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外体育教育研究计量学分析

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外体育教育研究计量学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摘要:以来自WebofScience数据库有关体育教育主题的4178篇文献记录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Ⅲ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知识图谱的方式,梳理了体育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国家分布和主要研究期刊,以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呈现高产机构、高产作者与合作情况及研究焦点。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体育教育研究的年发文数量呈波浪式增长趋势;国家分布与主要载文期刊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英国等国;高产机构主要由美、英两国构成;高产作者有相当一部分领军人物为华人,且与高产机构对比发现,高产作者大部分都就职于顶尖的高产机构;符合PowerLaw的分布规律,这些作者与机构都有一定的倾向性研究领域。


  关键词:体育教育;知识图谱;国家分布;主要期刊;高产机构;高产作者;CiteSpaceⅢ;


  作者简介:高明(1981-),男,山西临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体育开发与利用、体育情报。作者简介:段卉(1981-);女,山西武乡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作者简介:韩尚洁(1981-),女,山西平遥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为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科学知识产出规模和速度日益加速的今天,对于某一领域的体育研究者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厚实的体育科学研究基础和强大的科研成果应用能力。因此,探索国际体育研究脉络,对国外体育教育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对于国内学者把握国际体育教育的研究动向,了解国际体育教育研究前沿问题和促进我国体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WebofScience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索引资料,借助有效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和探测知识前沿的文献计量方法———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可视化方法(CiteSpaceIII),力求探索国际体育教育研究网络,跟踪国外体育教育研究走向,发现在此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国家、机构、作者并进行细致的分析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


  CiteSpace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界相关研究机构和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该软件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在体育科学领域,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探索学科前沿,研究演进、科学合作、知识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对国外太极拳[6],力量训练[14]、国际职业体育[2]、国外高校竞技体育[15]、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8]、国际奥林匹克运动[9,10]、高原训练[12]、国际体育政策[5,13]、国际学生体质健康[2]等方面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我国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的发展,使体育科研人员能更细致地了解到这些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前沿。但是,通过文献查询发现,这些前期研究缺少对期刊、国际前沿机构及作者的研究焦点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以至于仅仅知道前沿热点的关键词、研究热点,而对这些高产机构、作者并没有一定的呈现与分析,因此,不能很好地对这些机构与作者进行追踪研究分析。本研究认为,深入挖掘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与机构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能更好地推动国内体育研究者追踪了解国际研究进展与前沿,发展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事业。


  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平台核心合集的SCIE、SSCI为来源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为"physicaleducation",时间跨度为2004—2013年,检索时间为2014年4月27日。共检索出相关索引文献4178篇,其中Article3338篇、Meetingabstract584篇、Editorialmaterial52篇、Review159篇、Letter及其他类型文献45篇。将检索结果记录存为download_txt格式,设定为“全记录并且包含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输出。以10年间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III软件对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2研究方法


  CiteSpaceIII是美国Drexel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复杂网络分析的国际领先可视化应用软件。国内体育学术领域使用CiteSpace分析WebofScience数据库研究的多为CiteSpaceII及之前的版本(因为版本出现时间多为2014年前),本研究使用基于JAVA平台的新版本CiteSpaceIII(版本号:3.8.R1.32-bit.1.29.2014)可视化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使用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对高产机构合作关系、高产作者合作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呈现。对国家发文量、机构发文量、作者发文量使用CiteSpaceIII中country、institutions、author等功能进行分析处理。使用Excel对年发文量、主要来源期刊等部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育研究年发文量


  从图1显示,体育教育研究的年文献量由2004年的241篇到2013年的592篇,增长近1.5倍,年发文量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体育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3.2体育教育研究领域高产国家统计


