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谈大学生学会感恩的价值的问题分析

浅谈大学生学会感恩的价值的问题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国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有明确的感恩节,但感恩文化在我国也一直存在和传承着。像我们国家的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中秋节、春节时家人团聚都是感恩的表现形式,这些节日蕴含的就是为了感恩父母、长辈、朋友的恩情。大学生学会感恩是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未来社会公德普遍提高的保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感恩的价值
  “感恩”二字,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简而言之,就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在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这些古训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提出了要求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功能。
  (一)呵护心身健康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而不良的调解或情绪失调时破坏身心健康。大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他们的心态就会谦逊和谦卑,就会对外界产生友善的敬畏感。心怀感恩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知道自己身处他人、社会和自然所给予的恩惠之中,并对这一切充满感恩。个体和谐的根本是心理和谐,具有感恩的心情,最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谐。所以,当他们遇到情绪困扰时,他们想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自己的好处与恩惠,而不是去抱怨或指责,从而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而表现出乐观、开朗、热情、大度、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这种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二)培养自信自尊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感恩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增加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提高人生境界
  心怀感恩之心的人应有的心态和气质是见到他人有好事,为别人喝彩;碰到他人有难处,为别人担忧。感恩的心态可以使人摆脱无谓的比较、无谓的埋怨、烦恼。心怀感恩之心的人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祸福,他会让自己怀着感恩之心看待和理解这些矛盾的存在,让自己每天都活在从容的笑容中,在心怀感恩之心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提高了人生的境界。
  (四)积累人际资本
  感恩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是社会的人,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独立存在的。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如果人人都知恩、懂恩、感恩的话,那么当别人帮了我们,给了我们恩惠,我们就会感谢别人;同样,当我们帮了别人,给了别人好处时,别人也会感谢我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心怀感恩之心的人交友的原则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作出不轨的行为。心怀感恩之心使他珍惜、善待身边每一个朋友。
  (五)守护家庭幸福
  如果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方:子女感谢父母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父母的辛勤养育培育之恩,那么就不会出现在高校中大学生轻易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父母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子女,感恩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为有了他们,他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人生将更丰富多彩。这样,子女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敬重、尊重父母,体会到父母的辛勤劳作与良苦用心。父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惜、理解、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交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父母与子女之间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大学生感恩的现状之归因
  (一)大学生感恩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中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国家的培育之恩、社会或他人的资助之恩不知回报的屡见不鲜。如儿子为了向父母多要钱而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2008 年10 月29 日,中国政法大学43 岁的程教授被本校学生付某用菜刀砍死在讲台上;以及近几年来大学生不还贷款被银行起诉的案例时常发生。当然这只是少数,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感恩的,如安徽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的石云霞背着母亲上大学、大学生到西部去义务支教的爱心行为在大学生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奥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的优秀表现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去承担起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感恩现状之归因
  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中存在的忘恩、感恩意识的缺乏等现象,为我们的感恩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失误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这些大学生从小备受关爱、呵护,他们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加上很多中国父母一直习惯为孩子默默奉献,一味付出爱,不懂索取爱,不愿意将自己的艰辛和付出呈现给孩子。因此,这些孩子根本就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付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再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并且,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限制,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谈不上感恩。
 2. 学校情感教育的缺失
  在大学的道德教育中,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比较陈旧,在大学生眼中,这样的教育等同于苍白的说教,他们大多数都不爱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传统的道德观念、感恩意识培养等被忽视,因此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漠。如今,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把分数、升学、上重点 学校看得至高无上,严重忽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
  3. 社会环境的误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环境下,市场主体追求的总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对自己能否带来利益的价值标准扭曲了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另一方面,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又经常暴露出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如对待救命恩人,本是善的动机去帮助命在旦夕的老人,最后好心人却产生了恶的结果,自己却成了肇事者,招来一身灾。更有甚者认为,很多人的施恩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产生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大学生置于这样重利轻义的社会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导致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与缺乏。
  四、学会感恩的路径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形成过程。其中认知、情感、行为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因素。我们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感恩教育。首先,认知层次主要指受教育者能感知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能对其予以肯定。其次,情感层次是在知恩的基础上,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的情感需求和愿望。这个层面是把感受恩情的认识转化到回报恩情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认识。最后,实践层次就是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恩情愿望上升为报恩的行为,以至在正强化作用下产生施恩行为,并形成固化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感恩行为。因此, 大学生感恩行为的培养的要从这三个层面来实施,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将感恩体现在行动上。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感恩认知——感恩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重在引导,重在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入手。高校应充分利用“两课”阵地,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再与新时期发生的周围的感恩真实事例相结合,通过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样,在满足大学生求学需求的同时,把感恩教育注入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并成为其个人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让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感恩意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二)感恩体验——报恩
  情感教育并不能够仅仅通过说教来实现的,它需要活生生的例证,需要耳濡目染乃至身临其境。只有让大学生体会到关心照顾别人的辛苦,他们才自然会对曾经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例如教师利用课堂互动的时间,让教师和学生对调角色,让学生课前备课、走上讲台讲一节课、课后要求批改学生作业,让他们亲身体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在家中,父母可以让子女去分担些家务,让他们分享父母的艰辛与劳累。他们只有通过体会父母、老师及身边周围的人的关心、爱护,内心才会有心怀报恩的触动。
  (三)感恩践行——施恩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施感恩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让人们能知恩于心,报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并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大学生可以在节日中、父母生日,尤其是自己生日时 第一论文网,那天不仅是自己的生日也是妈妈的苦难日,给家里打个电话,主动与父母聊天、汇报一下近期的生活情况。尝试着说出内心所想“妈妈,您辛苦了!爸爸,我爱你!”使大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生活之源,使大学生的感恩之行成为大学生的自然之举。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几件事就能完成的,它是人内心的一种感化,要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践行感恩,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要形成一个合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的文化氛围,从而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967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