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加强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探析

加强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探析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一、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开展中学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减少填报高考志愿的盲目性。大部分中学生会考虑过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但是他们对社会职业类型了解并不全面,对各种职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很难做出具体选择。这直接导致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陷入盲目状态。
    2.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向稳定,而对职业的喜好和价值观也正是在中学阶段变得现实而具体,能真正开始考虑职业的选择。美国学者金斯伯格认为,处于11-17岁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有了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和增强。在这个阶段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满足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促进中学生明确自己的独特性、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为他们树立稳定、远大的职业理想打好基础。
    3.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规划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能有效地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融为一体。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阶段性的、连贯性的职业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与设计能力,以及树立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更为重要,他们中间有近一半不能升学,未经过任何的职业规划教育就直接走上了社会。即使有幸升学的学生,几年后同样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而无法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以至于盲目选择专业,最终导致“学习无动力、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成为就业困难的主要群体。
    4.有利于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在当前,由于中学生填报志愿不当,他们进入高校后,很多学生无法顺利适应大学环境和专业学习要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学业不良、沉迷网络、不思进取、就业迷茫等,使高校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新生适应性教育中,而且往往也难以收到很好的成效。如果从中学阶段就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将更有利于做到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5.有利于促进中学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开展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将会推动中学教师去了解社会各行业的职业要求,促进学校去邀请社会各界事业有成的杰出人士参与到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建立教育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机制。
    二、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设置
    当前中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迷茫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缺乏深入了解、对职业与社会缺乏认识、对职业目标或专业目标认识模糊、缺乏正确的规划方法、对规划的行动力不足等。我们必须针对现状,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美国将中学职业规划教育目标定为自我发展、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管理;英国将教育目标分为自我发展、生涯探索和生涯管理;加拿大将教育目标定为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学生职业设计技能,加深他们对教育规划的理解,获得更多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1];我国台湾地区将教育目标设定为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等。结合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生涯规划的“知己—知彼—抉择—确定目标—行动”等环节开展教学工作。
    1.自我探索(知己)。自我探索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心理特质、兴趣爱好、能力、生活观、价值观及个人的优缺点等,这是生涯发展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学生处在一个心理成长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虽然脱离了童年的幻想期,但对现实并没有形成理智成熟的认识,大部分中学生不了解自身的兴趣,不了解自己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更不清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自我认识意识较差,因此,自我探索应当成为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内容。当然,中学阶段的自我探索内容相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内容会有所区别和侧重,毕竟中学生并没有直接进入职业领域,他们已有的职业意识仅仅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和他人的谈论。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自我探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自我概念及生涯概念,引导学生探索自我的兴趣、性向、价值观及人格特质,了解工作与个人的关系,使学生能理解“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是帮助中学生踏上最佳生涯发展路径的重要起点。
    2.环境探索(知彼)。环境探索是指对自身周围与职业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可以分为社会环境探索与职业岗位探索。前者主要包括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职业的分类与需求状况、社会对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对自己期望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情况和发展趋势等信息;后者主要包括了解具体的职业、所处组织的相关信息和个体的家庭背景等。之所以要将环境探索纳入中学职业规划教育内容,是因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从现实来看,中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普遍具有盲目性,对所选的专业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也并不大了解,其填报专业的信息主要来自家长与老师的意见,并不是很符合学生本人的需求,最后很可能选择了自己不适合的专业。在教育工作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通过职业的类别与工作角色,教育、训练机会与工作间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引导中学生认识职业分类和各类职业的独特性、了解各种职业的条件,选择几种适合的或可能的职业作初步的尝试,形成自己初步的职业观。
    3.生涯抉择(抉择)。在进行自我探索与环境探索之后,需要进行生涯抉择。所谓生涯抉择,就是在职业生涯路线上选择自己的目标。对于一名中学生而言,他怎么选择专业?选择专业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怎样才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从客观角度来看,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学会科学的抉择与决策方法非常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掌握个性化原则、群体无害性原则和目标可操作性原则,引导学生学会“界定明确具体的问题、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收集有关的资料或向他人询问、权衡各个可能选择方案的利弊、选择适宜的方案”等生涯抉择的基本步骤,并掌握SWOT分析法、平衡单法等比较科学的抉择方法。
