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职业院校双证教学的实践探索

职业院校双证教学的实践探索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双证的释义

  双证,通常认为,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是学习时间和过程的证明;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专业工作的学识、技能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能的必备标准。在校生由于学士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一般考取的是从业资格证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日渐增长,用人单位的人才选聘标准日趋严苛,传统的“双证”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从职业资格证书本身来看,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在校生由于工作年限和经验的限制,一般只能考取初级证书;但可考虑在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后,考取其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从证书涵盖的范围来看,毕业生除了具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外,一般还需具备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和其他各项技能证书。毕业生只有不断求“证”,重“证”缠身,方可在求职招聘路上站稳脚跟。

  学历证书表明文化程度,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就业准入资质,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说明外语水平、微机处理等通用技能水平,其他各项技能证书体现某一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以财经类专业来说,专业技能证书包括注册会计师、会计实务证、外贸会计证、金融服务师证、电子商务师证、统计师证、办税员证、全国信息化ERP应用资格证等,与从业资格证书的主管部门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不同,专项技能证书的颁发部门五花八门,有相关主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或多方联合颁发等。在众多的专项技能证书中,如何辨识其的有用性、权威性及可获取性,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双证教学的政策背景与现实依据

  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个角度,无不显示双证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部门强调双证并重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即不断重视和推行双证书制度,各部门或业界对此均有具体规定,以此确立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发[1993]3号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14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专门提出,逐步实现专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一言以概之,根据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规定:全社会所有的大中专及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都必须具备“双证”,否则视为不合格的毕业生。

  (二)用人单位注重技能证明

  用人单位只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不想把自己的单位变成免费的培训部、练兵场。但仅凭一份简历或几次面试,用人单位难以对毕业生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进行录用与否的取舍。这个时候,通过第三方认证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证书,可以证明毕业生具有相应的学习、培训经历,且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为用人单位招贤纳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三)毕业生渴求多证在手

  据统计,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较2013年的699万,增长28万,增幅为4%。继“最难就业季”后,出现“更难就业季”。毕业生除了具有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外,仅具有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已很难在惨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每多获取一本职业资格或专项技能证书,即相当于增加一份就业砝码。可以说,证书所体现的技能水平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亦是毕业生求职的有效敲门砖。

  三、双证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毕业生需要取得什么样的职业证书,这是实施双证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应查阅法律法规,调研行业协会、企业、人才网站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第二,在了解人才需求规格后,进行证书遴选调查,主要考察证书与就业匹配度,只有政府认可、企业认同的证书才是真正有用的。第三,初步遴选出意向证书后,该证书即进入“试用期”:除从业资格证书外,其他证书专业技能需要多方位了解,专业教师亲身体验,学生模拟测试证书含金量,用人单位反馈持证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各方评估通过后,方可组织推广报考。

  双证乃至多证教学十分必要。在教育教学实践各高校的推广和施行方案多种多样。一是,有的高校把职业证书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直接采用考证教材或题库;诚然,直接采用考证教材或题库,可以很好地提高证书的通过率,但这种方式往往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沦为应试教育,实不足取。再则,有的高校把获取职业证书作为毕业必修学分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或培训取得,这种方式更多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发性,在实践中往往因为学生初期重视不足,待临近毕业突击应考,最后不了了之;有的高校仅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证书,但没有强制规定,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约束力严重不足,形同虚设,这对学生的就业是十分不利的。   笔者认为,应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察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但不可因噎废食,忽视学科专业系统性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入学伊始,学校即应实施贯通学业全程的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在师生间达成双证教育的共识,从思想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在学生应考前,由院(系)组织专门的强化培训班,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或培训讲师,对知识结构和考查要点进行梳理,对真题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在证书培训及考试结束后,应适时组织考培反馈会或开展问卷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利总结经验,帮助后续考培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应用人才的重要路径。在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时,不妨与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科技企业乃至行业企业合作,借助它们对考试动态的关注,证书命题规律的研究,丰富的实践从业经验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及专注培训体系的授课经验,节约学生考证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专任教师亦可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全程跟进考培服务过程,或是利用自身教学特长,轮换承担某些模块的培训工作。校企双方师资的开放交流与良性互动,对职业院校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不无裨益。

  四、双证教学的发展建议

  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证书是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保证。因此,未来的双证教学,必将朝三证乃至多证方向发展。

  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双证教学适合在校内进行,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信任度,节约学生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降低安全风险;双证教学建议由学校与有资质的政府机构或企业合作联合举办,提高证书的权威性、通过率;双证教学在院系层面的开展,建议配备专门的负责人进行项目化管理,提高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双证教学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双证教学在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亦能提升学校的双师素质,帮助教师在职业培训中不断进行自我继续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当前,虽然各项职业证书鱼龙混杂,但是,相信只有能够通过市场检验的证书,才能最终被定义为有用的证书,实现校、企、生多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730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