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 > 晋城市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

晋城市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业经济


  晋城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以实现争先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推进两大转型,明确三个定位,实现五个跨越的目标,工业经济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是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晋城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已初见成效,思想认识基本统一,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企业转型成功,带动示范作用显著。但从全市工业具体情况来看,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影响着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要实现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必然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全市通过先后实施煤转电煤转肥战略,产业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一定的改善,但支柱产业单一,非煤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依然严峻。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3.3亿元,仅煤炭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2.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57%,电力、化工、冶铸等七大产业仅占28.43%

 

  全市产业布局不合理,集聚效应不明显的问题也依然存在。目前,全市的产业分布呈现东重西轻的格局。丹河流域资源环境超负荷。沁河流域产业基础薄弱,且建设项目布局分散,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利用率低,产业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十一五时期,全市规划了15个工业园区,但目前仅巴公化工工业园、北留周村电化工业园等5个园区初步建成,而且这些园区尚无一个规范的管理机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关联度不高,各企业间相互关联度差,客观上直接减弱了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全市工业运行质量的必然选择

 

  全市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供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数量型高速度扩张而形成的。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全市工业结构呈现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单一。多年来,全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不断扩大煤炭资源开采规模,提高煤炭直接外销比重来支撑的。尽管全市化工、冶炼、建材、天然气、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因占比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偏低,致使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煤炭增则工业增,煤炭降则工业降的尴尬局面。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也是制约全市工业运行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装备制造业还是以生产铸管铸件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尚未形成主()机装配龙头产品,制约了其发展势头。化工产业还是以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尿素为主,碳一化工、烯烃及精细化工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必然选择

 

晋城市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


  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也已成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大批推广应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受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占比重较大等因素影响,节能降耗目标下降的幅度仍然较低,不达序时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目标为万元GDP能耗下降25%,而在2006—20094年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78%,完成进度的68.06%。全市节能潜力已呈现边际递减态势,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十分困难。特别是20101—4月份,全市钢铁、冶铸、电力、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32.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59个百分点。电力、钢、铁、合成氨、铸管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9%124.9%73%3.1%22.5%,高耗能行业生产反弹,导致节能工作难度增大,节能降耗形势更加严峻。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难度。

 

  二、加快晋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点要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注重科技创新,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

 

  一要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煤炭、电力、化工等支柱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做好企业与新产品计划、重点科研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国家、省科技项目的衔接,继续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联姻,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全市传统产业向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走引进、创新、产业化道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力量,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导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滚动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加强有利于产业互补、层次提升的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引进发展,加快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和市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力量。

 

  二要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建设信息平台与科技推介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三要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兴市战略。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区域知名度的主要途径。必须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努力在煤炭、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和扶持一批知名品牌。加强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等基础工作,加强专利申请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建立健全企业产品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品牌监测体系,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形象。

 

  四要加强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引进人才机制,采取团队式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纳各类科技人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项目研发。

 

  ()突出内激外引,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

 

  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创新方法,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双轮驱动,全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重点抓好三个一批

 

  一要加快招商引资,全力引进一批。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来抓,围绕重点核心项目、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坚持把引进创新型、科技型、低能耗的企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点。

 

  二要激活民间投资,着力孵化一批。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工业,应该成为抓项目、增投入的着力点之一。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新尤其是创办工业企业的舆论氛围。要大力优化创业服务,为民间投资提供条件和帮助,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工业项目,孕育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产业。

 

  三要促进开放,创新出口一批。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引导企业从以量取胜、薄利多销向以质取胜、品牌制胜转型,鼓励企业创立出口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稳固低端市场,拓展中端市场,突破高端市场。

 

  ()创新发展模式,在推动工业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工业发展,既要重视当前发展,更要注重长远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能力。

 

  一要构建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产业结构。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加快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先进技术装备促进节能降耗;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强制性政策措施,继续淘汰钢铁、水泥、电石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防止其死灰复燃。从严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

 

  二要加强节能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能耗跟踪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能源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引导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实现依靠管理节能增效。

 

  三要强化节能改造。在煤炭、化工、电力、冶铸、焦化、建材六大重点耗能行业和50户重点耗能企业,继续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改造工程。要进一步完善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节能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对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加快节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四要大力发展推动循环经济。以企业为基础,工业园区为平台,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围绕煤炭、化工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延伸五大产业链条(即煤转化产业链条,焦炉、高炉煤气产业链条,煤矸石、热电、新型建材产业链条,煤层气产业链条,煤化工尾气利用产业链条),构筑全市循环经济体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加强和不断扩大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种类和数量,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改造传统工艺,优化用能结构,使污染预防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全力挖潜增容,在优化发展平台上实现新突破

 

