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引言

  我们将诸如“见面”“问好”“起床”“鼓掌”“结婚”等一类词,叫作“离合词”。顾名思义,“离合词”就是既可以分开用,又可以合起来用的词。这个概念的含义中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它所属的范畴,是词,而非短语。二是它的用法,可以分开用也可以合起来用,是特殊的词。

  汉语语法学界关于离合词性质和用法的讨论文章很多,但是一直未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也无法确立统一的标准。这也给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很多教材对离合词或者采取回避策略,或者只作简单的解释和说明,导致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这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本文将从留学生的偏误入手,深入分析离合词的语法特点,并试图归纳出它的语用规则,希望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教材对离合词的处理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离合词的偏误举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常常出现一些偏误。例如:

  (1)*早晨起床了就去操场锻炼身体。(起床)

  (2)*他们鼓掌着欢迎我们。(鼓掌)

  (3)*我去医院看病过了。(看病)

  (4)*他结婚过了。(结婚)

  (5)*我们听了工厂领导同志的报告,为他们取得的成绩鼓掌了三次。(鼓掌)

  (6)*我和师傅握手了两次。(握手)

  (7)*昨天晚上我们谈天了半个小时。(谈天)

  (8)*昨天我见面我的朋友了。(见面)

  (9)*请代我问好你的父母亲。(问好)

  (10)*她已经毕业大学了。(毕业)

  (11)*我们握手了握手。(握手)

  (12)*他对我点点了头就走了。(点头)

  (13)*我们到操场散步散步好吗?(散步)

  三、离合词的语法特点

  根据离合词的定义,离合词的语法特点包括两个方面:离合词是词,不是词组;离合词是特殊的词。

  (一)“离合词”是词,而不是词组

  黄伯荣、廖序东(2002)认为,“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而“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也叫词组;《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3)也认为,“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单位叫作“词组”。由以上定义可推知,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而短语的内部结构相对松散,离合词虽然可以扩展(如:见了一面、结过婚),但是它的性质更接近于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1.词组结构松散,可打乱原次序,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而离合词却严谨得多,不可任意打乱顺序,除了中间可以扩展之外,一般不大容易变换格式。如“丢钱”,可以说“钱丢了”,而“丢脸”却不能说“脸丢了”;“见朋友”,可以说“朋友见了”,而“见面”却不能说“面见了”。

  2.一般的述宾式词组,用述语的肯定式加否定式提问的时候,可以用单纯的述语来回答,而离合词,一般不能用单纯的述语来回答。如:

  (14)a.吃药、你吃不吃药? 吃!

  b.吃亏、吃不吃亏?吃亏!(*吃)

  c.吃力、吃不吃力?吃力!(*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吃亏”更类似于“吃力”,而不是靠近“吃药”。

  3.带有黏着语素的结构,如果是双音节的话,基本可以断定是词。离合词虽然可以扩展,但是扩展后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还是很紧密的,一般后一个成分不能离开前一个成分而独立存在。如:鼓了三次掌、散了一阵子步、谈了两小时天。如果我们把动词从这些结构中抽出来,便很少成话。“三次掌”“一阵子步”“两小时天”的意义离开了动词“鼓”“散”“谈”就变得不明确。所以,我们有理由将这类结构看作单词化的结构。

  4.词组一般不能带宾语,而有的离合词可以直接带宾语(如:列席会议、当心敌人、注意声调、留心脚底下)或是借助于介词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如:跟我见面、向你妈妈问好、为孩子操心)或把宾语放在离合词之间(如:劳您驾、生我的气)。

  5.无论是词组还是词,其中的述语本身基本上都能受副词修饰或带补语。离合词的整个结构却可以受副词修饰或带补语,如“太丢人”“太吃亏”“吃惊得很”。这类词不仅意义专门化了,而且结构也单词化了。

  (二)“离合词”作为词有其特殊性

  离合词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个构成成分可离可合,中间可以扩展。扩展可以用“着、了、过”(如:劳动人民翻了身,她发着烧来上课,我没游过泳),可以用数量词(词组)(如:我散了一会儿步、他吃了几次亏),还可以插入其它成分(如:造他的反、操什么心、帮不上忙)。当这类词的动作需要重复时,只能重复动词性语素,而不能连宾语一起重复。如“握握手、理理发、帮帮忙”等。如强调动作的完成而加助词“了”时,要加在重复的动词性语素中间,如:“握了握手”。

