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浅谈在主题背景下如何投放区域活动的经验

浅谈在主题背景下如何投放区域活动的经验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指与主题密切相关,教师紧紧围绕主题目标,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为幼儿有目的的创设生动的活动环境。主要是通过材料的提供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所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活动材料作为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那么,教师如何在主题背景下投放适合中班年龄特征的活动材料呢?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问题。
  一、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原则
  在生活中有丰富的材料,但何种材料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何种材料易于幼儿身心发展、何种材料符合当前主题等都是教师在投放材料前必做的一门功课。只有投放适宜的材料才能益于幼儿后续发展,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主题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在主题活动中,对于幼儿而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不仅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而更多的是在与材料、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建的。对于教师而言,重在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研究幼儿是如何操作材料、获得经验的,然后根据主题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例如在《我在马路边》这一主题活动中按照主题活动目标“了解交通设施,并有兴趣识别马路边的标记、数字及其含义,初步了解与人们的关系,并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设置了《旅游棋》这一个别化活动,并在这个活动中投放了富有情景的旅游图、交通标志、立体的小动物、骰子等操作材料,通过游戏加强了幼儿对于马路标记的认识,理解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原则。
  区角活动与集体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材料的投放。幼儿通过材料的暗示、摆弄、探索中逐步拓展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同伴之间的交往。操作材料作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媒介,故材料提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材料要具有创造性。其次,材料要具有一物多玩的作用。最后,材料要具有隐性的暗示作用。例如在造房子游戏中,同样是用易拉罐造房子,可是小宝没造多少层楼房就倒塌了,眼看小宝就要放弃的时候,铭铭指了指自己的高楼:“你看,我的楼房多牢固啊。”小宝看了看铭铭的高楼一拍头高兴的叫了起来:“我知道造楼的办法了。”说完只见铭铭与小宝从百宝箱里找出了积木、橡皮泥、雪花片等材料先垫在易拉罐的瓶子里面作为楼房的地基,并在造房子时底层的易拉罐放得多。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每个楼层的易拉罐摆放的只数越来越少。不一会儿雄伟的大楼建成了,小宝在同伴的赞扬声中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体验到了同伴之间合作的快乐。
  3.自主性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在游戏中,自主性材料不同层次的投放可以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每个主题开展前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情况有个根本的了解,然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在提供的材料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供能流通的材料。如“礼品店”里摆满了自制的礼品、鲜花,“顾客”买走后,可以将鲜花装饰在“客厅”里美化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材料的使用性大大提高,满足幼儿活动的更多需要,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锻炼。二是提供无固定玩法的材料。在游戏中,教师应提供多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选择、创造。如提供一些辫子娃娃、回形针、胶卷盒、纸盒、绳子、塑料片等材料。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可以根据主题目标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做做玩玩。这些材料既丰富了的主题活动内容,又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特点
  1.材料提供的丰富性。
  主题背景下的中班区域活动是在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围绕着主题活动目标创设,它是教师和孩子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孩子们经验提升的体现。例如:中班主题《在农场里》中,我班许多幼儿对于各种各样的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妍:“早上我吃的咸鸭蛋里面有好多油,真好吃。”苒:“昨天放学后妈妈在伍缘超市里帮我买了2个茶叶蛋好香啊,回到家我手上还有茶叶蛋的香味呢。”铭铭:“星期天,我在菜场里看到蛋上有花纹,不知道是什么蛋?”于是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去厨房间、超市、菜场、图书角、网上找一找,你认识哪些蛋?它是谁生的?在后面的几天里孩子们纷纷把自己寻找到的蛋的秘密带到幼儿园。于是我组织了《蛋的秘密》主题教学活动,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孩子们认识了各种蛋的异同,鸡、鸭、鹅、鸽子、鹌鹑的生活习性及特征。在区域活动中我投放了动物、蛋的图片以及各种盒子等原始材料,让幼儿把集体教学中习得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巩固与消化,并根据不同动物的习性帮助他们制作动物之家。在活动中孩子们乐此不彼,而且随着主题的进行孩子们还延伸到了对猪、羊、马等家畜的探究。
