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 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关系国外研究综述

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关系国外研究综述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


   引言
    从二战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的贸易谈判主要是通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关贸总协定)来完成的。然而,近年来这种多边贸易谈判机制进展缓慢,如历时七年的乌拉圭回合之后,WTO发起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会谈依旧停滞不前。在这种背景下,以双边贸易体制为特征的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应运而生,其特点是简单、灵活、有效,作为国家互利共赢的新平台备受各国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现在,各国的贸易谈判开始向基于双边的讨论发展。对于这种从多边向双边的转变,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由于美国对贸易谈判形式的偏好发生改变引发。截至2010年2月底,向WTO通报的RTA已达462个,涵盖全球货物贸易一半以上,交织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区域贸易网络(RTA Networks)。
    然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也对WTO构成了一定负面影响。WTO成员国所签署的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在本质上违反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MFN Rule)。因为,这种以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贸易协定只在两国或少数国家内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关税减免,其它WTO成员国无法享受同等优惠政策,造成了成员国之间的差别待遇。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国家有可能在签署区域贸易协定之后,由于本国福利的提高与本国企业利润的增加,最终不愿再继续履行WTO成员国义务,从而阻碍了多边贸易进程。早在1996年,WTO就意识到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双刃剑特征,成立了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Committee),专门用来审查区域贸易协定是否与多边贸易自由化原则相一致。
    在贸易理论研究中,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根据WTO官方统计,在现有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关税同盟只占不到10%,90%以上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形式存在。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作是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关系。究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何影响多边贸易进程?经济学家对此争论不休:正方观点认为自由贸易协定是多边贸易形成过程中的“绊脚石”(stumbling blocs),WTO允许成员国签订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是对WTO进程的一种伤害;而反方观点则认为自由贸易协定并不会威胁多边贸易,相反,由于复杂冗长的多边贸易谈判带来的低效率,允许一部分国家先实行小范围的贸易自由化会促进多边贸易的形成,所以,自由贸易协定是WTO进程的“垫脚石”(building blocs)。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比喻最早由Bhagwati[1]提出,他在1993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总结了区域贸易与多边贸易的关系,首次用“绊脚石”和“垫脚石”来描述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中的矛盾角色。
    贸易理论中关于双边和多边贸易一体化研究的文献很多。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方法和新工具不断被引入到这个备受争议的领域中来。因此有必要对这类文献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梳理。
    正方观点:自由贸易协定阻碍WTO进程
    有很多学者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对WTO进程的不利影响,而在不同文献中,其负面作用生成机制的分析也各有侧重,一些代表性的分析视角有:静态福利分析、动态路径研究、带有政治因素的贸易分析等。
    Bhagwati分别在他们的文章中强调了自由贸易区动态发展路径研究的重要性,指出了对这种动态路径的考察可以很好的解释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律,预测最终的世界贸易格局。后者还证明了当世界贸易格局只包含2个或3个关税同盟时,总体福利处于最低点。因此,由双边贸易所带来的多边贸易停滞会严重影响全球总体福利。
    Bond和Syropoulos[3]假设世界最初由几个相同的贸易联盟组成,其中一个联盟可以通过合理的关税吸引其他联盟的成员参与进来,从而不断扩张自己的规模。利用数值计算方法,他们证明联盟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但联盟成员的福利在所有国家参与进来之前达到最大,所以在这个最大值达到之后,联盟的现有成员就不再有动力继续扩大联盟规模,这就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在对自由贸易协定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中,多数人把政治因素纳入到贸易模型中来,不论是各国政府还是利益集团的游说,似乎都不支持各国继续追逐进一步的贸易扩张。在Levy的文章中[4],他采用了中间投票人模型(A Median Voter Model),只对自由贸易和自给自足两种经济模式进行了对比,他发现中间投票人会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而不是自由贸易,所以在自由贸易不可能的情况下,允许建立贸易联盟也不会对贸易自由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Levy[4]还仔细分析了贸易协定签订中的政治因素并且发现在其所设置的垄断竞争市场模型中,自由贸易协定会取代多边贸易协定。然而,他的分析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只考虑了自由贸易和自给自足两种经济模式,所以关税的调整没有起到作用。
