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


摘 要:产业集群的概念最初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当其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后,才更多地引起学者的研究及政府的关注。归纳了产业集群产生的理论渊源,揭示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其竞争力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处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因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持续的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认真梳理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探寻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分析产业集群对其竞争力的影响,将有助于人们对产业集群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的概念最初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往往是脱离人们的视线的。而当其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后,才更多地引起学者的研究及政府的关注。因此,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多是一种归纳式的研究,是从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的特征中归纳出其产生、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表1)。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他将产业区界定为一种历史和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厂商积极的相互作用,厂商群与社会逐渐趋向融合,并归纳出这种产业区具有如下特征:(1)与当地社区有相同的价值观,因此可以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2)生产系统垂直联系的企业群;(3)优良的人力资源配置;(4)产业区理想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5)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市场;(6)地方色彩浓厚的金融系统。他还总结了产业集群的三个基本要素:(1)专业劳动市场的存在;(2)供应商与服务商可以提供专业的生产要素;(3)知识在厂商之间可以快速流动,以致技术能力迅速提升。总之,马歇尔从规模经济的外部性和交易成本节约等效率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开创性分析。
  1.2 经济地理理论
  
  这种观点特别强调企业所面临的地理和功能环境特点对集群形成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新经济地理的倡导者克鲁格曼(krugman)。他认为,集群的兴起和最初的分布是由历史即初始条件、偶然或者预期即“自我完善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决定的。这与贝克尔和诺思提出的路径依赖和内生增长思想相类似。按照克鲁格曼的观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增长将取决于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交互作用,由于存在路径依赖和规模报酬递增,产业集群一旦建立起来,将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在他看来,产业集群可以在任何区位出现,但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企业一般选择在当地具有较大需求的地点。
  1.3 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给出了他的产业集群的定义: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波特从战略的角度探讨了集群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他特别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认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创新和升级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主要来自支持性、本地的相关产业和竞争性产业。他同时认为,高竞争力产业集群可以刺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并维持集群所必需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加入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企业将可以提升其竞争力。一方面,在产业集群中,各产业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通常会提升另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竞争的压力和挑战,企业将可以获得对抗其竞争对手的优势。同时,竞争者的存在也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另外,在波特的另一本书《国家竞争优势》中,又把产业集群的概念扩展到国家层面,并运用钻石模式集群方法分析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这就将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了集群的竞争力来源和竞争优势上面。
  1.4 网络外部化理论
  我国学者符正平用组织的观点——网络外部化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他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其实质也是一个网络外部化的过程。由于存在着网络外部化及网络效应,产业集群将在最先进驻企业的区位出现,最先进驻的企业将扮演庄家或孵化器的角色,因为他们的表现和势力将影响后续企业的区位预期的形成。网络效应不但在吸引新企业进入集群过程中起作用,而且在集群孵化形成过程中也很重要。集群要获得自我持续成长能力,集群企业的数量必须达到某种最低临界规模。过了临界规模后,新企业进入集群的速度将加快,集群将进入起飞阶段并很快达到饱和。
  
  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就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这种持续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和生产率等各方面。而持续的竞争力又在于其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二是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体系,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2.1 集聚经济
  地理集中性是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大量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这种产业的地理集中,将能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可以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等区域公共产品;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包括提供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回收加工废弃物以及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企业;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损耗,缩短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从而可以节约生产和运输成本;也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并互通情报,减少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可以增加本地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传播等等。可以说,因地理集中而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是集群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之一。
  2.2 合作竞争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相互合作,又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集群内集聚了供应商和销售商及各种中介机构,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方式有利于企业间实现纵向合作,同一集群内企业间彼此更加接近和了解,通过建立共同的社区文化,基于友谊、信息分享,可以在联合开发新品、开拓新市场、市场营销以及培训、金融、技术交流等各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从而能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但是,合作并不意味着缺乏竞争,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竞争的障碍会进一步减少,企业对竞争压力的感受更为直接,竞争会加剧。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模仿效应会使其新思想和新方式向前、向后或横向传递,从而使整个行业受益。因此,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这种合作竞争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由此将可以顺畅信息的流通,加快观念、知识和技术的扩散,缓和由经济利益引发的冲突,减少交易的成本,从而获得集体效率。

  2.3 灵活专业化
  灵活专业化是产业集群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灵活专业化,其本质就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而且由于集群企业的联合需求可形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一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规模经济。另外,由于存在这种灵活专业化,在集群内,各种企业与服务和政府机构群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也就是社会化的市场组织网络。通过这样的网络,企业能及时、便捷地获得所需的原料和零部件,并及时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客户。显然,这种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对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各种费用、提高生产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2.4 创新环境
  企业的创新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周围环境。而产业集中本身就可以刺激创新,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合作密切,这样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从而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此外,集群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交换非编码知识和信息的机制,通过个人接触和交往,集群内企业可以获得一些隐含的、难于编码的知识。在迅速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这种隐含知识的获取越来越重要,而且它只有通过个人间的交换才能获取,因而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为产业集群区域营造了很好的创新环境。
  
  3 产业集群对其竞争力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分析,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一般来说,产业集群是通过以下几种主要方式来提升其竞争力的:
  3.1 提高生产率
  由于存在外部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在产业集群内,各种相关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进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这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还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并能有效利用各种再生资源,减少对环境保护治理的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同时,由于存在信息效应溢出、专业供应商、熟练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化的市场组织网络,各种企业的地理集中也能够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企业的地理集中以及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关系,也有利于降低企业间的合作成本。
  3.2 刺激企业创新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来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的创新氛围。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管理和服务等诸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变化;二是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各类企业的相互集中以及顺畅的市场组织网络,将有利于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隐含类知识的传播,从而产生知识的“溢出”效应,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并提供学习的机会;三是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存在“学习曲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更加容易和低成本。另外,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和成本。
  3.3 促进新企业的增加
  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的增加都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使得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的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企业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这是因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能促使企业在集群内“生根开花”。
  3.4 形成区域品牌
  大量生产企业的地理集聚是区域品牌得于形成的基础。由于产业领域较集中,各产业集群所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一般都在国内或国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较高的市场份额,享有相当的知名度。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市场,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直接、形象,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也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以后,就可以为区内所有企业所享有。所以,区域品牌也具有外部性。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以确立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良好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更好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 结语
  
  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并不是一个成功产业集群显而易见的附带特征,犹如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一样,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的产业群落,它的出现、增长和发展,也需要一个逐步演进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可能会不断升级,也可能会衰败。为此,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政策配套、制度的供给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以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演化升级,从而保持其持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72-179.
  [2]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 [m].北京:科学出版社,113-117.
  [3]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0938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