  2.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生活经验、家庭的教育观念、父母的遗传因子也大不相同,因此造成了孩子之间能力的差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根据主题的开展在每个区域中都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与递进性,这样满足了每个孩子发展的需要。例如在《西瓜庄园》这一活动内容中布置一块西瓜地,并根据知识点需要在背景墙上把整个西瓜、半个西瓜、一块西瓜都进行镂空,并在版面上粘贴上相应的中文字体。在这个活动中设置三个层次,一是让能力较弱的幼儿根据墙面上的凹处填补上相应的西瓜,感知西瓜不断的变化并了解西瓜是长在藤条上,丰富了幼儿粗浅的关于西瓜的认识。二是让幼儿在雕刻好的西瓜KT板上黏好纸并根据墙面的需要装饰西瓜,使幼儿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三是让能力较强的幼儿根据背景图上文字提示掌握10以内数字的形成,为一块西瓜画上相应数量的西瓜籽。通过多层次,富有挑战的材料的互动,各个层次的孩子对这一活动乐此不疲。
  3.材料提供的情趣性。
  俄罗斯科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孩子追求真理的欲望。”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兴趣对于儿童的发 展,文化造就,具有莫大的势力。”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然后投放相应的材料。同时,在一个年龄层次上的幼儿由于性别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兴趣需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投放材料应结合本班幼儿兴趣投放。例如:在开展《寒冷的冬天》这一活动时,可以创设《桌球》这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制作一张迷你的桌球桌子、球杆、红黄蓝绿小球若干、颜色配套的纸盒各一个、摸箱、冬天物品分类背景图等材料。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愿望,而且幼儿通过对材料的互动与同伴制订了轮流打球的游戏规则,习得相关冬天的知识经验。
 4.材料提供的时代性。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要紧随时代的脉搏,因此在设计区域活动前,教师要细心分析当今儿童中流行的热点,在设计活动时紧紧围绕主题目标设计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在《在农场里》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动物间力量的大小问题设计《动物棋》,充分利用孩子们喜爱的爆丸卡片为原材料,在卡的正面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在翻一翻、比一比、争一争、查一查中掌握了各种动物的习性与大小。
  5.材料提供的安全性。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如开展《水果沙拉》活动区时,要将幼儿带来的各种水果、蔬菜让保育员清洗消毒干净、每次开展活动前对制作沙拉的工具进行消毒,制作沙拉的幼儿也要在进入区域时把小手洗干净,带上口罩、一次性手套等,这样制作出来的沙拉不仅色香味具全而且让幼儿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6.材料提供的平衡性。
  区域材料内容要紧密与主题相配套,最大限度地挖掘主题目标触展的领域,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根据主题目标有的放矢地设置重点材料与非重点材料。同时,紧紧围绕幼儿兴趣,灵活地调整各个区域材料,针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要进行进一步挖掘教育价值,对于幼儿兴趣不大的材料要进行及时调整。
  三、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投放的材料要有足够的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丰富的材料能确保幼儿开展游戏,探索游戏,因此足够的量是幼儿正常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为幼儿投放材料时我们应该做到:一是同时投放——在相同时间内投放多种材质的材料。例如在《开锁》这一游戏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材质的(铁、铜、塑料)、不同大小的、不同颜色(红、黑、黄、蓝),幼儿通过在活动中的探索发现:不同材质的锁它的钥匙形状、锁眼是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锁他们的钥匙的大小也是不同的;钥匙的齿轮形状、排序也是不同的。二是按难易程度逐步投放——根据幼儿的认知逐步加深材料的难度给予幼儿新的挑战。例如在《春天来了》这一主题中,创设了《小树排排队》的区域材料:
  从表一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材料由易到难的逐步投放,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排序的方法,而且通过材料不断的复杂化对幼儿充满了挑战,激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与游戏的愿望,使原本枯燥单一的排序活动变得趣味多多。
  2.投放的材料体现可塑性。
  选配一些成品、半成品、废旧物品,使投放的操作材料具有可塑性。可塑性,即一物能多用,具有可替代性和可发展性,能够适应幼儿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材料投放的可塑性,还体现在这些材料既能够随着幼儿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又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尝试,逐渐积累各种经验和能力,积极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静态的材料能伴随活动的开展而具有动态的功用。如:“小巧手”这一活动区域,一些废旧的毛线、彩纸转眼之间成了孩子们的时装;牙膏盒、食品罐成了圣诞老爷爷的神秘礼物。
  3.投放的材料能变化。
  中班年龄的幼儿探究欲望逐步增强,因此材料的变化能激发他们对活动的极大兴趣以及学习欲望。例如在《有趣的水》这一区域活动中,教师在不同的瓶子里调制好了不同颜色的水,并在瓶盖里放上一点颜料,让幼儿通过盖一盖、摇一摇、变一变中发现不同的颜料混合后会出现另外一种颜色,而且瓶盖里相同颜色的颜料,放入量的不同显示的颜色也有差异,吸引了许多幼儿参与了这个探索活动。
  总之,主题背景下中班区域活动材料适宜的投放是保证活动区开展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步 。它主要凭借教师对于主题活动的解读与认识、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选取活动材料的教育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情景,使幼儿在和同伴之间、师生之间和各种玩具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现、获得实际经验,认识周围世界,进而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全体幼儿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操作者,所以每个教师应该投放一系列适合幼儿发展的以主题背景为前提的区域活动操作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从而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区域活动材料更好地为不同的幼儿自主性及个性和谐发展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4631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