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分析我国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走向

分析我国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走向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1.我国体育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1.1 加快发展的趋势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当前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的需要不断増长,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国家财政、社会投资、居民消费对体育的投入不断増长,体育运动的规模及产值不断扩大,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体育产业的体制和运作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将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北京市举办2008年奥运会不但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而且举办奥运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工程。上述这些情况将会使体育经济学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成为推动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使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出现加快发展的趋势,成为体育社会科学中的“显学”。这不仅表现在除了原有体育经济学研究者以外,将会有更多的经济学研究者的介入,使参与体育经济学研究的人员大大増加;而且研究的成果(论文、专著和政策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上升,在体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比重明显上升。


1.2 与经济学整体联系增强的趋势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领域的经济活动趋于复杂,这就需要在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和应用更多的经济理论及经济学科。与此同时,随着研究者经济学素养的提高,和日益増多的经济学者进入体育经济学研究领域研究者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明显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不正确的、肤浅的、片面的理解以及在解释体育经济问题时对经济理论的运用不当等谬误将会减少。作为经济学与体育学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体育经济学(交叉科学的“受体”)与其理论前提即理论经济学与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体育经济学这一交叉学科的“供体”)二者之间的通约性将得到加强,从而使体育经济学与作为其理论前提的经济学科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整体性得到加强。


1.3 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随着体育与社会经济联系曰趋紧密,体育领域经济活动趋于复杂,体育领域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要解决这些体育经济问题,就会涉及多种学科,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例如,研究体育消费问题,就不仅涉及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市场、消费模式、消费者权益等消费经济学问题,而且还涉及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产业结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社会分层、余暇时间、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场地设施、城市建设规划等许多问题,需要运用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理论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研究,这已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一种趋势。因此,体育经济学研究者应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増强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对于一些重大的涉及面广的问题,则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者联合攻关,协同作战。


1.4 国际性增强的趋势


由于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増强,不但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在体育运动水平和体育消费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正在缩小;随着我国正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国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正在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转变;加之世界各国体育交往更加密切,国际赛事更加频繁。这些因素使得中国体育运动与发达国家的体育运动趋于同步,中国与世界各国体育运动面临的经济问题具有更多的共性,中国的体育经济学者与国外的研究者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话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强对发达国家体育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研究,如,发展和改进体育赞助的经验;职业运动俱乐部管理和营运的经验;发展民间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经验;公益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经验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应联系各国社会经济背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吸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益经验。体育经济学研究国际性的増强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对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几点建议


2 1 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我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评价、检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体育经济学研究必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体育经济学的健康发展。


2.2 强化经济学理论基础


体育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来研究体育运动领域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是研究体育经济的基本工具和理论基础。要能透彻地研究体育经济学,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界通常把理论经济学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总活动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厂商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理论(即分配理论)等。对于这些作为体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一般经济理论,需要认真地系统地学习,真正吃透弄懂,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不顾经济学理论的整体含义,急用先学,断章取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进程中,还应不断扩大经济学知识领域学习和补充与体育经济学研究有关的经济学知识,如产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消费经济学、服务经济学、市场学等学科。与此同时,还应关注与体育经济学研究有关的经济理论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2.3 继续加强应用研究


面对当代的现实问题,是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经济学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重要经济问题的研究,使体育经济学在整体上的实用性得到提高。体育经济学加强应用研究,为体育实践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次上。


一是宏观层次。体育经济学应加强对体育改革和发展中与宏观决策直接有关的体育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体育工作的宏观决策服务。科学的宏观决策,可以避免盲目性和工作上的重大失误。体育经济学者也应当研究政策,但这种政策研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体育经济学科和学者的任务并不是代替政府决策和制定政策,而应着力于与政策制定和决策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价国内外经验,完善体系框架,分析实施难点等方面对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持,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是微观层次。要重视和加强对各类体育机构,如事业性体育场馆、高水平专业运动队、职业运动俱乐部、营利性体育经营场所、非营利性民间体育组织,以及大型运动竞赛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的研究。研究它们的生财、聚财、理财、用财之道,研究各类体育机构经济运行和经济操作的特点。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深入进行一系列个案调查,掌握切实的资料,总结经验教训,规范经营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并且与时俱进,在制度上不断推陈出新。


2.4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基础理论是应用对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基础理论的突破,应用研究也难以深化,难以有大的作为。体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经济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运用,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属于应用理论层次,它是体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在加强应用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使体育经济学在理论方面有所创新,更加深化和系统化,提高体育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水平,从而提高体育经济学整体的实用性。


针对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应该提炼出诸如体育经济、体育生产、体育产品、体育产业、体育投资、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体育经营、体育经济效益等一批重要的概念,使这些概念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既符合经济学理论,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达到科学概念所要求的精确性、稳定性、通用性,建立起一批内涵明晰、用语准确、合乎规范的基本概念并以这些概念为中心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概念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真理性的体育经济学理论。


体育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体育运动领域经济现象、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门专业经济学。体育经济学不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也有其特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体系框架。体育经济学理论既要符合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具有广泛的通约性,又要反映体育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特殊规律性。而研究的着力点应放在运用经济学原理揭示体育领域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特点和特殊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与经济学有很高通约性又能反映体育领域经济活动特殊性的体育经济学。


2.5 改进研究方法


科学的发展要求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改进研究方法是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育经济学要重视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学习与创新,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一是改进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获得资料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书刊文献,文献资料法是收集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在这方面应加强从体育刊物以外的其他书刊文献中广泛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力求掌握的资料更丰富、更全面;问卷法在研究体育消费与市场需求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也有局限性。今后应当加强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各类体育机构直接进行调查访问,取得第一手资料。社会调查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财力,需要加强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沟通。随着今后课题研究经费的増加,这一方法应有更多的运用;实验方法由于一些非体育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且投入较大,过去基本上未采用。建议有关科研管理部门适当安排少量实验性课题,以锻炼队伍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二是要善于对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鉴别,辨别真伪。数据资料及其真实性对体育经济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体育经济学文献中许多数据资料均未注明出处,给查证带来困难,有些数字辗转引用,往往以讹传i化,造成虚假信息。必须对所获得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看同一主题的各种信息资料是基本一致还是差异悬殊,看这些资料自身是否存在矛盾。对从不同的途径所获得的同一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认真对比分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辨别资料的真伪,使自己所采用的资料信息真实可靠。


三是要完善研究分析方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结合体育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善于运用系统方法、科学抽象方法、分析方法、数学方法。要善于把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逻辑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要善于运用比较方法,从比较中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拓宽研究问题的思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新视角,发现新事实,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要善于学习、借鉴,移植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和移植要适合体育经济学的特点。


2.6 提倡和发扬优良学风


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时讲的学风,其根本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其要义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这里讲的学风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学术研究的根本态度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风气。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时,对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又一次强调了要坚持优良学风。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坚持优良的学风。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求名利。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才能成为一名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江泽民同志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上述希望和要求,语重心长,期望甚殷,切中时弊,完全符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情况,也符合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情况,值得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者认真反思,牢记在心,増强学人学术自律意识,加强学术道德修养。


学术研究中的浮躁等不良学风也存在于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浮躁等不良学风之所以愈演愈烈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大环境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扭转和纠正不良学风,单纯依靠呼吁学者加强道德自律是不够的。除了学者自觉发扬优良学风,加强道德自律外,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其中当务之急是改进科学研究成果量化评估的办法和完善学术体制,以遏制不良学风,树立健康良好的学风。


作者:张岩(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847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