  工业园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加快园区建设,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要抓规划,建设高标准的一流园区。在规划上要广开思路,科学把握,既借鉴外地经验又结合我市实际,把工业园区的规划定位上升到科学高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真正把工业园建设成为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全省一流的工业园区。

 

  二要抓基础,搭招商引资平台。要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多元投入的原则,积极探索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以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求做到地面设施齐全,地下管网配套,专业布局合理,逐步突破基础设施条件对园区发展的制约,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发展。

 

  三要抓集中,助推工业经济集聚发展。要按照产业集结、工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财政资金向园区倾斜,优质项目向园区安排,非煤产业向园区转移,引进项目向园区布局,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园区内要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主导产品为核心,上下游衔接的产品和大中小协调配套的企业群,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四要抓管理,进一步健全园区机构设置。为进一步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对已成型的北留周村、巴公、高平西部园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明确管委会的职责定位,科学地构筑精干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为园内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致力集群培育,在提升特色产业层次上实现新突破

 

  集群壮大实力,特色增强竞争力。产业集群由于其特有的产业共性和互补性,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做特的原则,围绕传统产业,努力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一要通过加强引导行业来促动。涉企部门要在政策扶持、项目投入、协调服务上加强引导和指导,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引进优质项目,促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要通过扶持龙头来带动。龙头企业的带动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切实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帮扶力度,通过吸引外部资金、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促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上市融资,组织相关企业到资本运作先进的地区、企业参观学习,协助企业做好上市各项筹备工作。

 

  三要通过延伸链条来拉动。围绕专、精、特、新的培育目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采购网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内配套率;大力发展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要通过发挥协会作用来推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组建功能互补的行业协会,倡导企业协作互助,规范行业竞争,减少相互内耗。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和粘合作用,推动各类企业进行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以行业协会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整个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作者:连慧星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201118

 

  晋城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以实现争先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推进两大转型,明确三个定位,实现五个跨越的目标,工业经济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是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晋城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已初见成效,思想认识基本统一,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企业转型成功,带动示范作用显著。但从全市工业具体情况来看,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影响着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要实现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必然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全市通过先后实施煤转电煤转肥战略,产业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一定的改善,但支柱产业单一,非煤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依然严峻。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3.3亿元,仅煤炭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2.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57%,电力、化工、冶铸等七大产业仅占28.43%

 

  全市产业布局不合理,集聚效应不明显的问题也依然存在。目前,全市的产业分布呈现东重西轻的格局。丹河流域资源环境超负荷。沁河流域产业基础薄弱,且建设项目布局分散,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利用率低,产业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十一五时期,全市规划了15个工业园区,但目前仅巴公化工工业园、北留周村电化工业园等5个园区初步建成,而且这些园区尚无一个规范的管理机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关联度不高,各企业间相互关联度差,客观上直接减弱了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全市工业运行质量的必然选择

 

  全市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供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数量型高速度扩张而形成的。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全市工业结构呈现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单一。多年来,全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不断扩大煤炭资源开采规模,提高煤炭直接外销比重来支撑的。尽管全市化工、冶炼、建材、天然气、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因占比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偏低,致使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煤炭增则工业增,煤炭降则工业降的尴尬局面。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也是制约全市工业运行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装备制造业还是以生产铸管铸件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尚未形成主()机装配龙头产品,制约了其发展势头。化工产业还是以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尿素为主,碳一化工、烯烃及精细化工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必然选择

 

  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也已成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大批推广应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受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占比重较大等因素影响,节能降耗目标下降的幅度仍然较低,不达序时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目标为万元GDP能耗下降25%,而在2006—20094年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78%,完成进度的68.06%。全市节能潜力已呈现边际递减态势,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十分困难。特别是20101—4月份,全市钢铁、冶铸、电力、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32.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59个百分点。电力、钢、铁、合成氨、铸管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9%124.9%73%3.1%22.5%,高耗能行业生产反弹,导致节能工作难度增大,节能降耗形势更加严峻。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难度。

 

  二、加快晋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点要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注重科技创新,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

 

  一要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煤炭、电力、化工等支柱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做好企业与新产品计划、重点科研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国家、省科技项目的衔接,继续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联姻,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全市传统产业向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走引进、创新、产业化道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力量,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导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滚动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加强有利于产业互补、层次提升的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引进发展,加快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和市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力量。

 

  二要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建设信息平台与科技推介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三要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兴市战略。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区域知名度的主要途径。必须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努力在煤炭、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和扶持一批知名品牌。加强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等基础工作,加强专利申请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建立健全企业产品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品牌监测体系,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形象。

 

  四要加强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引进人才机制,采取团队式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纳各类科技人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项目研发。

 

 

  作者:连慧星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20111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ongyejingji/24728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