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概念内涵

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概念内涵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科技、艺术、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引领性作用,因此,探讨概念内涵问题的思考也愈发重要。本文通过梳理概念内涵的起源与发展,概括前人的理论成果,意在准确追溯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逻辑思维起点,弥补当前和以往科技、艺术、体育概念的逻辑不足,进而诠释出科技、艺术、体育教育内涵的时代生长点。


  一、科技的概念内涵

 

  “科学”这一概念是1893年由康有为从外国引进并开始使用的。在西方,“科学”一词渊源于拉丁文Scientia,是“了解、知识和学问”的意思。12世纪初期,宇宙论学者威廉士最早给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188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自己的科研体会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这一观点在今天仍起到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指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是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就是用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这是对科学研究的性质、方法的说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辞海》进一步解释了科学的含义,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除上述之外,关于“现代科学”的概念内涵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理解:①现代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的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②现代科学是知识再生产活动;③现代科学是一种新的产业;④现代科学是高层次的社会事业。

 

  “技术”的概念,在西方的原意是“熟练”。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英国的培根提出应把技术作为操作性学问来研究。18 世纪末法国著名科学家狄德罗根据当时的情况指出:技术是 “为了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完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这是较早给技术下的定义,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现代汉语词典》对技术的解释: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辞海》中的释: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而关于现代技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①现代技术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现代技术注重“软硬结合”; ③现代技术是一种方法和技能体系;④现代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一方面,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为科学提供必要的手段,将科学提出的可能变为现实。然而,二者毕竟有所区别。学界既反对将二者决然分开的观点,又反对将其等同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科学侧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的问题,意在揭示客观规律。技术侧重回答“做什么”“怎样做”“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目的是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活动,一般难以规定其完成的期限;技术则有明确的实用目标, 一般要规定完成的具体时间。科学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的成果则表现为某种物质形态(物质财富)。科学的社会价值除重大科学发现可以引发某种技术革命外,一般来讲具有不确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技术的社会价值则与其相反,可以取得直接的、确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再者,管理的方式、方法和评价尺度不同。科学研究的管理较为宽松、评价尺度是“深”和“理论性强”;技术的管理则有严格规定,评价的尺度是“新颖”和“实用”。

 

  但是在教育中,科学与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专家开发了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材料,强调科学技术教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情境教学,把科学的概念与熟悉的情境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1998年,英格兰及威尔士发布了一份报告,重新强调科学与技术相融合是提高学生兴趣、加深概念理解的重要手段。因此,当前的科技教育是科学技术素养教育。它从最初的精英价值导向转向科学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取向,从培养科学家转向到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公民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

 

 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概念内涵


  二、艺术的概念内涵

 

  当前学界把艺术概括为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造型艺术(绘画、摄影、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艺术”一词,汉语中最早出于《后汉书·伏湛传》,它泛指各种技术才能。在先秦的文献里,对应于“艺术”的是一个“艺”字,它的含义之一就是指才能、技术。古希腊人把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称为“艺术”。音乐、雕刻、诗歌、骑射、烹调、手工业、农业、医药之类,都属于艺术范畴。不仅古希腊人这样理解,“艺术”一词在拉丁语、法语、英语、德语、捷克语中也都具有同样的含义。

 

  在古希腊时代,希腊语中的techne,指的就是我们今天统称的科学与技艺。比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生命短暂,艺术长存。”他的艺术是指医术。到了歌德(1749—1832)时代,艺术又指诗歌。这说明了从古希腊到歌德时代,其间1800多年艺术的所指是不断变化的。古典后期的卡佩拉(MartianusCapella)给自由艺术作了明确的分类,即语法、修辞、雄辩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便是后世所称的“自由七艺”的较早的分类。圣维克托隐修院的于格(Hugo of )为了与“自由七艺”相对应,提出了“技工七艺”,分别是编织、装备、商贸、农业、狩猎、医学、演剧。

 

  在这些分类中,“诗”按惯例归入“自由七艺”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里。建筑、绘画与雕塑又都归入“技工七艺”里的“装备”中。从这种分类来看,文学、诗学以及美的艺术都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工艺和其他不同性质的人类行为之中。但这种分类却又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且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学科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

 

  中世纪意大利哲学家和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便接受了这种分类。在阿奎纳看来,制鞋、烹调、耍把戏、语法、算术同绘画、雕塑、诗歌、音乐一样,都可称作是艺术。

 

