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32

  审美教育主要是指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塑造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美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更有语言内在的体悟,新诗歌中情感美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判断力的关键。

  一、初中语文新诗审美教学的问题分析

  1. 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新诗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直接关系,虽然新诗教学成败的关键,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关系密切,但是这些因素的引入都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关系密切。当前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也没有认识到新诗教育理解中需要体现的课程评级标准。在新诗的教学中,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带动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以及文学欣赏能力,推动学生形成文字感悟,但是当前新诗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注意课程理念,很多理念也更偏重于理性主义,教师将语文看成是工具性的学习科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语文本身是具有自己的文字感悟。尤其在新诗教学中,其体悟更为深刻,然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看重知识,轻视情感,重视分析其内容,忽略自身的感悟,教师忽略新诗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新诗中的丰富美育因子,陶冶学生情操过程中,给学生树立审美理念。

  2. 学生缺乏新诗的涵养和积淀

  在孩子开始接触语言的过程中,部分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文化积淀,会带领孩子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化。由于中国千百年文化的影响,唐诗宋词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以及精髓,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传诵。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也接触比较多的古诗词,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基本每册教科书都有相关的古诗词学习。在日积月累的积累下,即使古诗词和现代语言之间有较大的异同,但是孩子还是对古诗词中凝练的语言以及有趣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尽管新诗的表达方式更接近现代语言,但家长在潜意识中没有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当孩子上初中以后才有机会接触新诗,长期的空白和古诗词的阅读习惯,让孩子感觉新诗就是把现代文写成诗歌形式,没有更多的内涵和深意。家长以及小学教学中更注重于古诗词,这让学生缺乏对新诗的文化积淀,最终导致学生对新诗兴趣不大。

  二、审美教育运用于新诗的教学策略

  1. 营造审美韵味

  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先要彰显美感,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接受美。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新诗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美,可以在审美韵味上给学生营造更多的空间。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新诗中对文字的充分应用,让学生体会中国语言的应用美,带领学生感悟诗歌中体现出的审美韵味,当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新诗美感后,才能为其接下来的审美教学提供更好的学习基础。

  比如,现代诗的代表《乡愁》,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该诗歌作者运用的视角比较独特,词句的选用很质朴,没有歌颂和赞扬,只是运用几样事物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阅读者读起来甚为感动。教师在传授这课的时候,需要践行审美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外诗歌的审美韵味,可以对比相关的思想诗歌,让学生逐一解读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为了让教学气氛更为活跃,教师最好借助相关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比如给学生播放歌曲《乡愁》,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到音韵和节奏之美,这样学生能把这份情感和诗歌《乡愁》结合在一起。

  2. 审美素养的内化

  审美教育的开展,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最终的目的是参与文本解读和再创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带动学生的表现力,这对初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审美素养内化看成教学的首要任务。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更要深化学生的课外审美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深化,教师可以在教学计划完成后,让学生试着仿写或者自己写一些诗歌,在学生愿意的情况下,将诗歌带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赏读。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是否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对接下来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深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日积月累,审美教育能够渗透到新诗教学,只是审美理念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实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层面的知识渗透,不但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学生的勤奋努力,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推动语文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3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