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层次分析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层次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心理调适是指大学生在接受了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后,运用所学的心理调适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里,进行调适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的,即大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是一个智力发展正常、知识含量较高的群体他们在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掌握了心理调适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之后,对处于浅灰色区(即心理失常、心理障碍)的一般心理问题,如轻度的困扰、情绪不佳,以及交友、失恋等方面出现的一般的情绪困扰等,应该可以通过心理调适而自行加以解决。

 

  心理调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的和自然的结果,大学生有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心理调适是有条件的,如同一个人身体健康的自我诊治一样,如果身体只是有点小毛病,尚可以吃点家庭备用的药品自行加以处置,但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就必须马上送医院请医生处理。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也是同样的道理,浅灰色区的一般心理困扰,自己可以自我调适,但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就必须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的指导或接收专门的心理治疗,千万不要讳病忌医。

 

  1.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素养的人员,对需要进行心理学指导的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在一段时间内曾经被认为是一回事,辅导就是咨询,咨询就是辅导,只是说法不同。但后来有关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含义。

 

  心理辅导不仅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咨询,还包括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和心理评估,还包括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主要的区别是,心理咨询具有被动性,它只是被动的接收来访者的求助;而心理辅导具有主动性,它既包括了被动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又可以主动地为需要接受心理指导的个体或群体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3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引导受教育者提高认识自我心理状态、自觉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养成完美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也有的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指导、宣传熏陶、活动体验等手段,以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増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综合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

 

  1.4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在我国香港地区,学者们将其译为心理辅导Counseling—词在英文中原意为咨询,含有会谈、磋商、征询、劝导、参谋、帮助、辅导的意思。心理咨询一词既可以表示一门学科,即咨询心理学,也可以表示一种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往往因理论流派及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卡尔纳认为咨询是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助人者所运用的方法和创造的气氛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加积极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帕特森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气氛和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做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我国学者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流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强自立、増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此,我们将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面谈、书信或电话等形式给咨询对象(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引导,使咨询对象(来访者)分析心理困扰的原因,寻求摆脱心理困境的条件和对策,恢复心理平衡、増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QQ截图20160321105254.png


  心理咨询有其独特的理论、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咨询是通过在咨询双方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平等的人际关系而得以实现的;第二、咨询所运用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三、咨询的对象是其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的人,具有在咨询者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第四、咨询注重帮助来询者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更加注重咨询的教育与发展功能。第五、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

 

  助。换句话说,咨询的目的是使来询者不需再接受咨询员的帮助而独立地解决问题;亦或是说,咨询的目的是促进来询者的自立、发展与成熟。

 

  1.5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精神和情感等方面有障碍或疾患的病人进行帮助,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疾病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二者所采取的理论和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也常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的条件方面,二者均希望在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目的。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种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冲突而企求帮助的正常人、绝大多数人;心理治疗的对象则是精神和情感等方面存在障碍或疾患的病人、极少数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更加强调重视求助者过去的经验,而不是现在的或当前的体验;强调领悟(insight),而不是改变(change);③在与求助者的关系方面,心理咨询强调与来访者建立平等、互尊的伙伴关系;而心理治疗则要求治疗者扮演一种专家的角色。在咨询和治疗的策略方面,心理治疗要求治疗者藏匿,而不是暴露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服务的时间方面,心理治疗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要6个月到2年平均为2040个疗程,旨在于对患者的行为和观念进行整体的重组和调整。心理咨询则倾向于对来询者进行短期的干预,通常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约812个疗程,旨在于帮助来访者解决当前面临的心理问题。

 

  2心理教育的客体差异

 

  心理调适与辅导、教育、咨询、治疗的客体是指心理调适、辅导、教育、咨询、治疗的对象。当然,心理调适、辅导、教育、咨询、治疗的客体也具有主体性,尤其是心理调适,其主体和客体是完全合一的。但为了研究和论述的方便,本文仅论述它们作为服务对象时的客体性之间的差异。

 

  心理调适、辅导、教育的客体,作为学校可以包括所有在校的学生,如扩展到校外,则可包括所有可以接受辅导、教育的人员。因此,其数量是众多的。心理调适、辅导、教育的客体在接受心理调适、辅导、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认识自身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改变原有的意识系统对有关人类心理的理论和知识无知的状态,提高心理状态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保障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发展。

 

  心理咨询的客体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主要不是接受心理教育、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而是希望排除心理上的郁闷、烦恼和痛苦,解决心理的冲突和危机。在进行咨询的过程中,一般多被涉及的还是自身的意识层面的问题,采取什么对策、创造什么条件来解决问题的决断权也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心理咨询的客体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主体性特征。

 

  心理治疗的客体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既非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也不是仅仅解决意识清醒状态下的认识问题,其更多的是要触及内心深处无意识状态的病态人格和心理障碍,还要通过治疗,改变自身的病态行为。在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手段、方法和途径来解决问题不能自行选择要遵循心理医生的指导和要求。

 

  3心理教育的主体差异

 

  心理调适与辅导、教育、咨询、治疗的主体是相对于他们的客体一心理调适、辅导、教育、咨询、治疗的对象而言的。如前所述,心理调适的主体和客体是合一的,即调适者个体自己运用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而心理辅导的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辅导涵盖了心理教育和咨询,狭义的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因此,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心理调适、辅导、教育、咨询、治疗的主体差异比较,主要在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三者之间进行。

 

  心理教育的主体是指对受教育者一在高校是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教育者。心理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相当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是遵循教育的一般模式。所以,热心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心理调适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具有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医务人员等均可参与,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实践之后,均可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心理咨询的主体应是经过专门训练、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并能够准确分析和判断咨询对象心理障碍的症结、掌握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咨询员不同于心理教育的的教师。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师生关系。而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员只能被动地坐等来访者上门求助,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的职责是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提出可供来访者参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不参与决断和解决问题。心理咨询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平等、相互磋商、共同讨论、互为主客体的互动的伙伴关系。心理咨询的过程虽然也含有对咨询对象的教育内容,但更多地是遵循心理咨询的咨询模式,而不是心理教育的教育模式。由于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技巧。所以,心理咨询的主体一心理咨询员应该接受严格的专业学习和技术培训,并应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否则不能上岗。

 

  心理治疗的主体应该是经过心理学和医学专门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和医生。心理治疗的主体心理医生与患有精神、情感障碍的治疗对象——心理病人的关系是一种医患关系。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医生遵循的是临床心理学模式或一般的医学模式,始终处于医疗的主导地位,视病人所患的心理疾病的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使病人恢复健康。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1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