  2.除“当心”“注意”“留神”等少数几个离合词以外,绝大部分离合词的后面不能直接加宾语,而需要先借助介词把宾语引出来,再将其放在离合词之前;或把宾语放在离合词之间。一般说来,在离合词后面直接加上宾语的句子是错误的。例如 “*见面他”“*结婚你”“*报仇敌人”等,都是错误的说法。   3.无受事对象的离合词占很大一部分,如:“毕业、吃惊、上班、吃亏”等等。我们要注意的主要是补语的位置,当然也是使用任何离合词时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大学毕了业、吃了一惊、上了一天班、吃过亏”等。补语的位置也由一般动词的后面,移到离合词的中间。

  综上所述,“离合词”是词,不是短语;但它又可以扩展,不是一般的词,而是一种特殊的词。

  四、离合词的语用特点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把“见面”“吃亏”“游泳”“睡觉”等处理为词比处理为词组更合适,这样简单明了、清楚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果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得体、灵活地运用它们,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这类词的语用特点,决定什么时候用“离”的形式,什么时候不用。在怎样的语境中用什么样的扩展形式,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件难事――我们可以凭语感,可留学生无法凭语感,因此在教学中就有必要从语用的角度总结出一些规律,使学生有所遵循。

  1.如果强调动作正在持续、已经完成或者是过去的经历,要用中间插入“着/了/过”的形式(“了/过”还可以和其他扩展方式同时使用)。如:“把着关、叹着气、抱了仇、出了事、闹过事、撒过谎”。

  注意:要在离合词中间插入“着/了/过”。

  改错:

  (15)*早晨起床了就去操场锻炼身体。(起床)

  早晨起了床就去操场锻炼身体。

  (16)*他们鼓掌着欢迎我们。(鼓掌)

  他们鼓着掌欢迎我们。

  (17)*我去医院看病过了。(看病)

  我去医院看过病了。

  (18)*他结婚过了。(结婚)

  他结过婚了。

  2.如果强调动作的量时,可以在离合词中间插入数量词(词组)。如:“操了一辈子的心、打过无数次架、说了几回情”等。

  注意:要在离合词中间插入数量词(组)。

  改错:

  (19)*我们听了工厂领导同志的报告,为他们取得的成绩鼓掌了三次。(鼓掌)

  我们听了工厂领导同志的报告,为他们取得的成绩鼓了三次掌。

  (20)*我和师傅握手了两次。(握手)

  我和师傅握了两次手。

  (21)*昨天晚上我们谈天了半个小时。(谈天)

  昨天晚上我们谈了半个小时天。

  3.可以把动词用法的离合词分为两类:及物离合词(有受事对象)和不及物离合词(没有受事对象)。

  留学生在使用及物离合词时常出错,是因为及物离合词中受事对象的位置跟普通的动词不一样,一般汉语句子是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所以学生也将其套用到含有及物离合词的句子。如学生中出现的错句:“画家离了婚他的老妻”“我帮忙朋友”“在公共汽车上我让座老人”。“离婚”“帮忙”“让座”这些离合词都是及物动词,宾语的位置一般借助于介词放在动词前,或放在离合词中间。如上面的错句改正为:“画家与老妻离了婚”“我给朋友帮忙”或者“我帮朋友的忙”“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人让座”。这种结构非常多,如:“向他鞠躬、劳您驾、向你发誓、为孩子操心、生我的气、与朋友见面……”。也有个别放在动词后边的,也需借助于介词。如,“献身”这个词,献身于革命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这种情况很少。

  另一类,非及物离合词,一般只有主语,没有受事宾语。如:“毕业、吃惊”。

  注意:特定的介词跟特定的及物离合词搭配,形成固定结构,引出受事宾语。

  改错:

  (22)*昨天我见面我的朋友了。(见面)

  昨天我跟我的朋友见面了。

  (23)*请代我问好你的父母亲。(问好)

  请代我向你的父母亲问好。

  (24)*她已经毕业大学了。(毕业)

  她已经从大学毕业了。

  4.当离合词需要重复时,一般只重复动词性成分,而不重复整个离合词。若要加“了”强调动作完成时,也只加在重复的动词性语素中间。如:“搞了搞鬼、闹了闹事”。

  注意:只重复动词性成分。

  改错:

  (25)*我们握手了握手。(握手)

  我们握了握手。

  (26)*他对我点点了头就走了。(点头)

  他对我点了点头就走了。

  (27)*我们到操场散步散步好吗?(散步)

  我们到操场散散步好吗?

  五、结语

  离合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词,有其独特的语法和语用特点。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的语感,在使用这类词时经常犯错,所以,离合词的教学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首先要对离合词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0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