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 > 家居座椅中的仿生学设计探讨

家居座椅中的仿生学设计探讨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摘要】自人类诞生开始就努力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吸收各种长处来为自己所用,从原始文明时期到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始终不曾停止,仿生设计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座椅设计中,运用仿生元素的产品在外观及功能上往往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导师,自然界广阔丰富的结构形态是人类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本章中我将从仿生学和家具座椅设计的密切联系出发,探讨家具座椅设计中仿生学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仿生设计;家居设计;座椅设计;自然形态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61-01


  一、什么是仿生学设计


  (一)仿生学设计概念


  1.产生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深入了解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界广阔丰富的自然形态是人类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仿生学于1960年9月在由美国召开的第一次仿生学会议上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由斯蒂尔首先提出仿生学的定义:“仿生学是模仿生物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特征的科学。”简而言之,仿生学即模仿生物的科学。


  2.涵义


  仿生学设计是仿生学的延续和发展,人类从自然界中吸取精华,将“形”“色”“音”“功能”“结构”等元素提炼出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并融入自己的创造与想象,从而源源不断的为设计灵感注入全新的血液,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官体验,仿生设计为设计视野开辟了新的思维途径和发展方向,人类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产品不断完善,给生活带来便利,并能更好的满足多元化需求。同时,仿生设计作为人类向自然学习的一种方式,成为人类创造和自然进化之间的一个契合点,使人类和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一特征使仿生学设计成为设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亮点,并逐步引导着设计的主流方向。


  3.性质


  以仿生学和设计学为基础而发展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结合艺术和科学,涉及自然与社会,从人性化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与创新。


  (二)仿生学对于家具座椅设计的重要意义


  1.拓展设计方向,激发创新思维


  家具座椅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外部构造一形成了一个固有的,精确而舒适的形态,就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那样,这一全球通用的款式已然成为了“椅子”这一物件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基础上很难再发生本质改变,即使后来出现风靡一时的圆形椅面以及弯曲或拉长的四肢,RudThygesen和JohnnySoerensen在1974和1981年合作设计的两款休闲椅,它们在外观上的确别出心裁,但这些局部的改良都难以跳脱出出椅子最原始的框架,这无疑给座椅设计带来了瓶颈。但仿生设计的兴起迅速打破了这一僵局,椅子的外观开始变得不可捉摸,许多意想不到的形态开始纷纷涌现出来。自然界在进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造型,设计时不仅可以直接从中提取元素运用于自己的设计还可以从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让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对自然元素的借鉴弥补了人类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对这些内容的打碎重组可以创造出无限种风格迥异的产品,也使设计灵感得以无限延展。阿尔比尼埃格1950年设计的雏菊椅,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元素对椅子原本外观的改变。


  2.赋予产品生命力,拉近人与物之间距离


  在各种家居产品中,座椅和人类的关系尤为密切,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它,座椅设计也因此显得十分重要。足够的亲和力是座椅设计的一个必备条件,这样才能让人在使用时获得绝佳的舒适体验,精神上得到放松,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座椅的使用价值。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怎样的高度,自然始终都是人类永恒的归属地,对自然的触碰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向往。产品与人的情感关系是微妙且复杂的①仿生设计的家居座椅能够让人产生对自然的联想,从而拉近了人机距离,使人们对座椅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大大提高了其带给人们的舒适程度,尤其在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离自然和原生态越来越远,而仿生家居座椅则缩短了这份距离,在现代机械丛林中填补了人类心中的自然缺失。


  3.建立标志性语言符号


  家居座椅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以图像作为与语言来表达其特有的形式特征,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像归纳为一个个语言符号,从这些符号中找到许多向自然借鉴的痕迹,这种借鉴后来逐渐成为了某一时期或某一流派家居座椅的标志性特征。例如欧洲古典家具中常见柔软的树枝花卉及藤蔓图案用以装饰椅背或扶手,突出椅子的柔软舒适之感。


  作者:周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yjx/5647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