  根据检索结果,学校体育研究的文献共来自84个国家(地区),表1列出了文献量排序前15位的国家。从表1可以看出,文献量排序前15位的国家中,其文献量总和为3687篇,占总文献量的88.25%,绝大多数文献来自北美和欧洲体育发达的国家,其所列国家中北美2个、欧洲8个、亚洲2个、大洋洲2个、南美洲1个。美国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最活跃,其产出居于优势地位(数量为1498篇),约占总数的35.85%;排在第2位的为金砖国家巴西,其文献量为352篇,占总文献量的8.43%;位列第3的英国发文350篇,占总文献量的8.38%。占总文献量5%左右的其他国家有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排序第10~15位的国家平均占1%左右。这些国家经济发达或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日本学者汤浅光认为,某时期某国科技成果数占同期世界科技成果总数25%以上的国家称为该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知,美国作为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国家,在发文量上占据了总发文量的1/3强,是体育教育研究世界科学中心,且美国这个国家在世界科学领域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6],其体育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巴西、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出色。中国总文献量位居14位,与上述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另外,WOS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多以英文期刊为主,从而致使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3主要来源期刊分析


  3.3.1主要来源期刊计量分析


  对一个学术领域做期刊分析能够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分布。因此,依据期刊载文量,检索出的2004—2013年间的4178篇文献分布于629种来源出版物,载文70篇以上有10种来源出版物,这10种期刊占总刊物数的1.59%。载文30~69篇有12种来源出版物,占总刊物数的1.90%。载文10~39篇有48种来源出版物,占总刊物数的7.63%。载文5~9篇有54种来源出版物,占总刊物数的8.59%。载文1~4篇有502种来源出版物,占总刊物数的79.81%。关于体育教育的研究文献学科分类主要涉及体育科学、教育与教育研究、社会科学其他主题、心理、酒店、公共、社会科学、教育类、康复、儿科医学、一般内科、护理科学与服务、生理学、营养等相关分类的期刊。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备受众多学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表2列出了体育教育研究文献的高载文量期刊。从体育教育研究载文总量来看,ResQExeSport载文585篇,其载文量排在第1位。JTeachPhysEdu载文211篇,排在第2位。SportEduSoc载文193篇,排名第3位。刊载学校体育研究论文比率高于70%的研究刊物为PhysEduSportPeda、JTeachPhysEdu、EurPhysEduRev。影响因子最高的刊物为JSportExePsy、SportEduSoc、ResQExeSport。从刊物出版国别来看,美国占据5种、英国3种、巴西2种。除了美英这两个发达国家之外,金砖国家巴西在体育教育研究主要刊物中也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巴西发文总量占据世界第二的原因之一。另外,通过JCRScienceEdition检索SportSciences所列81种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1.425。体育教育研究的主要来源期刊除排在第10位的JSportExePsy(其同时列为心理学领域期刊)之外,普遍影响因子较低且低于平均影响因子,都在1.0左右。分析其原因是体育学期刊影响因子普遍偏低,且上述期刊一部分仅在SSCI收录。而社会科学类的平均影响因子一般低于自然科学类刊物。再者,部分期刊(所属巴西)为近几年新收录的期刊,还未被学界认识与广泛接受。引用率较低。


  3.3.2主要来源期刊关注点分析


  通过WebofScience数据库平台JCRScienceEdition、JCRSocialSciencesEdition分别检索所列期刊归属数据集(表3),其中双收录期刊5种,SSCI单收录4种,SCI-E单收录1种。被SSCI收录数大于SCI-E。说明体育教育研究还是以社会科学为主。下文以美国-英国-巴西的研究期刊为序进行分析。ResQExeSport长期关注大众体育研究、学校体育研究及竞技体育研究三大领域,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以及妇女的健康与身体锻炼问题。JTeachPhysEdu主要研究文章包括基于课堂和实验室体育教学研究,多采用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总结和教学评论性研究。在各层次上探讨体育教育者当今感兴趣的主题,以及在该领域的当前趋势讨论。PerMotorSkills特别关注受过去经验影响的教育研究以及体育教育一般方法论的研究及特殊评论。JSportExePsy主要是探讨与心理学与运动成绩相关的当今问题评论,对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摘要及书评。Quest一般不发布原创的研究报道,主要目的是充实或回顾高等教育学和体育教育相关的经验研究,同时也接受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文章。SportEduSoc期刊重点关注教育、政策和社会、文化、政治相关的领域,关注在大、中、小学校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教学中的新发现,鼓励从事体育工作的科学家们关注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证问题,关注政策和体育活动课程与运动领域。EurPhysEduRev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期刊,该杂志鼓励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PhysEduSportPeda关注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教育研究之间的互动。该杂志关注基于数据和辩论性的教学体育训练、课程与学习,尤其是这些教学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Movimento与MotRevEduFis这两个期刊为巴西研究体育教学方面的重要期刊。Movimento杂志的目的是提高在身体活动、人体运动、锻炼与运动科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水平。MotRevEduFis鼓励运动人体科学各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发表主题涉及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等较为广泛领域的研究文章。