    McLaren[5]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他将世界假设为一个存在沉没成本和谈判摩擦的环境,并将区域主义看做是合作失败的选择。各国认为区域贸易组织有可能形成,于是他们着重于从区域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尽量投资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这些投资决定不可逆转,直接导致区域内部成员国降低了对多边贸易的需求,从而阻碍了多边贸易的形成。
    另外一种分析方法由Krishna利用CGE模 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结论,在任何自由贸易协定中,由关税降低所引起的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更为常见,而贸易转移则是个别现象。
    Ornelas[14]修改了Krishna[6]的模型,将关税变为内生,从而改变了后者的结论。他指出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自主决定对外部其他国家的关税时,所有成员国有意愿降低关税,降低贸易歧视程度,也会降低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的可能性。这样,根据Krishna[6]的逻辑,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就变成了贸易创造的工具,有利于全球贸易形成。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Ornelas[14]在考察了外部成员的参与意愿后得出结论,正因为FTA这种贸易创造的特征,反倒有可能阻碍全球贸易形成。他的理由如下:FTA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关税的降低导致了非成员国对成员国出口的增加,所以非成员国不仅提高了出口贸易收益,而且还不需要降低他们对FTA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这样外部成员的总体收益是远远大于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收益的(因为在多边贸易中外部成员也需要降低关税)。因为这种高收益,外部成员国没有扩大FTA的激励,对多边贸易的支持力度也会降低,从而阻碍全球贸易的形成。
    Bagwell和Staiger,又对他们的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改,并讨论了关税同盟在过渡阶段对多边关税合作的影响,在这个讨论中他们强调了关税同盟从长期来讲具有绊脚石的作用。
    总之,在对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关系的讨论中,认为自由贸易协定阻碍WTO进程的主流观点和Bhagwati[1]一致。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允许和宽容是WTO组织一个不明智的决定。允许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运行一定会阻碍全球自由贸易的形成,势必造成WTO目标无法实现。
    反方观点:自由贸易协定促进WTO进程
    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逐年增加,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且逐渐对这种形式开始持肯定态度。认为对自由贸易协定的默许并不会阻碍全球自由贸易的实现,相反会促成WTO目标的形成。
    Summers的政治经济模型,证明自由贸易区的扩张会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A Domino Effect)。并强调这种效果会增加贸易集团外部成员的参与意愿,从而促成自由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和自由贸易区的扩张,最终实现全球贸易。
    Ethier[21]也是自由贸易协定的倡导者。他认为自由贸易协定的兴起并不是多边贸易谈判失败的结果,相反,这种趋势恰恰证明了多边贸易的成功。从现在全球的贸易结构来看,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网络已经建立得比较完善。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被WTO体系所接纳,只能通过和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来慢慢参与到WTO这个大的自由贸易体系中来。Ethier建立了一个南北贸易模型,指出南南国家的贸易结盟是北方国家多边贸易蓬勃发展带动后的结果,而且这两种模式可以共存,并最终实现自由贸易全球化。在他的模型中,世界被分成南北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各自包含几个国家。北方国家都是对称的,他们生产两种产品,一种是同时使用有技术工人和无技术工人的贸易最终产品,另一种是使用人力资本和中间产品的异质产品。只有北方国家有人力资本,所以异质产品只能在北方国家生产。这个模型最有特点的地方在于中间产品使用技术工人,所以它可以在任一国家生产。南方国家拥有技术工人,所以可以生产中间产品,并和北方国家交换最终的异质产品。Ethier假设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降低了他们之间的关税,这就导致在北方国家里,中间产品生产的扩大和异质产品数量的提高。这种效应会降低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吸引一些南方国家去生产这种中间产品。这样就为南北之间的自由贸易创造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国家也会降低贸易壁垒,不仅为中间产品的进口创造便利,也为异质产品出口到南方国家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最终促成南北贸易自由化,实现全球贸易。
