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高中诗歌鉴赏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高中诗歌鉴赏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就高中语文而言,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诗歌表现手法相对较多,基础的有赋、比、兴,其他的像用典、想象、衬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也都属于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学生在学习诗歌鉴赏时,不仅要牢记这些专用术语,还要求熟练应用到诗歌分析和习题解答中。文章结合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诗歌,对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一、直抒胸臆型

  直抒胸臆是诗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内容中表现比较直接,通常有强烈的、明显的感情词汇。例如,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怆然”“涕下”等词,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诗人怀才不遇、屡遭打击的无助心情,由于用词简单、情感强烈,因此更具有感染力。事实上,多数古诗词的写作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感情,或欢乐或悲伤或忧愁,无论是何种题材何种内容,都是对诗人情感的一种体现。

  二、寓情于景型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国古代文人性格多含蓄,因此在表达个人情感时,多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将个人的思想感情寄托于物,以此排遣个人心绪。例如,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诗人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被俘,在囚禁时面对眼前的自然景物,即兴抒发了对国家破亡、身处他乡的哀怨和感慨。我们初读这首词时,此种所提到的春花、秋月、小楼、春水,似乎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但是通过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透过这些表面事物,深刻理解景物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学生在分析此类题型时,切忌停留于表层,而是要结合题目中所给出的作者信息、创作背景,透过表象看本质,抓住诗中的意象,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白描

  白描本义是美术专业中的一种绘画手法,因以墨线勾勒为主,不施加各种绚丽色彩而得名。在文学创作领域,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要求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如实地刻画出人物、景物以及某种事件。白描手法虽然不加任何修饰,但是在给人以质朴、平实的基础上,更能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例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总共二十字,虽然从题目上看是叙述与友人间的情谊,但是整首诗中没有采用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或喜或悲的个人情感,仿佛友人就坐在诗人的对面,两者在进行普通的对话一样。我们通过学习古诗词了解到,白居易的诗作中多以言语浅显、平易近人为主,因此,在许多白诗中都运用了大量的白描手法,这与白居易的“闲适”思想有很大关系。

  四、烘托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因他的感慨主要是由周瑜而发。

  五、欲扬先抑

  在古诗词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的效果,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诗人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在分析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学生在遇到这种类型的诗歌鉴赏题目时,要着重分析“扬”“抑”间的比例和分量,做到准确分析。

  六、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节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例如,杜牧的《赤壁》中,诗人并没有直接题咏这一历史上的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来围绕赤壁之战抒发议论,这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表达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之情。

  从某种程度上讲,熟练掌握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读懂诗歌的一把钥匙,尤其是对于缺乏诗歌语言环境的现代学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通过以上对诗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相信学生更容易敲开诗歌世界的智慧大门,不管是对于学生的考试还是在人生境界的开拓上都会助其一臂之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41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