  上述分析结果可帮助该领域研究人员更便捷的锚定、查阅、收集这一领域的主要来源期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收藏及期刊投稿方案,及时了解、捕捉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提高体育教育研究情报服务的时效性,同时,利于制定较为务实的文献采购策略。


  3.4高产研究机构分析


  选择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网络节点为机构(Institution),时间区间隔选择1年,选择TOPn%为50%,生成知识图谱。图2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机构,节点大小代表发文数量,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多说明各个机构合作越密切。在2004—2013年体育教育研究高产机构合作知识图谱生成可视化图的过程中,通过自动聚类显示、选择出研究机构的436个节点(Nodes)以及329条研究机构间连线(Links)。高产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呈明显的集中———离散型图谱,这些高产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如今的时代是团体协作的时代,科学的众多门类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已经发展成为结构复杂的大科学系统[11]。综合各机构的研究优势开展广泛的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对科学产出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将会促进体育教育研究的学术繁荣与发展。


  3.4.1高产机构计量分析


  表4列出了发文量前10所机构(发文≥47篇)。对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后发现,美、英两国及澳大利亚的高校是学校体育研究的主要力量。这些机构共发文555篇,占总发文量的13.28%,占到2234所发文机构总发文量的1/8强。在所有发文机构中有1321所机构发文仅1篇,311所机构发文2篇,所占比例为总发文机构数的73.05%,由此可知,研究体育教育的机构具有高集中度,即少数研究机构成为研究体育教育的中心机构。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分别是韦恩州立大学(70篇)、俄亥俄州立大学(68篇)、伯明翰大学(61篇)、拉夫堡大学(54篇)、北卡罗来纳大学(54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53篇)、亚利桑那州立大学(52篇)、德克萨斯农工大学(48篇)、昆士兰大学(48篇)、伊利诺斯大学(47篇)。另外,中国发文量3篇以上的机构有台北教育学院(14篇)、香港中文大学(14篇)、上海体育学院(7篇)、香港大学(5篇)、香港教育学院(3篇)、香港理工大学(3篇)。


  3.4.2高产机构研究领域分析


  这些高产机构代表着这一领域的权威,它们是本领域相对的知识创造和集散中心。这就需要对部分高产机构节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了解这些高产机构近10年的研究焦点,能让未来的研究人员更为清晰的了解到这些引领世界体育教育研究的机构过去与现今在做哪方面的研究。这对我国遴选优秀国际体育教育研究科研合作机构,科研人员出国访学以及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引进人才、追踪国际前沿研究机构关注焦点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这几所高校的研究焦点发现(表5),1)这几所高校对体育教师本身及其职业素养与发展有较大强度的关注。韦恩州立大学、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相关研究集中在教师教学的内容、观点、角色以及情感角色等方面。拉夫堡大学集中在教师或教练员职业发展、责任、心理需求等方面。2)韦恩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这两所美国高校对特殊人群的体育教学研究关注较多,例如,残疾人、超重或肥胖学生、日本学生体育。英国高校拉夫堡大学似乎更为关注不同性别、种族的体育教育研究。例如黑人和少数民族学生、农村女青年、英国亚裔学生。3)伯明翰大学研究焦点相对集中。关注成就目标、成就动机与动机气氛研究,与运动心理学领域相关性较大。韦恩州立大学、伯明翰大学、拉夫堡大学对动机气氛、成就目标、自我决定理论、锻炼动机等关注较多,且研究方法多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其干预效果、影响因素、检验模型等。


