革、创新环境中,其局限性就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正以更快、更生动的形式蜂拥而来,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知识完全不能吸引当代中学生。教学模式单一,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信念,不针对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如何吸引学生注意?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样的课堂怎能让学生全程参与,怎能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知识的真正意思呢?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即人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只有按照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况且,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一门与学生的心理、生活十分密切的学科,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更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缺乏对社会现实有力的回应,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采用强制灌输的教育模式,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现状,应用简单枯燥的教育方法,学生学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和各种道德规范,不能解决道德行动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心是思品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一次习题课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结果别人连声谢谢都没有,请问以后你还给人让座吗?学生很快答案统一,应该让座。有个学生问,假如在马路上扶了被撞的老爷爷,结果被讹上了,以后还应该乐于助人吗?我说:“应该慎重,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永远值得提倡,但有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考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某些教育工作者擅长“诲人不倦”,但有时忽视学生的心声,由于彼此间缺少良性沟通、交流、理解与尊重,不注重学生的想法,不关注学生成长的真实环境,长此以往,使学生思想品德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我认为要突破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瓶颈,就必须注重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建设。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关键。这支队伍要体现三新,即观念新,不墨守成规,树立全新的教育观;知识新,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较快地接受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前沿知识,并能及时融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不断赋予德育工作鲜活的内容;手段新,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掌握好学校德育工作手段与艺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对象。这支队伍还要有三个转变,由教师主导论向学生主体论转变,由教育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成才,由强调学生共性教育转变为注重个性教育。一句话,我们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的人看待。

  综上所述,要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追求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按照人的特性和需求,探讨符合人性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德育、体育、情感、艺术、社交等方面的经验,充分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84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