    Aghion等[22]设计了一个三国家的动态谈判模型,在此模型中,由一个领袖国家(Leading Country)来决定是和其他国家进行多边谈判还是有顺序的双边谈判。他们指出两国的双边谈判给第三方所带来的外部性是决定谈判模式和最终贸易格局的关键。当双边贸易协定给非参与国带来负效应时,会加强非参与国参与到自由贸易区中的意愿,这样双边贸易协定对WTO进程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Goyal和Joshi明全球自由贸易是两两稳定的,这从侧面反映了双边贸易协定对多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当允许多个国家自由协商贸易协定时,对双边贸易协定的默认会自然导致全球自由贸易作为一个均衡结果出现。双边贸易并不阻碍 多边贸易的形成。Furusawa和Konishi[25]也讨论了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假定了比Goyal和Joshi[23]更为复杂也更为现实的模型,并且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贸易理论模型中一般设定两个参与者,以两个参与者的相互博弈产生的均衡结果推广至多个参与者博弈的情况,虽然从模型上由于简化计算比较容易得到解析解,但并不能很贴切地刻画现实中涉及多个参与者的自由贸易区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特征的自由贸易区形式灵活,结构非常复杂。近年来兴起的以合作博弈理论为基础的网络博弈理论(Network Game Theory),能够较好地刻画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复杂的“轴心—辐条结构(Hub-spoke Structure)”、“环结构(Circle Structure)”以及“边—点”等网络结构。基于网络博弈理论的自由贸易区研究也开始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崭新领域。这一领域的奠基性文献主要是Goyal和Joshi。两篇文章都使用了网络博弈理论中的重要均衡概念——两两稳定性来考察全球自由贸易网络的稳定性,并推断自由贸易网络的不断扩张最终会促成贸易一体化的实现。
    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协调正反两类观点
    以往文献针对双边贸易协定和WTO关系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而如果从双边贸易协定如何才能演化到WTO的这样一个积极的视角去分析,则或许可以为这两类相反观点的冲突,找到协调或出路。
    为了促成全球贸易一体化,一些文献旨在设计出合理的机制或路径来扩大双边贸易协定的范围,最终实现贸易自由。比较常见的是引入转移支付(Transfer),转移支付在全球贸易中能够最大化总福利的情况下是一个可行的手段。但是Grossman和Helpman[20]出在现实的贸易协定中转移支付很少被使用,因此关于转移支付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然而,Aghion等[23]注意到在贸易协定签订的过程中,双方国家有时会在一些与贸易无关的问题上有妥协或交换,他们进而指出这种情形可以被视作是转移支付。两种观点都可以部分反映一些现实情况,要依据情形具体分析。
    此外为促成贸易一体化,一些文献也将讨论放在对WTO规则的设计上。比如说PTA(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特惠贸易协定)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哪种更利于全球贸易的实现?如果自由贸易协定是封闭的,那么外部成员的加入就要征得内部成员的同意,而一个开放的自由贸易协定对外部成员的加入是没有任何限制的。Yi[26]证明开放的自由贸易协定更能促成全球贸易的实现。他采用了多国家非完全竞争模型,讨论了当关税同盟是内生形成时,何种规则更利于全球贸易的实现。他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两种规则,Yi和Shin[27]提出的开放区域主义原则(Open Regionalism)和Bloch[28]提出的一致同意原则(Unanimous Regionalism)。实行开放原则的贸易组织对外部成员国的加入没有限制,只要外部成员国愿意遵守贸易组织所制定的规则,就可以无条件加入。目前亚太经贸合作组织(APEC,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就采用这种方式。Yi[26]证明在这种开放性原则下,包含全球所有国家的自由贸易会最终形成。而实行一致同意原则的贸易组织则对外部成员的加入要求比较苛刻,只有在所有内部成员国同意的情况下,外部成员才可以加入。目前采用这种方式的贸易组织,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欧盟(EU,European Union)。Yi[26]证明在这种一致同意的原则下,世界会被分成两个具有不同规模的关税同盟,全球贸易无法实现。
    类似的机制设计还有很多,比如说Aghion等[22]在三国家模型中设立议程建议人(Agenda-setter),由建议人来决定是进行多边谈判还是双边谈判。所有这些机制设计的目的都是尽量降低双边自由贸易区对全球贸易进程带来的负面效果,促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最终实现。
    结论和展望
    近年来,WTO多边贸易谈判机制进展缓慢。在这种背景下,以双边贸易体制为特征的区域贸易协定以其简单灵活有效的特点应运而生,目前已经交织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区域贸易网络。然而,关于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WTO多边贸易进程会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学术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从静态福利分析、动态路径研究、福利、投资、博弈等角度将学术界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在最后提出了协调两方观点的分析视角和解决途径。这些途径的目的是讨论在什么样的政策激励和规则路径设计之下,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发展,比较常见的机制有转移支付、WTO规则的设计等。对于众说纷纭的影响,目前经济学家并不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观点归于某一类,而是更多地将分析放在何种条件下会导致正面效果,何种条件下会导致负面效果以及如何协调这种效果以期最终实现贸易全球化。可以说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更多着眼于全球贸易如何实现这类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对于正负面效果等现象的解释。在未来的研究中,网络博弈理论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Goyal和Joshi两篇基于网络博弈论的奠基性文章,开辟了这一领域的新的分析视角,必将成为研究该领域的重要工具。
    注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0829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