  3.5高产作者分析


  3.5.1高产作者计量分析


  一般来说,科学家的劳动效率的客观标准之一就是其发表的论文数量。科学家的成就与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高度相关,也就是说作者的高质量论文数量与科技成果成正比。因此,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作为评价科学人才的一种依据[8]。据此对作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时间区间隔选择1年,选择TOPn%为50%,其他参数设置为默认值,节点类型(NodeTypes)选为作者(Authors)。运行程序,得到作者知识图谱,这些文献共含752位作者,说明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已汇聚形成一支连续、稳定的作者队伍,这支队伍的文献发表多、学术水平高、引领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其研究的关注点也代表了该专业的最新研究动向。


  采用普赖斯定律来确定高产作者的选取标准[17,24],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0.749(Nmax)1/2,其中,Nmax=44,计算M=4.968,取整,即发表5篇及以上学术论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计285名。若以此标准选取高产作者进行分析,则数量较为庞大。因此,在参考普赖斯标准的基础上,依据作者发文量的实际情况,仅选取前10位高产作者进行研究。表6列出了发文量≥20篇的前10位的作者。借助WOS数据库的作者识别,发现高产作者中PingXiang和PXiang实为一人,合并为PingXiang,并在研究数据中进行修正。作者所属机构采用现今所在研究机构的标著方式,便于未来对其进行学术追踪研究,机构工作变动将会在作者研究领域中分析介绍。


  3.5.2高产作者合作分析


  图3为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知识图谱。其中,Nodes(结点)=370,Links(连线)=206。结点表示作者,结点越大,即作者发文量越多,结点的年龄结构反映的是作者发文的时间结构,结点的厚度表示作者2004—2013年所发表文章数量多少。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由结点间的连线表示,连线的粗细代表作者间的合作次数的多寡。发现作者知识图谱呈现高产作者集中,其他作者高度离散并存的分布规律,且这些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高产学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通过ReserchGate和这些学者所属机构官网的介绍发现:PingXiang、GaoZan、MelindaSolmon、WeidongLi这4位高产学者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BoShen、AngChen和HaichunSun3位高产作者博士均毕业于马里兰大学。6位华人学者硕士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本科分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


  从求学的经历上来看,作为校友他们具有合作的基础与优势,研究方向也较为一致,事实上他们的合作也非常紧密,在整个合作知识图谱中占据重要节点,起着关键性的合作中介和桥梁作用。同时,还发现他们的研究焦点相对集中,还需要与更多的学者、研究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这样将更有利于科研拓展与产出。有研究认为,科学产出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频次高度相关,高产出率与合作的高水平呈正相关[20,23,18]。可以推论,体育教育研究作者之间紧密的合作是作者高产的一个支持因素,且随着每篇论文作者人数的增加,论文的影响度也在增加,论文的被引用率也随之增高[21],研究成果越具有影响力[19],作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也能促进学科的自身发展。


  由图3发现,美国学者以PingXiang、ZanGao、BoShen等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广为连接的合作网络,英国学者以NikosNtoumanis为核心构成了另外一个学术合作网络。这两个网络之间并无多少交集。说明美、英两国关于体育教育研究的合作相对匮乏,各国的学者更倾向于就近原则,与本国的专家学者合作。然而,国际合著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是单个国家的论文被引用频次的2倍[22],这也是体育学科影响力低于其他学科的证据之一。


  近年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合著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刊物的平均合著率为70.5%,这一合著率水平已与国外著名体育期刊相近[4]。但是在与国外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应当在这一方面加强国际协作,以提高影响力。


  3.5.3高产作者研究领域分析


  对于作者的研究可以把握学科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科研活动的管理、组织、协调和引导都有积极的意义[3];亦可用以研究科学家的活动规律,研究人才的著述特征,以利于科学的理论研究和科技史的探讨,这也是这一领域科研活动的缩影。在本研究中对作者单位的所属国家(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产作者知识图谱结构呈明显的在少数发达国家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离散的分布状况,体育教育科研力量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高产作者在本研究领域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这些杰出的科学家支撑着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下文针对发文量处于前10位的作者研究领域进行总结。


