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本研究首先对启发式教学进行界定,并结合师范类教育理论课程的新旧认知混淆、抽象性强、理论枯燥等特点,分析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育理论课程应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备案课题: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GJD1215015;哈尔滨剑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QJG2015003。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37-01


  一、启发式教学的界定


  启发式教学可谓历史悠久,是教育领域中的一块瑰宝。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无疑处生疑”,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自己会寻路、择路、走路。


  二、教育理論课程特点的分析


  教育理论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其中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是培养未来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基础课程。但教育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却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每每学习的时候总有很多学生在喊“难、难、难”。课堂提问中,学生对于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词不达意;考试答卷中,学生对于理解类型试题的分析失分显著……产生这样的问题大多是由教育理论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新旧认知混淆


  新旧认知混淆是教育理论课程的首要特点。无论是心理学、教育学还是教育心理学中,总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名词,但书本的解释又和日常的解释有所出入,因此就会造成教育理论课程有着新旧认知混淆的特点。例如,学生在学习心理学时,很多名词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中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做过分析和理解。如在讲到“气质”的时候,学生常常会拿生活中一个人的外貌气质去理解心理中的气质。同样,教育学中的“课程”一词也常常和日常生活中课程就是某一门课相混淆。


  (二)抽象性强


  抽象性强是教育理论课程的又一特点。在教育理论课程中很多理论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尤其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内容。例如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内容,不但有大量的实验,而且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新词、新理论。如加涅的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学习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表示特别难懂,知识抽象性太强。像这样的知识,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还有很多。


  (三)理论枯燥


  教育理论课程涵盖了中外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思想、理论,学生所学的教材中基本上全是理论。理论性的专业书籍本身就难以消化,因此,这样的专业书籍加上很多的专业名词、专业理论,学起来是很枯燥无味的。例如,在教育学中,有很多历史著作、人物,还有的历史教育制度、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等,这些内容大部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的东西本来就很无趣,加上单纯学习专业理论也是特别枯燥的事情,以致很多学生认为教育理论课程大部分是很枯燥的理论。


  三、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的应用


  (一)听看结合


  视觉是人的主导感觉,我们从外界接收的信息,约85%是从视觉器官输入的。[1]所以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看”的方式去引导学生,通过“看”的方式去启发学生。伴随着“看”,还要给学生讲一些启发性的故事,让学生听看结合。因此,教育理论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结合一定的绘本、图片进行教学。如教育学课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究竟什么是教育,笔者找到了PeterReynolds的绘本“点”,让学生一边跟随教师阅读绘本,一边体会教育的力量,最后让学生自己有感而发、自己体会、自己说出来,从而达到了启发式教学的效果。同样,在其他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听看的形式。这样“听看结合”把复杂抽象的理论教学加以形象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拓宽学生的思路。


  (二)说问结合


  “说问”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探讨就会使学生的感性知识变为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储备。有问题才会有思维,让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问,大胆说,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心理学中讲解神经过程的传递介质——兴奋剂和抑制剂时,可以让大家围绕着“酒是兴奋剂还是抑制剂”去探讨,学生根据已学习的内容进行相互探讨、相互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同样道理,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式。所以,这样的方式去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三)画做结合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用陶先生自己的话解释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2]事实上就是要求“教学”同“学生的做”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做、去画,进而理解所学习的理论。例如,“思维”是心理学中最抽象的内容,笔者在讲解的时候让同学们做了两件事去体会我们的思维:首先是画图,让所有的学生画一座房子;然后让一半学生在房子旁边画着胖胖的猪,另一半学生在房子旁边画瘦瘦的猪。当同学们展示图画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会有同样的思维,画的房子几乎都一样,这就是我们的思维被定式了,但又发现由于教师的语言的影响,同学们又有着不同的画法——瘦猪和胖猪,也就是思维又有了不同,体会我们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去理解、去接受。同样道理,在教育理论的其他课程中也可以试着让同学们画,如画树图、实验图、概念的关系图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开启学生的心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作者:马影等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1. 

  [2]蔡明之.数学教学中怎样做到“教学做合一”[J].新校园:理论版,2011(12):95-9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475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