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浅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问题探析

浅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问题探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 问题 建议
  论文摘要: 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改善的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仍然有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 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业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才”的定位, 就忽略了“通专结合”的培养目标。而现今,会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因而,“专才”的定位就和今天的社会不适应了。尤其有些学校的会计专业因只重视注重教育会计专业知识, 而忽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 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差, 不会与人协作,工作能力较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以会计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为依据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下,首先,一些课程内容上有重复,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几门课程中的一些内容, 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课程设置上学校往往注重实务和会计制度诠释方面的课程而轻理论课程,这也导致了会计教材频繁更换,使得会计实践无法进一步深化,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会计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其次,在课程课时的设置上,一些例如税务等与会计相关的专业课设置较少,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无法和实际工作联系。
  3.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差
  会计专业本身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高,因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我们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外,没有地方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受到了限制。学生按照老师上课讲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但实际工作中却不知道如何编制凭证和登记账簿。
  4.重考试轻能力
  现在各种会计考试对会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学生为了将来找工作而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计考证工作,教师教学也为适应学生的考试就业而做出各种调整。学生为考而学,老师为考而教,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方式,致使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和名次。这样一来,会计专业教学成为了考试的辅导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利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 师资队伍单一、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力, 拥有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然而,现在学校里的教师大多是从专业学校毕业后直接开始任教,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对理论研究较多而对实务问题关注不够。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建议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体现该专业的职业指向。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 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电算化操作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胜任与会计不同岗位群工作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2.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力求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观, 强调以应用为目的和“必需、够用”的原则。还应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拓宽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包括税收、经济法规、统计、财政、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及分析等,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预测等实践能力。应设置的主要课程是:“综合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纳税申报”、“财经法规”、“经济法基础”、“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3.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单独实践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同时,“基础会计”、“成本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课程和部分公共课采用上机、实训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纳入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增加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应根据实训计划安排,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中小企业组织的会计理论与会计业务学习,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实践课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考试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
  完全推广素质教育并非易事,所以,我们应该将应试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考试内容、形式和制度上进行改革,考试可以采用以能力和素质测试为导向的多种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等形式,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克服以前单独通过期末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试形式,使得考试成绩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试题。逐步转变观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5.组建和培养“双师型”会计教师团队
  加强对专任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首先,鼓励教师走出去, 参加一些协会或是行业的相关学习和考试( 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等) , 更多地接触新信息和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学校也可以从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指导教学工作, 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再次,学校也可以通过 下派教师到对口企业的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去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最后, 聘请具备教师素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在高职会计教学的不同阶段, 只有有序地交替、发挥专任和兼职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彰显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校内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素菊: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6期
  [2] 周强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年6 月第20 卷第2期
  [3] 曾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时代金融.2009年第4期
  [4] 王晓霜: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年2 月第23 卷第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46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