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谈铭贤学校对山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

浅谈铭贤学校对山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铭贤学校 农村发展 贡献 影响
[论文摘要]铭贤学校1907年由孔祥熙创办,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该校重要的办学思想。铭贤学校1907年至1937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办学期间,农科、工科、乡村服务部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山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在铭贤学校后来的办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为山西农学院的成立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的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铭贤学校,1907年由孔祥熙在山西太谷创办,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学校1928年开办农科,1931年开办工科,1936年成立乡村服务部,1940年经民国教育部批准成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1943年成立铭贤学院。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接收,更名为山西农学院。铭贤学校44年的办学历史,有30年是在山西太谷办学,另外14年因抗战爆发,南迁至四川金堂县办学,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盖我以为我国需要之人才,并非仅尚理论,尤须着重实行,造就合于实用和能负实际责任的人才,乃属当务之急,是中学实为我国当时教育上最基本的阶段。学以致用之道,尤须从专科着手,稗造成一般实业人才,担任建设现代国家的任务,因此本校又创设农、工、商三专科,而农、工、商三科之设立,亦实为山西省环境所最需要。”通过上述这段话,可以看出,培养山西发展所需人才,是孔祥熙办学的重要思想。“其最终目的,不外改进社会,谋人类幸福。铭贤学校在孔祥熙“提倡教育振兴实业,为立国百年大计”办学思想指导下,结合山西的实际,培养了一大批实业人才,产生了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当时山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铭贤学校农科对山西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及影响
1928年,铭贤学校筹办农科,聘美国欧柏林学院的穆彭尔()任主任。穆彭尔在推广作物优良品种、改进农业耕作方式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配合穆爵尔的工作,学校设立了育种组、经济组、牧畜组、森林组、推广组等,开始从事作物育种、畜种改良,家畜疾病防治、果树品种引种等初步的科学研究工作,还设有农场、牧场、园艺场以供开展试验使用。穆彭尔从美国引进了许多农作物品种,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品种不能适应气候条件而遭淘汰。“我建立了一个农业试验站。其他地方的经验业已证明,从农民的田地中选择较大的产量较高的穗,再从其中拣出更高产的品种,可以用来培养出普通农作物的高产品种。我用这种方法获得了高产的小麦、谷子和高粱。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我从美国引进了称为‘金皇后’的品种。事实证明它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不仅在山西,而且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它被广泛采用。接着是改良苹果品种,这使水果业有利可图。……我还设法改进华北常见的大尾巴绵羊的羊毛。高尔逊在《欧柏林在亚洲第一个一百年(1882一1982)》一书中这样评价穆彭尔的工作:“穆彭尔首先展开山西农业的全面调查,随后,他投身试验研究。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孔祥熙以及其他个人提供了研究资金,收购了部分土地作为试验田。moyer的试验结果证明,需要挑选和改良种子品种,以适合山西各类土壤,他还引进了水果新品种。虽然工作重点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上,但穆彭尔及时将研究结果告知农民,希望可以帮助农民增加粮食产量。1937年抗日战争使研究工作被迫中断。很明显,穆豁尔的研究带动了山西以及其他地方的农业进步。”
1.小麦新品种的研究与推广。1928年,在穆靓尔的主持下,铭贤学校开始小麦试验研究,后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合作,育成“铭贤169号”新品种。民国二十三年铭贤学校与山西省建设厅合作,在该省中部及南部17个县举行大规模区域试验(见表1)。

结果证明,“铭贤169号”有抗寒、抗旱能力及丰产、良质诸优良性状。据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四年,灌溉地试验平均产量超过标准种14%,非灌溉地超过9%,于民国二十五年开始少量推广。20世纪20-30年代,山西省建设厅“规定省农务局、临汾棉业实验场及长治、晋城、霍县、闻喜、寿阳、离石等六县,为冬小麦试验区域,试验结果,一六九号及二o四号两小麦品种,在省农务局霍县长治等处产量平均高出农家品种百分之二十七与四十六。”169小麦品种,直到解放后50年代仍不衰。当时群众有顺口溜:“家有169,孩子老婆热炕头。”意思是说,吃上169小麦做的馒头面条,就是最美的生活。包括华北解放区,当时人们一提金皇后、169都赞不绝口。

