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例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例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68

  新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故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何为情感体验呢?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原有的情感基础上,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来产生新的情感,是主体以原有的情感经验为基础重新自我建构、产生情感反应的过程,“情感体验”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审美客体的文本之“情”与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之“情”完全是可以沟通、互动和共鸣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情感体验中呢?

  一、注重阅读,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阶段目标要求中指出:“注意在读诵过程中体验情感。”通过朗读,学生把无声的视觉语言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实情感。使作品中的人物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多方面地感知作品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初步的情感审美体验。

  《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醉”暗点红色。满林枫叶,火红如醉,在诗人看来,不是秋霜所打,而是离人的眼泪染成的,真是字字血泪。在这里,色彩中饱蘸着感情。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是运用色彩,创设出了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诗歌虽然不能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形象描绘唤起读者相应的情感体验。品读文本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而且能使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入作品的氛围,升华他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境界。品读文本语言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使学生获得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

  二、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总是针对于文本发生的。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如果对事物感兴趣、有认知趋向――探究倾向、好奇心,客体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会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意向,主动自觉地全身心投入。这样的体验才会比较深刻。教师在学生阅读中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求作者心灵的轨迹,深入感受文章的境界,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美,并将他们的感情和作品交融,从而感受课文中丰厚的思想情感。

  如《社戏》中的“夜航看戏”“偷豆”等事件,写出儿童的天真纯朴,作品中充分继承传统的写人记事的长处,再现民俗,重温人情,呼唤童真。现代的学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的,但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哪个孩子没有过童年,又有哪个孩子不会说上几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有些同学想起小时候学小狗伸长舌头散热;有些同学想起在树上做身高标记,却发现自己越长越矮……沉浸在童年趣事中的学生很快地融入了文本,走进了鲁迅的童年世界,体验到纯真的童趣。

  三、个性体验,多元解读

  文本的是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发展活力。对于文本的解读,只有带上学生个体经验的色彩,他们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才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智力成果。这种珍视的态度(包括同伴的激励认同),可以促使学生乐于去体验,为独特的体验而快乐。

  比如对《雷雨》一文,有人体验到了女性的觉醒。鲁侍萍认清周朴园的面目,不再被他的支票和“真情表白”所打动,是一种觉醒;倍受周朴园压抑的繁漪大胆地投入与周萍的不伦之恋,绝望中不顾一切地报复,也是一种人性的觉醒;四凤敢于冲破阶级地位的藩篱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要与周萍私奔,同样是一种人性的觉醒。有人从中读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认为文本深刻地揭示社会矛盾,揭露了地主资产阶级腐朽的灵魂和堕落。作为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周朴园,在工作上,他“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2200个工人,每一个小工扣300块钱”,随便处决30个工人而面不改色,体现了这个阶层的心狠手辣;在感情上,他对鲁侍萍始乱终弃,为迎娶新人于大冬天赶走刚刚生产后的鲁侍萍,甚至连刚刚出生的小儿子也不要了,都说“虎毒不食子”,看来他真的是连禽兽也不如了,冷酷至极。有人读出了命运的无奈。寻死未果的鲁侍萍一心想远离周朴园,想不到几十年后又来到了周公馆,这是命中注定;鲁侍萍与周朴园是一出丫环爱少爷的悲剧,而四凤重蹈母亲的覆辙有何尝不是命运之神的捉弄?种种解读各自言之成理,这种带有个性体验的阅读,虽然有所局限和片面,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遮蔽在教师的“一言堂”之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融入情景角色之中,同作品中的人物、事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文本情境的感染,而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块体验个体独特情感的“自留地”,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多元的情感解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激发学习热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70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