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渗透审美教育

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渗透审美教育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65-01

  语文历来都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两种特点,不仅承担着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运用语文教学的美感染学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立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之美

  初中语文教材围绕着教学目标,精心选择一些名家名篇,这些经典作品不论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内涵方面都堪称精华,是语言美与精神美的结合体。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代表性的作品,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这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用心感受汉语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时,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老师先给学生们示范朗读,再让学生出声自由朗读,领会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画出自己认为表达优美的句子。学生们认真阅读,分别画出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老师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老师让学生组成朗读小组,小组内进行朗读,总结出每一个小节表达的情感,推选本组朗读最好的学生,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同时,教师允许学生毛遂自荐,挑战班上朗读优秀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朗读,理解了诗人的思乡情感,从中感受到了诗歌的情感之美和语言之美。

  由此看来,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述中,亲身体验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受语言句式的丰富多彩,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演绎,感染学生们的心灵,增强对语言之美的认识。

  二、借助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以文字为载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意境。老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直观生动展示课文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各种风格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直接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体会文字传达的意境之美,让学生具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美、感受美。

  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短片中集合了苏州园林独具特色的景观,配以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在观看苏州园林如画风景的同时,在头脑中勾勒出苏州园林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心受到感染,对苏州园林的美形成独特的感知,了解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美。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们开始对照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学会了发现欣赏景观之美。

  由此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运用,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老师可以借助各种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于作品意境之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运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领悟精神之美

  语文学习信息量大,形式比较灵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审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学生在参与中感知、体验,不断增强审美的意识。老师围绕着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增强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感受课文的情感与精神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课时,老师先对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围绕着课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进行讨论。由于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认为“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有的学生认为“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学生们在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形成了对白杨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感受到课文赞颂的中华儿女质朴、坚持、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之美,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精美的篇章,刻画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之美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拓展视野,思接千载,在美不胜收的文字中徜徉,学会发现文字之美,欣赏意境之美,感受精神之美。老师需要重视美育,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化身为美的使者,带领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美妙,有效开展美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94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