2.玉米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1930年,穆彭尔和霍席卿等从美国中西部引进金皇后、银皇后等12个优良玉米马齿品种,经过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证明金皇后的丰产特性超过当时黄河流域各地所栽培的各个玉米品种,1936年开始在山西示范推广,以后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在整个华北地区亦颇有影响,只要肥水条件跟上,就在30年代亩产亦在千斤以上。
3.苹果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1935年,铭贤学校为山西引进苹果新品种。当时太谷当地只有小红果和槟果,群众连苹果的模样都没有见过。铭贤学校聘请贾麟厚来校任教,兼任铭贤学校园艺场主任,创办了山西的第一个苹果园(太谷南山桃树岩果园)。1935年春,来自美国密苏里州的斯塔克(stark)兄弟种苗公司的首批苗木运抵太谷,之后又先后从烟台、锦州等地购人部分苗木,在太谷南山桃树岩开辟苹果园。首批定植的苹果品种约有30余种,从美国引入的品种有红星、楼绵、红印度、君袖旭、祝光、玉霞、红玉、国光、青香蕉、金冠等。贾麟厚先生根据胡星若教授及吴耕民先生对我国苹果研究的结论,把苹果树的嫁接、修剪、栽培管理、防止病虫害全套技术传授给果农,特别是在当地的小红果树、槟果树上改接上引进的优种苹果,很受群众欢迎。1935年,贾麟厚全面总结华北果树事业调查情况,写成《华北果树事业调查报告》一文。
4.甜菜、高粱等新品种的研究与推广。铭贤学校引进了甜菜品种,当时引种的目的是作制糖的原料。“因山西以及华北诸省不能种植甘蔗,所以想用甜莱来代替,因甜莱耐碱,在太谷一带的盐碱地上群众乐意种植。”在高粱育种试验方面,收集了来自河北任县及本省徐沟、汾阳、交城之品系,然后培育出高产优良品种,其产量可高出太谷农家品种18%—24%。
5.“软布来”细毛羊的饲养与繁殖研究。1932年,铭贤学校引进“软布来”细毛羊,开始了绵羊的饲养与繁殖试验研究。当时从美国引进兰布里耶细毛羊,一方面纯种繁殖,一方面杂交改良。山西的寿阳羊、潞安羊及由山东引进的寒羊,这些羊都是我国的粗毛羊,不但产毛量很低(不过一公斤左右),而且品质很差,不能供纺织用,只能用毛排毡子。“软布来”细毛羊杂交2一3代后,剪毛量可提高到3—4公斤,而且毛的质量提高了。

6.来航鸡的研究与推广。来航鸡在山西繁殖推广,铭贤学校做的工作最早而且最多,这归功于由美国归国的华侨养鸡专家唐翘桑。来航鸡在20世纪30年代初是难得的品种。铭贤学校对来航鸡人工孵化,人工育雏,科学饲养,疾病防治,技术推广咨询起了重要作用。抗战前,太谷一带群众养的来航鸡皆来自铭贤学校。
7.山西省全省土壤分类工作。穆彭尔用数年的时间跑遍了山西全省,采集了各种土壤样本,在试验室化验分析,划分了山西土壤的类型,为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我骑自行车走遍全省,考察各种情况,提出各种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山西的土壤,我在冬季骑骡穿越群山,进人中国西北部。那里覆盖着厚厚的沉积黄土,它们是在冰河期从戈壁沙漠被风刮来的。我攀登上它周围的高地,向下看到落在洼地中的已风化的极小的砂粒。我发现一些巨大的沟壑,它们令人生畏,其侧翼是土质的悬崖峭壁和巨大的土质高峰。”在我国以后编著的中国土壤学上,有关山西土壤的分类,不少地方仍引用穆鳃尔的材料。
 二、铭贤学校工科对山西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及影响研究
1931年,铭贤学校筹办工科,聘请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李海文任主任。工科设有木模厂、翻砂厂、机械厂、肥皂厂、印刷厂等,主要是设计制造和改良农机具,为农业服务,先后制造了链条式抽水机、冰铁犁、除草机、喷雾器、玉米脱粒机等。
1.犁的改进。铭贤学校对旧式犁进行改造,据试验结果,采用新式犁之田地,其产量较之采用旧式犁者,最初仅高出5%,经过三年改良,结果采用新式犁的产量,高出18%。其他农具,成效比较显著,后经过山西建设厅、实业厅通令各县普遍采用。
2.制造井水汲取机。这种汲取机是手摇式的,出水量每分钟约合240磅。18尺以内之井,每人每日可灌田2亩,30尺以内之井,每2人每日可灌田2亩。
3.改良了纺毛车。我国旧日之纺车,所纺之线,大都粗细不匀,拈度互异,从事此项工作者,没有经长期之训练,不能胜任。工科设法改良,累经试验最后制出脚踏式纺毛车一种,其优点在能操纵线条之拈度与粗细。

