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中学历史快乐教学法初探

中学历史快乐教学法初探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在我国国民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历史观,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通过快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历史教学效果。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一、不可忽视的情感融入

  新课标特别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课跨度大,头绪多,若能进行情感引导,则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这门学科。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文化时,教师要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使他们振奋起来,坚定地为中华崛起和腾飞而读书。

  二、导语激趣法

  万事开头难,说明对于每一件事情,开端是一个有难度而又极为重要的环节。同样,上好一节历史课,创设导语至关重要。教师精心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主题鲜明、画龙点睛的导语,能使学生进入教师预先创设的情境之中,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中学生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上课前如果黑板上出现两条谜语,学生就定会跃跃欲试,专心竞猜。如在讲“西汉和匈奴的战争”时,先在黑板上写了两条谜语:“保护庄稼”、“忽然病愈”(打中国古代名将各一)。学生很快猜出是“卫青”、“霍去病”二人,教师可趁势引入新课。这样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而且能锻炼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随即导入,教学效果显著。

  三、诗词激趣法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不同风格的诗人、词人,有许多作家及作品家喻户晓、享誉世界。学生很早就学习和背诵了部分古诗词,感悟了诗歌的魅力。一些人认为诗词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与历史课没多大联系。恰恰相反,如果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巧妙地穿插诗词,就会使历史课教学增色不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出文史不分家。如讲南宋的统治时,先集体背一首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教师指出:“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名城杭州,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土地,陷害打击主战派,必将重蹈汴京之覆辙。这首诗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那么南宋的统治到底如何呢?”由此导入新课。又如,讲王安石变法,可先朗读小学学过的王安石诗作《船泊瓜州》,教师指出:“王安石不但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革命家。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王安石是怎样变法的。”

  四、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将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能加深。例如讲“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突出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七国中最彻底、成效最大的一次变法,我在课堂上曾穿插讲了“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表现了商鞅取信于民、坚决实行新法的决心,也表现了他不畏权贵、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意义就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五、影视剧激趣法

  在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适当地插入某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影视剧片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材,激发学习兴趣,感悟历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如教《玄奘和鉴真》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知道里边的主要人物是谁和谁吗?他们为什么要到西天取经?这个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极浓厚的兴趣。抓住时机向学生说明:《西游记》是明朝文学家吴承恩根据玄奘西游这个历史事实加以神话虚构而写成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除玄奘是实有其人,取经是实有其事外,其他都同历史不相干。《西游记》中说玄奘是到西天去取经,历史上的玄奘则是到印度去取经的。那么玄奘西游印度的决心怎样?他到印度后又怎样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六、图示激趣法

  图示法形象、直观,符合青少年形象思维丰富的心理特点,并能由浅入深,向抽象思维发展。如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一节,可由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烧地契》一图,从讲这张图的情景、含义入手讲新课――土地革命路线。讲美国独立战争,可从美国国旗入手,问:“美国国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什么?五十颗星代表什么?”教师指出:“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最早的十三块英国统治的殖民地,那么它是怎么独立的呢?好,下面就讲美国独立战争。”又如讲“三国鼎立”,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只三足鼎,鼎足下再标上魏、蜀、吴,配上地图轮廓线,再解释“鼎立”的含意,由此展开教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实践中只要我们以历史知识为基点,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必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历史课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师教学成效显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096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