  文艺复兴使各艺术的社会、文化地位产生了许多变化。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意大利从契马布埃(Cimabue)和乔托(Giotto)开始,绘画及其他视觉艺术取得突出的成就,且在16 世纪达到顶峰。人文主义者要求提高视觉艺术社会和文化的地位,以至欧洲其他国家出现重要的新发展,这就使三门视觉艺术——绘画、雕塑与建筑,首次明确地脱离了与工艺的联系。诗与画的平行比较常常导致要求画高于诗。这类争论中最重要的文本是莱奥纳尔多的《比较论》。莱奥纳尔多在这一著作里声称绘画高于诗歌、音乐和建筑;诗是瞎子画,画是聋子诗,二者选其一,谁都不愿做瞎子。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莱奥纳尔多的这种比较又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传给我们关于美的艺术的最完整的体系。

 

  17世纪随着不同艺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也开始兴起。法国和英国的学者为将艺术与科学区别开来,首次认为关涉天才和趣味的学科就是艺术。

 

  18世纪下半叶,迪博神父将“诗是美的艺术之一种”的观点普及开来,同时也清晰地将依靠天才的艺术与依靠累积知识的科学区别开来。另一位神父巴托,他于1746年出版了著名的、极有影响力的著作《相同原则下的美的艺术》,第一次写专论确立美的艺术体系,即音乐、诗歌、绘画、雕塑、舞蹈。随之,“美的艺术”以新的词义进入了法语辞典。法国大革命之后,这个新奇的术语更是有了法定的地位,因为法国政府在1795年将几个老的学院合并为美术学院。学院学术范围包括语法、古典语言诗歌、文物与纪念碑、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朗诵。此外,在德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美学开始影响法国哲学和文学。第二版的《百科全书》于1781年在瑞士出版,由德国美学家、哲学家苏尔泽(J.G.S ulzer)增写了论美学的文章,并在原有的“艺术”一文里加进了“美的艺术”一节。

 

  19世纪早期,法国哲学家库辛(Vietor Cousin)追随康德(Kant)和18 世纪苏格兰的思想家们,通过在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斯(Proclus)的著作里搜寻,最终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在“真、善、美”三个概念上,并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理解艺术和美学的王国。对于现代价值观“真、善、美”的确立以及在哲学体系里强调美学的位置,库辛的影响甚为深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善、美”,可以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来加以阐释。“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并构成价值关系时,所产生的价值的意义。“善”,是在人从事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现,它以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为衡量标准和尺度。“美”,是从绝对的主体角度出发,透过主体积极地去体验和创造美感,发现客体中和谐的部分,从而达到主客体的高度统一目标。由此而知,“真、善、美”这三种状态和境界,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情形,只不过在层次上和侧重点上有所差别;三者统一的状态和境界是逐级上升的——“真”,是最基本的统一,是主客体简单的一致、等同;“善”,是强调客体应满足主体需要的各种价值,为主体服务;“美”,则是主客体高度的统一,是主体自由的必然性的实现——是从简单的主客体统一到高度的统一,而这其间的差别足以显现出人类历史不断走向前进的历程和方向。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所以说,艺术教育是有超越性、价值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它能促进个人思想品德和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真、善、美”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巨大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这正是与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相辅相成的,也是将现代艺术教育的科学诠释和正确发挥。

 

  三、体育的概念内涵

 

  体育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活动,并伴随着人类的生产逐渐发展。古希腊时期的“体操”一词同现代意义上的体育含义十分类似,而“体育”一词最先是在1976年的法国报刊上出现的。

 

  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中的射、御则可以理解为“体育”。也就是说,我国在出现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时就有了“体育”的起源之据。但是体育活动几乎都从属于社会其他活动,各种体育活动之间缺乏内在的社会联系,因而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的体系;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概括所有体育活动的概念或术语。

 

  近代洋务运动后期,“体操”传入中国并开始使用,它实际上是体育的代名词。清朝统治者实施“体操”以培养“军国民”,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戊戌变法以后,“体育”一词从日本引进,其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在五四运动以后得到官方确认。但许多学者对“体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多不一致,而且不够准确,带有片面性,把“体育”与“运动”等同起来。另外,在一些翻译作品中,体育概念也往往含糊不清,从而进一步造成了“体育”概念的混乱。

 

  《美国百科全书》对“体育”一词的论述为:“体育”指关于人体构造、身体发展的教育,包括人体生理机能、力学原理及其有效运用的研究。这一教育过程,当儿童学会基本的有助于身体发展的运动方式后就开始,并在儿童后期掌握复杂一些的运动方法的过程中持续进行。体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要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帮助制订一种最适宜的身体运动标准。这种最适宜的身体运动标准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质并使人终身受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共产主义教育问题的论述中说:“这种教育对一切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增进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唯一生产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体育运动的指示中阐明:“体育是培养人民勇敢、坚毅、集体主义精神和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我们对体育这一内涵的理解应该是:以增强体质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体育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训练、比赛以及体育观赏等发挥在培养共产主义思想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作者:黄思源 来源:求知导刊 2016年22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851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