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中东铁路建设与“白俄”体育文化的渗透的问题

中东铁路建设与“白俄”体育文化的渗透的问题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1896年,根据“中俄密约”(即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皇俄国开始在黑龙江地区修筑东清铁路(后改称中东铁路)。该路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出绥芬河。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铁路员工和中东铁路护路队的沙俄军队进入黑龙江地区。因此,西方的大批铁路员工及家属涌入哈尔滨,沙俄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南起大连,北至黑龙江地区,沿线人民不断地自发掀起反对沙俄占地筑路的斗争。1900年6月,东北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不久,沙俄侵略军大批入侵,清政府媚外投降,义和团受到残酷镇压,沙俄侵略势力在中国东北的进一步扩张,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发生尖锐矛盾。1904年2月8日,爆发了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于1905年9月5日俄日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获得中东铁路南支线宽城子以南至旅顺口的铁路线及其附属权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沙皇政府的官吏、军官、地主、商人和他们的家属部分来到东北,中国人对这些被俄国革命者打倒的流亡者一概称之为“白俄”,以区别于俄国红色政权的革命者。
  白俄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也随之在哈尔滨传播开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与黑龙江本土文化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中散发着浓郁的欧陆风情和本土气息,也孕育了独特的黑龙江特色体育文化。通过调查近代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清楚看出“白俄”体育文化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至深。黑龙江省作为具有浓郁特色体育文化及其各类相关资源丰富的省份,它将特色体育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特色体育文化也是为了适应日益提高的学习和欣赏体育文化的需求。同时,建设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体育文化,应该结合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模式,使“白俄”体育文化有效地融入黑龙江文化产业、体育产业,进而推动体育学科的发展,丰富和完善黑龙江地区的体育文化,因此,研究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无论从其产生的根源,还是逐步发展的历程,都与中东铁路建设以及“白俄”体育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相关联。
  1中东铁路建设与“白俄”体育文化的形成
  随着中东铁路建设的不断深入,“白俄”铁路员工及其家属,在铁路建设之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有很多人是各个运动项目的爱好者,在他们的带动和参与下,中国人也开始喜欢和从事一些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例如: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冰球、自行车、举重、拳击、马术、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都是在俄国人的带动下,中国的青年以及一些学校才慢慢开展起来的,具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1.1中东铁路局的建立与“白俄”体育文化的传播
  由于中东铁路建设的需要,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建立,中东铁路局的员工在闲暇时间有很多人喜欢从事体育活动,他们当中大部分是俄国人,其中也有部分来自俄国的犹太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滑冰爱好者,并且组建了“滑冰协会”。日俄战争后,东北沦陷时期,参加速度滑冰者多数为日本人,后来逐渐有中国人参加;另外,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的设立也使田径和自行车等现代体育运动得以传播。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后, 一批爱好自行车运动的俄国铁路员工涌入哈尔滨,使黑龙江地区出现了自行车运动,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约在1910年前后,铁路当局在哈尔滨市埤头区建立一处可供进行田径和自行车运动的体育场(今道里红星体育场)。一些俄国铁路员工和其他外国侨民,经常进行田径、自行车和篮球、排球、网球活动,受其影响,少数中国职工也自发地、分散地参加一些田径、球类等活动。1907年12月,哈尔滨体育运动协会成立,并且在体育运动协会的自行车赛场设立了哈尔滨第一座滑冰场。中东铁路建设时期,黑龙江地区也是全国开展拳击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一批俄国员工及日、美、法等外国侨民陆续来到哈尔滨,他们当中一些人喜欢从事拳击运动,驻哈尔滨护路队的沙俄军人就经常在兵营中用杠铃练习举重,直至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俄、英、德、日、美国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没立领事馆、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及洋行等,—些传教士和洋行职员也练习举杠铃和进行健身活动,对中国人开展现代举重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黑龙江地区现代举重运动的产生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传统举重运动(如扛鼎、负重、举刀、掇石、举石担等)的基础上与俄国等外国竞技举重相融合的结果。