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在英语教学中要渗透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要渗透跨文化意识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46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着眼于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针对这一话题,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对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必要性的认识

  1. 从语用角度看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交际情景中,人们如何给出恰当得体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一外国游客与中国导游道别时说:“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hat you have done for me.”(No.No.It’s my duty)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英语,在汉语中是礼貌的表达,但在英语中却含有“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之意,满怀谢意的客人自然会被这句不领情的话弄得尴尬不快。这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可见,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是一个社会中知识、艺术、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的集中表现。故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从教学目标看渗透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恕N幕?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SEFC Book 3A unit3 时,教师可设置以下几个语境供学生小组讨论:Suppose you are an Australian guide and you are introducing some special animals /the climate/ agriculture to some tourists.通过设置一些文化语境题,并进行一些归纳对此,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化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基本策略

  1. 结合教材,适时渗透

  致谢语的使用,就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美国家中,“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不论何时,只要受益于他人,受益者就会“thank you”,甚至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也经常使用。而在中国,“谢谢”这个词在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之间用得多,对熟悉的人却很少用,越熟悉的人越不用谢,如果用了反到使人觉得见外,这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习惯的差异。再如SEFC Book 1A Unit 21 Body Language中的阅读课文Body Talk一文就向我们介绍了body language 随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现象。笔者在教学此文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body language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存在的差异,增加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2. 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

  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可在教室四周贴上富有英美文化气息的招帖画,如: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像,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肯德基快餐广告画,英国足球明星,澳洲的冲浪运动等,并且经常性地更换这些图片,以使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课间及午休时间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语流行歌曲:慢速新闻报道或西方文化背景介绍。同时也可结合教材,创设特定情景,指导学生排练、演出英语短剧。这样做不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自觉地揣摩剧情中应采用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从而体会到异域文化风情。如,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课文演出The Necklace,Merchant of Venice,Christmas等短剧。

  3. 归纳比较,了解差异

  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正确区分知识文化因素和交际文化因素,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利于文化理解意识的养成。针对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中国人听起来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话题,如“你到哪里去?”“你吃过饭没有?”作为问候打招呼,但如果遇到英国、美国或澳大利亚人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had lunch?”来问候,外国人会感到莫明其妙。听了前一句会感到生气,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听了第二句话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期待你约他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再如,在汉文化中,交际者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后往往自谦地说“哪里,哪里,”“我做得不够”或者“这是我应该做的。”在英美文化中,当听到别人说“Your sweater is very beautiful.”时,他们往往只说一声“Thanks”。因为在英美国家中,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要表现得扭捏不安。

  4. 把文化背景融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知识转换成语言技能是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是知识到技能的转换过程,也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写信时可以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联系起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以外国学生来中国旅游的身份给家人或朋友写信,介绍中国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任务开始前,先让学生分组列出提纲,进行计时讨论,然后大家共同执笔,最后派代表给全班学生朗读信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英文信件的格式,训练了写作技能,同时,文化意识的学习也在训练中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5. 文化背景知识专题讨论

  英语教学中应不断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活动,并在讨论中结合相应的汉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再与相应的汉文化作对比分析。通过这种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可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6. 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课外阅读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是扩大知识面的必要途径。教师在平时的指导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英语报刊、杂志,并促使他们在阅读中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知识。此外,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电视。如Titanic,Forrest Gump,An Unforgettable Journey,Africa the Serengeti Grand Canyon.等,它们本身就是某个侧面的文化缩影,学生通过观看,可以了解到许多和目的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与手段,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学生会潜意识地吸收、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感性认识。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教?W必须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具备较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示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并作出分析和解释,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同时,渗透文化意识必须密切结合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景,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文化具有更生动、更真实的感受,从而把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57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