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深挖民俗教育资源,锃亮园本特色课程的方法

深挖民俗教育资源,锃亮园本特色课程的方法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社区民俗资源——园本课程的凸显点
  社区是幼儿生长生活的场所,利用社区资源能使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视野,得到发展,也能使园本课程特色化。我园坐落于古运河边,闻名遐迩的古运河有着悠远的历史,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我们组织幼儿在古运河边巡游,走一走水弄堂、跨一跨清明桥、坐一坐小木船、看一看大码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民风民情。
  1.社区资源,丰实课程内涵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地理优势,结合古运河南长步行街区的开发,在园本课程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民清时的评弹书场、丝绸博物馆;看民间艺人编织竹椅竹凳、捏制面人;看糖年糕、豆腐花、糖人等民间小吃制作工艺并品尝,增长了幼儿的知识面。通过系列的亲身体验,使幼儿对古运河片区的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
  位于古运河边、紧邻幼儿园的南禅寺也是一块重要的社区资源。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宝贵资源,多次组织幼儿参观南禅寺,每年的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南禅寺里都会热闹非凡,“猜灯谜”、“舞龙舞狮”、“杂耍”等孩子们平时看不到的民间习俗都会登台亮相。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带孩子们来南禅寺看一看、玩一玩、逛一逛,使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到民间节庆的热闹场面,体验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到园所,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浓郁的社区资源丰富了园本特色课程的内容。
  我们还主动与街道、居委会取得联系,吸引有专长的社区人员参与到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社区剪纸大师奶奶来园为孩子们现场表演精彩的剪纸艺术;竹笛爷爷为孩子们带来悠扬的笛声;社区婶婶为孩子们准备演出的机会与场地。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与协助下我们还与社区联合举办了“亲亲古运河环保小卫士”、“我教社区爷爷奶奶学电脑”、“爷爷奶奶教我念童谣”等活动,多彩的活动增加了特色课程的元素。
  2.家长资源,充实课程内容
  幼儿园的家长有着不同的知识和成长背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支持者。在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如锡剧传唱特色课程建设中,我们利用职业是锡剧演员的家长来园给孩子们现场表演锡剧,指导老师及幼儿学唱锡剧;把爱好锡剧的家长也请进园,请他们给孩子们说戏、唱戏、演戏,让孩子们能亲身感悟到无锡地方戏曲——锡剧的魅力。
  我们还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发放民间游戏征集稿,广泛征集家长创编的民间游戏及童谣,使民间游戏和童谣在幼儿园开花结果。同时我们也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各项亲子活动,使家长们能参与到园本课程中,感受到园本特色课程的魅力。
  3.名人资源,拓展课程外延
  江南水乡无锡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传承无锡文化的热心人士,他们热爱家乡文化,热衷于传承家乡文化,我们从中挖掘有效的人文资源,为构建园所特色课程服务。
  王全大老师是全国有名的摄影大师,也是拍摄运河第一人,相机里的古运河别有风味。我们邀请王全大老师作为我们家委会成员,热心的他无偿为孩子们带来了他拍摄的各种角度下的古运河、南禅寺、南长街等照片,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孩子们跟着摄影师审美的脚步感受运河文化的美。
  古运河文化研究会曹荣之老师致力于古运河文化的研究,他积极参与我园特色课程的开发,更将自己研究的专著赠送给老师们,增加老师们对古运河文化的了解。
  陈老师是著名的锡剧表演艺术家,也是全国梅花奖得主。我们在家委会成员锡剧院院长的联系下得到了陈老师热情的帮助。陈老师从说、唱、演,一句一句悉心教授;老师们从示范、还课、点评、表演,观看锡剧表演、感受锡剧人物唱腔、体验服装化妆,领略到本土戏曲文化的魅力。锡剧传唱活动一课三研,陈老师帮助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在锡剧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开始了锡剧进幼儿园的积极尝试。与锡剧专家的互动交流使每一个教职员工进入了锡剧的殿堂,也促使老师们对锡剧进入幼儿园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同时,锡剧表演艺术家小王彬彬等与我们的小朋友锡剧迷粉丝亲密接触、同台表演,也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唱锡剧的热情,使锡剧传唱特色课程项目得以深入发展。
  社区文人及文化名人的加入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使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二、民俗环境资源——园本课程的着力点
  我们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各个环境之中,积极创设民俗文化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生活和学习环境、人文环境,使我园的园本课程的园所特色环境,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和精髓。
  1.园内环境,体现民俗化
  进入幼儿园的主干道,就能感受到了浓浓的水乡气息。园门外的大幅“水乡风光”喷绘图、巨幅的江南水乡图展现在青砖绿瓦的门厅玻璃墙上;门厅上方悬挂着蓝印花布的帷幔;大厅内悬挂着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具有民俗特色的灯笼;走廊边挂着古运河上的八大景点介绍;走廊内孩子们自己手绘的线描画将江南水乡的韵味一览无遗;楼梯角可以看到孩子们平时最感兴趣的游戏——弄堂游戏的照片及游戏说明。园内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运河韵味,散发着运河所特有的文化魅力,体现了园所文化特色,这样的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和感染着幼儿,与幼儿进行了有声和无声的对话。
  2.专用室环境,呈现儿童化