赛马运动也是中东铁路建设时期的特色运动项目之一。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俄国侨民在哈尔滨成立“北满赛马协会”,哈尔滨第一家赛马场在秦家岗(今哈尔滨电机厂厂址一带)落成,平时驯马,星期日赛马。东北沦陷时期建有一处“宣德体育馆”。赛马活动兴盛一时,赛马场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赛马活动,犹太人库列绍夫是哈尔滨赛马场的经营者;中东铁路建设时期,传入哈尔滨的特色体育运动还有帆艇。1912年,哈尔滨帆艇俱乐部建立。中东铁路当局在哈尔滨松花江南岸建成一座游艇俱乐部(今哈尔滨江上俱乐部),并以俱乐部为基地,创立了“水上体育会”。每年夏季,由水上体育会组织游泳、划船为主的水上运动会。
  总之,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的建立使滑冰、自行车、举重、拳击、田径、赛马、篮球、排球、网球、帆艇等体育运动项目在哈尔滨得以传播,其中也蕴含着“白俄”所特有的欧亚体育文化特质。
1.2“白俄”流亡者对地域体育文化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大批“白俄”被驱逐到东北,促使“白俄”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大批“白俄”被驱逐来到哈尔滨,其中也不乏滑雪爱好者。近代滑雪运动就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人传入中国的。铁路当局在阿城县玉泉镇北山修建了一处滑雪场,当时,在玉泉滑雪场滑雪的多为俄国员工和白俄侨民,中国人很少参加。另外,近代马术、花样滑冰、篮球、足球、乒乓球、赛马和自行车等项 运动,随着大批“白俄”的涌入也渐渐得以传播。近代马术运动于20世纪初传入哈尔滨;近代花样滑冰运动于20世纪初由俄国人传入黑龙江地区;冰球运动最早出现在黑龙江地区的哈尔滨,当时居住在哈尔滨的俄国人组建的“滑冰协会”中有冰球活动,其成员多为俄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参加的甚少。近代篮球运动于1920年前后出现于黑龙江地区,最初的兴起与发展,与中东铁路建设有关,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水陆交通发达,中外人流汇集,“白俄”数量激增。他们在哈尔滨开银行、办教堂、修学校,其中有很多人喜好篮球运动。他们修场建馆,相互比赛,中国人受其影响也逐渐开展起篮球运动;黑龙江地区的近代足球运动,也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及“白俄”的涌入而传入的。他们中有许多足球爱好者经常进行练习和比赛,使足球运动于20世纪初在哈尔滨等地开始出现。1917年,哈尔滨道里中学修建了足球场,开展足球运动;黑龙江地区的现代乒乓球运动最早出现于民国时期。1920年前后,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及“白俄”的涌入而传入,当时,仅有少数单位的少数人打乒乓球。
  总之,大批“白俄”被驱逐到东北,兴建了部分体育场馆,开展了冰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体育运动,使东北地区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3“白俄”中部分犹太裔对地域体育文化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四海漂泊的犹太人来到了哈尔滨,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他们的到来促进了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哈尔滨乃至中国的传播,其中包括体育文化的传播。1918年春,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开始举办活动;1927年,哈尔滨体育运动委员会给犹太人运动员M.P.法尔图洛维奇颁发了自行车比赛的奖状;1928年,犹太人在哈尔滨举办了网球比赛,并且赛后参加比赛获得冠军的队员合影留念;1928年犹太人在哈尔滨建立了冬生特别区第一公共体育场;1929年4月,哈尔滨犹太青年组织贝塔,在哈尔滨设立总部,该组织也成立了运动队伍,组织成立了第一支拳击队;与此同时,世界犹太青年组织马卡比哈尔滨分支机构曾建立文体委员会。体育委员会是马卡比体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夏季在体育场进行田径训练,时而在松花江上也进行帆船比赛。冬季则进行花样滑冰、器械体操、乒乓球等训练,每年还举办全体犹太社区运动会等,提倡从事体育运动,发扬民族精神。同时,在哈尔滨犹太人节日晚会上,组织青年运动员参加体育节目表演。闲暇时间,犹太青年和俄罗斯小伙伴在一起还喜欢滑雪橇,乘爬犁,打冰滑梯,在松花江上骑水上自行车等。
  总之,“白俄”中部分犹太裔在黑龙江从事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为黑龙江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犹太体育文化的历史印迹。
  2“白俄”体育文化与黑龙江本土体育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西文化在这里开始相互撞击、相互交流,使黑龙江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得到极大丰富。物质文化方面,一些体育文化设施争相建立,如体育娱乐器具、体育场馆等,其中开展的许多体育运动项目,都是全国最早或比较早的。制度文化方面,一些重要的体育文化团体相继出现,如体育俱乐部、文体委员会等。精神文化方面,东正教文化、犹太教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江体育精神文化。
  2.1体育物质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白俄”体育物质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主要是基于当时来华的“白俄”大部分经过自身努力,积累了一些资金,成为了当地的中产阶级,并希望长期生活在中国,努力融入中国文化,社团意识强,社区活动积极。为了满足社团和社区活动的需要,因此,在黑龙江投资兴建了部分体育场馆设施。