4.改进了纺毛工艺。国产羊毛,大都单体粗而纤维短,不适于纺纱工作。学校用十分土产毛与一分舶来毛混合,所纺之线,非常受欢迎。另外,还利用不能织布的劣等毛线,配以美观之图案,织成各种椅垫及绒毡等,非常适合于乡村副业。
5.酒精祛臭法。酒精为工业重要原料之一,市场所售大都带有臭味,本组用作香装品原料,殊觉不合,因有酒精祛臭法之研究,经用种种方法与药品,历十数次之实验,制出较为满意的成品。
 三、铭贤学校乡村服务部对山西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及影响研究
1936年春,铭贤学校乡村服务部成立,选定太谷县以南贯家堡附近20村为实验区,设办事处于贯家堡村,开展以农民为对象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
1.对农民进行教育。办事处与贯家堡的村政人员组成普及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该项工作。教育方式有学校式、社会式和传递式三种。学校式教育规定,凡年龄在13-26岁的男女青少年,每天在指定地点受学校式教育1-2小时。社会式教育规定,凡年龄在27岁以上的男子每日或隔日到指定地点受社会式教育1个小时。课程有公民常识、卫生常识、农业常识、重要新闻及识字。传递式教育规定,凡家庭妇女不便外出者,统由学校式教育的学生每日分往各家施教。仅1935年,参加各类学习的人数就到183人。学校还制备十个巡回书箱,配置以书籍,分发于实验区十个村庄,由各该村小学教师负责,按期巡回,以便阅览。贯家堡实验区办事处所在地,该村小学学生原不足50名,女生仅有5名。办事处担负起管理该小学的任务,对于用人、行政、设备、编制各方面,大加整顿,无论校容、课程、学生习惯、学生人数等,均有显著进步。
2.发展农村经济。为了振兴农村经济,提倡合作,在农村举办了合作社讲习会,讲述合作概论、合作原理、合作经营、合作法规等内容。在办事处的指导下成立了贯家堡合作社,系无限责任信用合作社。1936年麦收之后,粮价跌落,举办小麦仓库,共积小麦28石,贷出款额140元,待麦价高涨后,先后还款。又兼营购买,如煤炭,整批购来,由社员按需要数量零星买去,非常便利,以后东咸阳、南咸阳、西山底三个村合作社也先后成立。
3.指导农村卫生工作。为农民讲授卫生常识,帮助农村设立乡村诊疗所,与太谷公理会仁术医院合作,每星期一、三由该院大夫出诊两次,较重要病症,均留待此时治疗。1936年共诊病人440人,治疗1741次。设立卫生培训班,共收学生9人,均为乡间青年农民,除授药物常识及简易治疗外,偏重种痘方法,该年共种痘1735人。
4.开展农村娱乐活动。在农村设立了俱乐部、儿童游艺室等。为适应农民需要,开辟民众俱乐部,内部设有各种棋类、挂图、幻灯、留声机、武术器械等,以便应用,而资消遣,平均每日大约有20人左右参与活动。
5.拒毒工作。倡办拒毒工作,与村公所成立拒毒会,附设戒毒所,凡沾染毒品嗜好者,不论男女,一律强迫人所戒除,定有程序,每日早操、讲话、上课,对于贩买毒品者,指定明暗稽查,严加搜索,务期肃清而后已。
6.社会调查工作。铭贤学校与金陵大学农科合作,聘请专员分赴各地调查农村社会概况,并联合邻近各县开设农村展览会,提倡作物改良,各地农民获益不少。邀请燕京大学社会服务系刘志博来主持乡村调查。在刘志博和本校教师武星三的主持下,完成太谷县20个村概况调查。现存的《太谷县贯家堡村调查报告》对太谷县贯家堡村进行了调查分析。《太谷县贯家堡村调查报告》全文约4.3万余字,涉及贯家堡社会、经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中附有统计表格70份,全面反映了贯家堡村的概貌。
综上所述,铭贤学校在山西太谷办学的30年时间里,围绕山西农业、农村发展所需,在品种改良、技术推广、文化宣传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这种精神、这些工作,在铭贤学校后来的办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也为山西农学院的成立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923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