  PingXiang博士是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健康与体育系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体育教学中与成就动机相关的认知与行为,体育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ZanGao博士是明尼苏达大学体育学院助理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推广流行的体育活动来消除儿童肥胖,交互式视频游戏对个人的体育活动与健康效益,健康差距和体育活动,社会心理和体力活动行为的相关性因素、儿童的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健身、认知和学习成就的相关性。BoShen博士是韦恩州立大学副教授,主要关注动机、体育课程与教学指导,体育活动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AngChen博士是北卡罗来纳大学体育系教授,是一位在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动机,体育学习,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与体育技能评估,运动项目评估等研究领域多产的研究者,近几年的研究侧重于在认知与动机的基础上,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干预。HaichunSun博士是南佛罗里达州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集中在身体活动中情境和自我动机的互动效应,儿童和青少年动机的来源以及对他们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方面。NateMcCaughtry博士是韦恩州立大学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小学和中学体育教育,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及相关领域,文化对教育和健康的影响及都市体育教育。MelindaSolmon博士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广泛的体育活动中影响动机的因素,如何构造学习环境、促进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认知和动机的研究。NikosNtoumanis博士现任科廷大学教授,曾在伯明翰大学工作多年,其研究集中在利于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的情境因素,不同的社区环境对体育活动的促进,自我调节为主的体重管理目标。WeidongLi博士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运动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体育课学生动机与行为,体育锻炼与学生文化成绩的关系,肥胖学生在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中受到的社会偏见和歧视,以及他们的心理反应及对策。PamelaHodgesKulinna博士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Kulinna博士曾在韦恩州立大学作为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工作6年。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与健康行为内容相关的教学和课程研究,在体育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测量。


  纵观上述研究作者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可以看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与体育教育研究相互交叉,融合。总体来说,关注影响健康活动的动机与情境因素,利用各种体育教育形式与内容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减少肥胖与特殊人群的心理与教学活动研究是大部分研究者长期关注的问题与焦点。另外,研究者欣喜地发现,这些美籍华人专家学者位列该研究领域发文量的前5名,在美国体育教育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些学者专家通过自己持续稳定的研究,同时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体育教育科研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认为他们是国外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杰出领军人物。


  在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分布上,对比高产机构(表4)与高产作者(表6)发现,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大部分就职于杰出体育科学科研机构,均属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产作者大部分来自于高产机构,也是高产机构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产作者的分布也基本符合PowerLaw的分布规律,高产作者是高产机构地位获得的必要条件。对高产作者的研究可以迅速地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脉络获得了解。


  4小结


  美国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巴西等国在体育教育研究方面也极为活跃。高产机构主要以美、英两国的研究型大学为主。以综合性高校为核心进行体育科研是美国体育学术界的特点。韦恩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伯明翰大学、拉夫堡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高校是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基地。高产作者就职于少数杰出机构,并推动本研究领域的发展。PingXiang、ZanGao、BoShen、AngChen、HaichunSun、NateMcCaughtry等学者是世界范围内体育教育研究的核心人物,且前10位高产作者中有6位是华人。


  通过对这些体育学者的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高水平人才汇集于高水平体育科学研究机构,二者之间有极强的互相促进关系,这些学者、机构可以引领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2)中国人可以做好体育科学研究,就像多位华裔诺贝尔获奖者一样。3)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都有2~4个比较明确、稳定、深入的研究方向,并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4)这些高产华人体育学者具有惊人相似的学术成长背景,本科就读于师范类大学,硕士毕业于国内顶尖体育院校,博士在美国著名大学深造。他们学术交流频繁,更易于合作与产出。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发文较少,与世界体育科研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体育强国、大国的目标、地位极不匹配。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入选国际索引的体育类期刊甚少,另一方面,是受到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硬件和软件的制约,硬件是订阅国际高水平体育期刊或数据库的高校少之又少,不能及时地查阅最新的国外研究成果。软件是国内体育研究人员在英语论文撰写水平方面与母语是英语国家的学者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体育学者需要加强英文写作水平,在国际体育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扩大学术影响力。另外,要重视在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合作研究,主要是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跨学科的合作。进行合作研究不仅是因为合著论文作者的声誉一般比独著论文作者声誉要高,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学术思想与学术资源的碰撞、整合之下,相应的学术问题更容易解决,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会在增加,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增加我国在国际体育学术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830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