  2.2体育制度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体育制度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政治因素,另一方面源于体育社团自身活动的需要。源于政治因素,是因为很多体育社团成立之初,并不单纯是出于从事体育活动为宗旨,如世界犹太青年组织马卡比哈尔滨分支机构建立的文体委员会,建立初宗是为了复国,通过文体委员会组织的文体活动,把更多政治观点一致的优秀犹太青年凝聚到一起,畅谈复国大计。源于体育社团自身活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参加者达到一定规模时,促使一些体育俱乐部的自发形成;另一方面,是当时驻华的一些代办机构,为了有组织地从事和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赛事,建立了相应的体育组织。不论是哪一种体育组织形式,从体育制度文化层面看,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体育项目在黑龙江地区的开展,由早期仅限于满足“白俄”驻华代办机构官员及贵族娱乐的需要,到逐步被中国民众所接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黑龙江得以广泛传播,如速度滑冰、冰球、滑雪等,有些体育运动项目与黑龙江本土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性体育项目,如滑雪橇,乘爬犁打冰滑梯,在松花江上骑水上自行车,赛马和马术等。“白俄”体育制度文化与黑龙江本土体育制度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使黑龙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欧亚体育文化并存的特色体育制度文化形态。
  2.3体育精神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俄罗斯传统文化中,东正教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俄罗斯传统文化思想主要源于“第三罗马”的东正教理论和泛斯拉夫主义思潮,其文化精髓在于俄罗斯的“强国之梦”或“大国精神”。从俄罗斯东正教的精神核心看,其具有明显的集体色彩,即俄罗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拒斥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个人原则。俄罗斯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淀,主张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幸福、人的自由和发展。
随着体育精神文化的载体,即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在黑龙江的传播,“白俄”体育精神文化也随之得以传播。体育运动中集体主义精神得以充分展现,人们在运动中体验快乐,追寻自由与幸福,追求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美。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仅世居少数民族就有十个,因此,黑龙江本土体育文化中蕴含了多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的传承应涵盖全部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从理论思 维高度审视体育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黑龙江人的精神文化特质,除了汉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外,还拥有少数民族特有的热情、好客、粗犷和直爽,追求自然主义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统一,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在目标价值取向上,体现东方文明的中庸、集体观念、求大同存小异、人际关系和谐等行为准则。
  3结语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并且拥有十个世居少数民族,因此,黑龙江早期本土体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体育历史文化形态。中东铁路建设使“白俄”体育文化在黑龙江得以传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黑龙江本土传统体育文化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亚体育文化形态,这也使得黑龙江成为我国早期体育文化开放、融合的窗口,为现代黑龙江特色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黑龙江档案馆.中东铁路[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总社,1986.
  [2]黑龙江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体育志[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曲伟,李述笑.犹太人在哈尔滨[M].哈尔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张倩红,尚万里.近十年来(1007-2007)国内犹太研究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2008(5):5.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俄]别尔嘉耶夫,雷永生. 邱守娟译.俄罗斯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7]刘艳,张荣伟.关于“人道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6):10.
  [8]黄任远.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900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