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历史学是一门通晓古今,纵横中外,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尤其是与语文学科联系密切。俗话说“文史相通”,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掌握。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呢?下面就此谈谈我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语文式的阅读教学法。

  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读透文段,而且能够抓住重点,把握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重大事件来复述故事。这样,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如法炮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大量运用故事演讲法和擂台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嘴能力,发扬学生敢于争先的精神,让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

  随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推行,活动课走进了学生中间。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给予了学生感受和认识历史的有趣活动环境,让历史课堂增添了活力,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活动课中运用故事演讲法和擂台赛,更有利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验了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提高了阅读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了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

  (三) 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朝代可以借助诗歌、谚语、顺口溜、对联及成语,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语文课上所必须识记背诵的。在历史课堂中也同样可以应用,而且效果比背诵历史要好。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诗歌,然后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这种机械记忆变得不再是“死记硬背”。例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秦始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指曹操;“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指诸葛亮;“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指诗圣杜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指韩信;“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是指楚国政治家屈原;“如何邀月问天,想是平生知己少;只可以诗下酒,懒开醉眼看人忙。”是指诗仙李白;吟诵这些诗歌,有助于潜移默化的塑造他们的灵魂,给学生能够以艺术享受,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谚语、顺口溜及对联也起着同样的作用.例如八国联军侵华指的是哪八国?编成顺口溜“因祸得福,美日依靠”,指的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个国家学生很难记忆,通过这样的顺口溜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对于八国联军侵华这个事件理解的更为透彻.理解黄埔军校的创立目的时可通过这幅对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横批为:“革命者来”。学生们通过这幅对联深刻理解了黄埔军校是革命者的摇篮,为北伐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几千年的历史,朝代更替,学生容易混淆,不妨让学生背历史朝代歌: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北王胡。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隋之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灭金灭宋归一统,红巾起义明朝建。明代共传十六君,清朝定都在北京。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四九人民得胜利,社会主义气象新。这样,朝代顺序就不会再错,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记忆的也更为深刻。

  总之,通过收集和查找诗歌、谚语、顺口溜、对联及成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牢记了历史知识。

  (四)历史教学中可引入文学作品。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任何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反映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历史内容也大多通过文学形式记录下来。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文学作品入手,引导学生从中分析、整理出有效的历史信息,从而生动历史,活化思想教育。例如教师出示《马可?波罗行纪》中的一段记载:锡兰岛“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其长有一大掌,其巨如同人臂。是为世界最光辉之物,其红如火,毫无暇疵,价值之大,颇难以货币计之。”创设情景,让学生作为当时的西方人,通过这部作品来看东方,他们会发现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非常富有,让他们非常羡慕,从而能理解西方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东方,掀起了东方热的狂潮。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是这样描写亚历山大大帝的:“亚历山大相貌英俊,从小志向远大,为人慷慨,勇敢无畏.有一次,他倾其所有,赠赏手下将士.一个将领问他可曾给自己留下什么,亚历山大回答:‘留下了希望’。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从云梯登上敌人的城墙的往往就是他。”通过这段文学作品的描述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大帝,亚历山大的品质是优良的:他志向远大,为人慷慨,胸怀宽广,身先士卒,这些品质与他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帝是分不开的。

  教育改革已给中学的历史教师提出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文史兼通,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的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是大趋势。让我们为此而努力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19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