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关注语法教学呼唤语法教学的回归

关注语法教学呼唤语法教学的回归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41-01

  在一次随笔的写作中,有学生写周末一家人去雅林看郁金香,其中有一句是这样描写郁金香的: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更是热烈而奔放,泼泼洒洒,开的煞是烂漫。我在给学生的评语中这样写道:“热烈”指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此处指花开得很多很茂的情景,若将表心情的词“热烈”改为表场景、氛围的词“热闹”,更合适。结果学生拿来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翻到第21页,对我说:“老师,史铁生不也这样写的吗?”我被问得哑口无言,只怪自己没有细读教材。我在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余,也开始恶补语法教学。

  一、正确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真正理解“语法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正是基于这一点,许多老师解读出“淡化语法教学”,甚至“初中不教汉语语法”的错误观点。倘若老师们能仔细往下读,就能解读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法知识”很重要,语法要教。像我们以前那样枯燥无味的教学和单一的教法,只会扼杀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才要求我们随文而教,不能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二、直面文本、学情、考点教学,真正落实语法教学

  1、文本品析需要借助语法教学

  吕叔湘在《怎样给中学生讲语法》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教呢?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领悟内涵的重要帮手。对任何体裁的文本的理解,首先都是对语言的理解。为此, 人教版的编者在2013年初中语文七年级的教材中增设了 “词义和语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被赋予特殊含义,例如在《土地的誓言》中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中的“埋葬”,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龚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这就是作者向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教师从挖掘“埋葬”一词的含义入手,进而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主旨。

  2、学生写作现状呼唤语法教学

  胡明扬老师指出:“在中学教语法不是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最能体现语法对中学语文教学实用性价值的环节当数作文,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水平,会典型地反映在他的习作中,也就是说,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组词造句,联结句子为句群、段落、篇章,运用汉语的能力,在作文中会反映得比较充分。以下例举学生习作中的几个病句:

  (1)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白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心潮澎湃。

  (2)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

  (3)暑假我和朋友去了一趟苏州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分析:第一句“一连串”应修饰“事情”,犯了词序不当的语病;第二句结构含混,应改为“我迎着春风,沿着小路走着,路旁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第三句强加因果,去了苏州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苏州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苏州的“结果”呢?”

  目前放眼学生作文,包括一些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内,在习作时都或多或少存在语言不规范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个人认为都是不懂语法惹的祸。因此,将语法知识贯穿进口语训练和作文练笔指导中,逐渐规范学生的表达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

  三、应试压力迫使师生关注语法教学

  综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语法知识的考查一直普遍存在着。语法知识的考查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病句类试题。

  病句中经常出现的修饰词搭配错误,例如:“两个学校的老师”,大多数学生也知道这样的表述上有问题,但是问题出在何处,学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正是由于定语排列顺序的错误,才导致短语产生歧义。因此,在题目的分析时,我们还是要强化知识点的落实。

  2、语境类试题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卷,现代文阅读《鹰》第11节他仰起脸,注视着它,看那黑点儿的移动,看那放晴了的天空中 ------ (A.大朵大朵爆裂 B.朵朵飘浮)在阳光下的云,这时,他觉得那只鹰神奇而又陌生。

  阅读第7题,根据上下文,为(11)段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根据上文语境, “大朵大朵”能表现出云朵层叠的壮美,而“爆裂”更有力度,传神地写出云朵翻涌的状态,更加烘托出鹰生命力爆发时的张扬和神奇,表现了“他”此时对鹰的敬仰。

  综上所述,语法教学的回归已是势在必行,当下语文教学不能再犯矫枉过正的错误,不能再走物极必反的老路。语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虽不可独占鳌头,但也绝对不可完全退出,语法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拥有合理的地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09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