    4.初步规划(行动)。形成明确的职业规划是我 们开展这项教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根据美国学者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学生尚处于职业生涯探索的初期阶段,因此他们在现阶段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只能是初步规划,但这并意味着初步规划不重要,学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后,应当要求学生撰写自己的初步职业规划,以利于巩固中学生对自我、对职业世界的探索成果,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更趋明确化。学校可以制作职业规划书模板,重点围绕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学业成绩等自我探索部分(可借助相关测评工具进行),以及家庭环境、高校与专业的探索、职业世界探索等环境探索部分,让中学生通过平衡单法或SWOT分析法等途径,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高考目标,完成自己的初步规划。也许初步规划的目标难以达成,但是通过生涯规划,能够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涯观念,掌握抉择的方法与技巧,如此以后,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更有效地了解生涯规划的历程,掌握自己的生涯发展。
    三、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
    早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便颁发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正式在普通中学引进职业指导,但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个《纲要》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实中,一些中学老师也理解职业规划教育的作用,但因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欠缺,难以正常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建立必要的师资队伍。中学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必须依靠专业的师资队伍,但从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中学没有意愿配备职业规划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中学职业规划教育的瓶颈。对此,除了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外,学校自身也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一批懂得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指导的兼职教师,例如可以派遣学校心理咨询师、班主任等教师参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培训班,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指导方法,指导中学生认识自我,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设计。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邀请本地的企业界、商界、政界、学界、文艺界的成功人士到校与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交流,也可以邀请本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为中学生生开展职业规划讲座,以此来充实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
    2.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课程形态出现?是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还是将职业规划教育内容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笔者认为这两者都是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通过不断完成各种与职业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实现的,因此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能让中学生系统地学习职业规划知识,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但这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与充足的政策、资金保障。更为简约的方法是,将职业规划教育融入现有各科课程的教学中,这需要学科教师要深入了解现有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将与生涯相关的活动或材料融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目前有部分重点中学在“劳技”课程中融入了职业生涯规划入门教育,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3.开展适当的职业体验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学校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实践课,组织学生实地参加一些具体的职业体验活动。适当参加职业体验,不仅是学生适应职业环境、社会环境的需要,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益处。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发展较好的企业去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生产线,感受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本地的高校,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情况,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通过职业体验和参观考察,学生能够亲眼观察某份工作是怎么进行的,亲耳聆听职场人士的经历与体会,亲身去体验在工作场景中的感受,亲自获取来自大学生的信息,相信这种职业体验活动,能够触动学生并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4.注重家庭教育与同伴教育。中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受家庭和同伴的影响较大,中学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不应忽略这两股力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是影响青少年在关注他们的未来和自身发展期望时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父母通过为子女提供心理自主的机会能促进青少年思考和规划个人未来的主动性[2]。实际上,从高考志愿的填报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学生受家庭的影响与干预程度很大。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力量,让家长多鼓励孩子在假期从事临时工作,让家长讲讲自己的职业故事,鼓励有条件的家长通过网络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相关信息,以发挥家庭在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同伴一起度过的,同伴交往能够促进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能够促进学生对未来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学校可以利用同伴教育,在课堂上或网络中组织讨论交流活动,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
    5.建立职业咨询与指导机构。尽管中学会师资力量、办公场所、经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较大,但是建立一个能正常履行职责的职业咨询与指导机构还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职业规划是有强烈的个体性的,我们不可能通过课堂教育让他们全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这就必须依靠职业咨询与指导机构,通过谈话、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指明方向、解除疑惑,找出咨询者的职业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至于如何创办机构,笔者认为可以依托于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开展职业咨询工作,也可以借助民办培训机构的力量,引进培训机构的力量以补充学校师资的不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3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