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传统文化精神

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传统文化精神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国学班如雨后春笋,国学潮遍及城市与乡村,甚至很多大学教授舍弃曾经钟爱的专业转入弘扬国学的行列。应该说,这种现象表明了一种社会趋向和民族意志,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都是出于拯救民族未来的良好愿望,也是为实现宏伟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但是,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当把国学强调到过分的时候,恰好又走向了反面,试想一下,如果彻底回到古代的教育模式,甚至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重新建构一代人的精神人格,那将会带来更加灾难性的后果。笔者认为,广泛开设国学班或专题讲授传统文化课程,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如果在一些相关课程(如“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渗透传统文化精神,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1恰当运用大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现在的高校主要是1977年引进的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分成文、理两科,而且显然偏向理科,从每年的招生可以看到理科均占有明显优势。针对文理分科的现实困境,也因为理科生人文知识的相对薄弱,所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要求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这是非常正确的。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操守就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首先要运用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通古今之变”“乡土中国”“文明:冲突与对话”、“人间世”、“盗火者”、“道法自然”、“我的信仰”、“天工开物”、“美的历程”、“文心诗品”、“为学之道”等十一个单元,其中课文《大同》、《七月》、《老子五章》、《西铭》、《世说新语六则》、《论语十二章》等,就是纯粹的传统儒家、道家文化的经典篇章,还有诗词歌赋也都算传统文化范畴。充分发掘这部分教材的精神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讲解《老子五章》时,除了讲解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及孑L子的“仁”等概念的内涵与差异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上善若水”这个比喻的文化意味,理解为什么水处于众人所恶的地方却是接近道的原因,更要理解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孔子所说的水“滋润万物”为仁,其内在精神是相通的,还有孔子认为水有明澈包容的胸襟,与由石曲折的智慧,跳下悬崖不怕粉身碎骨的勇敢胆略,所行于所当行、所止于不可不止的道义,等等,这些与道家讲究的谦让、隐退、不争、守柔处弱等,其区别在于老子欲以清静无为来修身养性,而孔子则要以拼搏进取的精神泽惠天下,两者相比高下自明。这样的比较可以让学生不拘泥褊狭,也只有这样将传统文化与现实人生嫁接,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因为如果忽视现实人生,再好的传统也没有意义。

  再如讲解《世说新语》时,重点发掘“身无长物”的现实意义,鼓励学生多做减法,追求一种简洁雅致的生活;又对“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耳目近玩”进行发挥,强调珍惜自己的高贵人格,不要迁就他人,不要随俗俯仰,学生都感慨很深。

  还有讲《论语》既注重孔子强调的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也注意孔子教育自己儿子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的透脱胸襟,更赞赏孔子不耻下问、不臆断偏执不拘泥不为笔者的人生态度,而这正是融入当今社会所必需的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所以从孔子的教诲中可体味到现实生活所需的生存智慧。笔者认为,从课本中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精神意蕴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和影响。

  2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包括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也有语言文法方面的知识,还有朗读吟诵和写作表达方面的训练。因此,可以综合运用各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格精神。

  写作表达更是使学生将在课堂获得的知识与现实思考相结合,进行自由表达的最佳途径。例如,笔者们讲完《大自然在反抗》之后,布置了这样的问卷题目:

  (1)你能做到不向垃圾桶以外的地方扔一只塑料袋吗?

  (2)你能做到不浪费水资源吗?不管是不是自己付费的?

  (3)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你感到痛心吗?在合适的时候是否敢于提出批评?

  (4)将来你有了孩子,你会把保护环境作为重要行为准则对他进行教育吗?

  (5)如果你将来当了一方领导甚至是国家总理,你会以牺牲环境来创造你的政绩吗?

  然后,要求学生以《环保就在笔者身边》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这样就将课本上讲授的知识化成了现实生活的实践行动,并再进一步思考,形成人格精神的组成部分。通过写作表达,形成读书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必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朱明言,男,1978年1月出生,湖北潜江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文学评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26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