  内涵丰富的“小阿福民俗博物馆”是我园的特色工作室,也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在这里,有许多老师和家长收集的藏品和玩具,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抛一抛铁环、转一转陀螺、赏一赏小伙伴们精美的作品……
  富有水乡韵味的“小阿喜泥工室”里,孩子们用惠山泥制作的小桥、小船静静地摆放在展示柜上组成了“清晨的水乡”图,泥工室里琳琅满目的工具、孩子们稚拙的作品丰富了工作室,使工作室尽显水乡园所特色和儿童的特色,特色环境的创设以无声的语言丰富了特色课程的内容。
 3.班级环境,凸现个性化
  各班都结合园所文化主题、班级课程主题以及时事 、时令特点,精心创设师幼互动的班级环境。每个主题的过程都体现了师幼互动的过程。如:区角内教师自制的民俗区域游戏材料,让孩子玩出了快乐;各角色游戏区域让孩子童年生活更精彩;“亲亲古运河”、“锡剧小舞台”、“蓝印民俗风”等使班级环境、班级游戏环境、区域环境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浓厚的儿童化,也体现了环境课程的“以生活为本,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三、特色活动资源——园本课程的关键点
  民俗、民风、民情的内涵博大精深,有许多内容难度较大,是学前幼儿无法领悟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资源的意义来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改造,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容纳入园本特色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幼儿兴趣的培养,努力将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资源儿童化。
  1.童谣吟诵活动,传承无锡方言
  现如今家长的年轻化以及普通话的普及,无锡方言几乎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逐渐退出,为保护无锡民俗文化的精髓,拓展和丰富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提升幼儿的语言智能,我们通过趣味化、儿童化、情境化、游戏化的童谣吟诵活动,让孩子们从学讲无锡话到喜欢讲无锡话到自如地用无锡话交流。
  在园部组织的“无锡方言进课堂”活动中,老师们生动地演绎着一个个童谣经典活动,如小班的“小阿福聊天室”,中班的“我来讲劲头”、“阿福阿喜报天气”,大班的“阿福阿喜说新闻”、“无锡方言大PK”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我们逐步将组织教学活动的主动权、话语权交到了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表达、自由交流、自发对话、轮流主持,使无锡方言在孩子们稚嫩的口中显得更加妙趣横生,赋予了园本课程更大的活力和生长空间。
  2.锡剧传唱活动,传承戏曲经典
  锡剧艺术作为无锡市地方戏曲,已拥有150年发展历史,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无锡的文化财富,也是江苏乃至全国的艺术珍宝。我园紧紧抓住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的地方戏曲,逐步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我园被荣膺“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后,为更好地开展锡剧传唱活动,我们走进了锡剧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江南大学、南禅寺社区,在“观看锡剧演出”、“与锡剧专家面对面”、“畅谈锡剧研究体会”、“锡剧传唱一课三研”等活动中,逐步找到了“锡剧传唱”与“幼儿自主体验式学习”的抓手,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去欣赏、感受、模仿、表演锡剧的韵律美、服装美、妆容美、舞台美、肢体美、情境美,萌发幼儿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最终达到表现、表达、表演能力的提升。
  随着园本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仅仅将该课题研究的点局限在一堂锡剧活动上,而是将“锡剧”渗透到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浸润着戏曲文化的熏陶,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一听见锡剧就会自然地唱起来、跳起来、演起来。
  我园还积极拓展幼儿学习途径,让幼儿登上锡剧大舞台,为他们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2012年无锡市首届“小小红梅奖”少儿锡剧邀请赛上,我园作为唯一的幼儿园参赛代表团队,“小红花锡剧队”选手演唱锡剧《红花曲》选段“一峰更比一峰高”,稚嫩童声中融合着锡剧韵味,孩子们专注的表演引来了现场评委的叫好与掌声,并获得金奖的好成绩。2013年在“薪火相传”小王彬彬锡剧演唱活动中,我园幼儿与锡剧名家小王彬彬一起同台演出,获得一致赞誉。
  3.弄堂游戏活动,传承民间游戏
  我们儿时玩的弄堂游戏已经渐渐远离现在的都市,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一些优秀的弄堂游戏进行搜集整理,确定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以及适合幼儿阶段游戏的玩法及指导要点,改编设计了100多个充满童趣、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让这些弄堂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展现其独特魅力,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愉悦幼儿身心,并促进其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
  特色活动资源不断丰厚了我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其构建的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满足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逐步成为我园课程构建的主要方向之一。
  古运河民俗课程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我园积极挖掘“古运河民俗文化”的资源,在“文化润园所,民俗育儿童”的办园理念指引下,尽量选择及创编、整合能满足幼儿发展、满足幼儿兴趣需要、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特色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课程实施的品牌,使我园真正成为“京杭大运河水弄堂里”的特色园所。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幼儿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4650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