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

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摘要:中专毕业生以其实用性的优点正在逐渐受到广大企业、单位的青睐。而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暴露出来。本文从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这几个方面讲解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字:中专教育计算机能力

目前,it行业对于底层研发、底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来讲,2006年华为在应届中专计算机学生中招收了大量的底层人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中通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扩招,中专学生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而且在企业用人过程中,对于中专学生的信任程度也越来越低。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专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培养出来的只是些具有一定书本知识,而没有任何实际经验,更没有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毕业生,更不用说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作为人才摇篮的学校应该认清目前的社会需求,及时地调整计算机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it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即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这以所说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一次提高,有了缜密、活跃的思维,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小菜一碟了,同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的处事能力、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计算机教学必须加强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益处。这对以后即将进入社会并对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将有很大的帮助。

1.1运用分析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分析的实质是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通过对整体的解剖,分离、分析各组成部分,阐明各部分所处的地位、作用及与其它部门相互联系的规律。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在思维中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行考察、研究。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会肤浅空洞;分析的材料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此,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如在c语言指针概念的教学中,通过多个实例,可以让学生掌握指针的多种用法。


1.2运用抽象、概括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它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着的。如果没有从事物中抽取出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也就不能进行思维的概括。而在抽取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时,这些属性与特征是以概括的形式加以思考的,抽象和概括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讲解c语言基础中的子函数时,通过讲解多个包含子函数的c函数,使得学生深刻理解子函数中的数据传递、函数返回值等,学生通过概括这些例子,可以得出其中的共性,最开始以记忆等方式保留在大脑,但一旦使用多次就可以掌握c程序中的子函数概念和应用。

这一阶段的工作操作起来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过于抽象,需要计算机教师有除了有很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外,还要具备对整个过程的设计、组织、完善、把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切能力当中,创新能力是学生最为缺乏,同时也是整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中专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例如,学习多媒体设计时,我们可以抛开各种限制,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和工具,自行设计,这样他们就会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去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新、异作品。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和工具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比较,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然后在众多的设想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个最优化的结论,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2.1教学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创新精神首先来源于人们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所以,只要学生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而轻松。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就会大大提高。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产生动机主要的主观因素。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探索改革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要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既要注重基础内容课程的设置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关概念及知识、大致工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程序设计等,这些都是计算机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将一些社会上较新的科技成果向学生作介绍并进行分析,也可及时地开设社会需求的应用软件课程,如开设动画制作、网页制作课程等。

在开设应用软件教学时,可以介绍国内外一些知名软件公司如微软、甲骨文、金山等等,重点介绍这些公司的发展历程、发家史、主要领导人的创业过程等等,同时可以透露当前软件、计算机工程师的薪金水平,增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所以,只要这一轮工作开展得好,下面的培养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2.2教学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创新心理机制。

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符合学生的创新心理机制,而不能为了赶时髦只是追求形式,只是追求表面文章,在整个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手段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机制。

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新思维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知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根据这些创新心理机制和特点来进行。如学生在使用word和wps时候会发现,这两种软件时候有时候不能兼容,出现wps保存的文档无法用word打开或者word保存的文档无法用wps打开之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仔细地讲解给学生word是微软研发的而wps是国内金山软件公司研发的,重点讲解金山公司总经理求伯君为了研发wps所做出的努力,并鼓励学生学习求伯君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将来技术发展的大事,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后,在日后的发展中讲立于不败之地。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及时地学习新技术的相关内容。

学生所有的学习更多的时候都依赖着老师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老师来说,我们可以完全地摆脱常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开。比如,我们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课时把该程序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做些基本的讲解后,布置若干综合的训练课题,然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查找相关的资料、技术,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完成课题。在课程结束前,可以根据课题的选择情况,组织同类课题小组进行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把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练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让他们从大体上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语言结构,并让学生自己先看懂程序,然后通过模仿自己做一些比较小的程序设计题目,这对于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以及对编程的兴趣都将有很大帮助。


4.利用高级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虽然在前面我们大篇幅地讲解了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水平不重视,相反,前三种能力的培养正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实现的。

计算机语言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达不到较高水平,仅能编写计算机语言教材中常用的程序,若教学内容仅限于此,学生毕业后还是不能很快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教材结束时为学生安排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计算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比如: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增设工资表的设计、帐目设计等,此外,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引导题目确定后,算法、程序的编制直到调试通过,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

同时,对于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编程的思想,比如c中的常见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等等,还要深刻理解c中的库函数、类等。在学生掌握c的精髓后再去自学或者被单位培训其它语言时就会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其它语言。所以对编程基本思想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纤传输技术为中心的多方位、多媒体的通信,是将电脑、电信、广播电视、扫描仪、投影机、摄影机等电器设备融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它以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传输迅速等特点,而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学生要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老师所留题目,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这样既开发了思路,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的局域网,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用网络把知识传送给大家,这样避免了学生在微机房听课精力不集中的缺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中专计算机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有了创新的能力,其他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其次就应该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其他课程的学习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后工作中、生活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很大的作用;再次,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讲的再好,学生要是不会利用自己的思想学会自学,将来仍然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所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好比给了学生一种生存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最后应该在培养前三种能力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基本的应用能力,要能够应对最基本的需求。所以,这个能力培养的艰巨任务只能交于我们广大的计算机教师了,计算机教师应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更新思维、更新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魏小梅.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科学教育论坛.2006

[2]韦伟,陈刚.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论坛.2006

[3]杨泓.计算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4]张国荣.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福建电脑.2006

[5]赵桂贤.在计算机高级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技术教学研究.200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6151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