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时代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时代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时代精神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推进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当前,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如何培育学生的时代精神也就成为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我国历史教育界关于中学历史课程中弘扬时代精神教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还有待于做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论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人。

  一、 中学历史课程中时代精神教育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时代精神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时代精神包含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等[1];也有研究者指出,时代精神具有以人为本、包容贵和、责任奉献等多重内容[2]。基于上述学者的认识,并结合中学历史教育的实际,笔者对历史教育中的“时代精神”理解为:根植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沃土之中,是历史先贤们留下的精神遗产的当代表达;它以爱国主义为要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和谐发展为旨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强调培养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一方面,时代精神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可见,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不乏思想变迁、理论创新、制度改革等史实,可以说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凸显历史上重要改革事件的历史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时代精神教育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点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4]可见,中学历史课程被赋予了弘扬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于初次接受系统历史教育的中学生而言,实施时代精神教育不仅需要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改革创新意识,还需要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充分展现作为现代公民的精神风貌。

  三、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时代精神的策略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渗透时代精神的主渠道,而教学立意的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的科学把握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运用,又是有效渗透时代精神的重要保障。下面对此谈几点教学建议。

  (一)在教学立意中凸显时代精神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时代精神的渗透则是一节好的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无论是远古时期的神农、大禹等祖先改造自然的传说,还是各朝各代明君贤臣们的励精图治和变法图强,都展现了先辈们的一种探索、改变和创造的精神,这种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应成为教学立意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辛亥革命作为反帝反封建的创举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内容,进一步表明了转变观念和制度创新在中国近代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创新精神唤起了近代国人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也应成为教学立意的重点。中国现代史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还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实践,无处不践行着时代精神,这样的教学立意能让学生认识到时代精神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也是如此。从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所蕴含的智慧与创造,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启蒙运动,再到“光荣革命”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史事,同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产力、思想、制度的创新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因此,在世界史教学中,将改革创新作为教学立意的重点,对弘扬时代精神也至关重要。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时代精神

  首先,深挖历史教材中的时代精神教育的内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蕴含丰富的时代精神教育素材。以现行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思想理论创新方面,如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1978年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等,外国史上的文艺复兴、日本明治维新等。至于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实践等,以及雅典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创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等等,则是制度创新的鲜活实例。四大发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等,则向学生展示了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在人物方面,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商鞅认识到改革对秦国一统六国的作用;从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到民族融合创举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意义;从洋务派认识到观念改变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从孙中山认识到制度改革是当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抉择。这些丰富的时代精神教育素材,既有知识趣味,又能益人心智,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补充教材未涉及的凸显时代精神的相关内容。在讲到有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这部分内容时,可通过补充邓小平的一些重要讲话内容,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没有姓资姓社之分”等,来引导学生认识制度创新对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作用。同时,教师可以补充有志青年在国家的号召下成为深圳“拓荒牛”的材料,如大学刚毕业的李小甘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投身深圳,第一代深圳打工妹余小琼等例子[5],让学生体会到不仅精英人物,大众人物同样展现了时代精神。将精英人物引领的时代精神和大众人物践行的时代精神贯穿历史课堂教学中,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自然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在乡土历史资源中挖掘弘扬时代精神的内容。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而乡土历史资源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学。通过对水利工程中的鱼嘴、金刚堤、宝瓶口的介绍观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因势利导利用自然环境、变水害为水利、造福成都平原的创举,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正是先辈们的创新精神,才缔造了辉煌的巴蜀文明,而且这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一直传承到今天,需要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三)在教学情境中感悟时代精神

  2004年,著名学者李泽厚在《读书》上发表了《思想史的意义》[6]一文,文中论述了“假如史学”的意义,引起了学术界对关于“历史假设”的共鸣。有学者认为假设历史是认识历史意义的一种途径[7],还有学者认为,“史学假设是建立在客观历史多种可能性之上的研究方法” [8],这些观点为历史教学中学生理解时代精神提供了新思路。例如,如果你是王进喜,你会毫不犹豫地带领工友们跳进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吗?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在探索社会主义阶段,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又如,假设如果没有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能顺利回归祖国吗?学生通过“走进”历史情境以及思辨性的探讨,就更易于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创新性原则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弘扬和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是历史教育应当担任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资源,共同为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98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