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其他经济 > 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并购中国零售企业效应

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并购中国零售企业效应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经济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加快了跨国企业来华投资的规模和步伐,而零售业则日渐成为跨国企业来华投资的热点领域,其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

 

  [关键词] 跨国公司并购 中国零售企业,效应分析

 

  2004年——2006年三年,跨国零售业在华的投资项目数分别达到1700个、2602个、4664个;投资额分别达到7.4亿美元、10.39亿美元、17.9亿美元。此外,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仅2007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品销售总额就达到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这表明,在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环境中,跨国企业对中国零售业的直接投资将进一步增大。

 

  而与此同时连续三年来,中国零售百强企业总销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左右,与美国前10名零售企业18%的市场集中度相比,中国零售行业的集中度相当低。而低集中度下的高度竞争带来的15%行业平均毛利率,与美国的3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如此低的集中度和利润水平,如果跨国零售业以新建方式进入,则集中度将进一步低下,随之利润水平的更低下。而并购既利于跨国零售企业在华迅速布置网点,实现连锁经营,又可以迅速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利润水平。

 

  一、跨国公司并购中国零售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零售业外资并购活跃,并购企业实力强,涉及金额大;并购业态全面,涉及到了包括卖场、超市、家电,甚至眼镜业等专业零售领域。在现有的中外合资公司内,外方通过收购合作公司的股权,加快了独资经营的步伐。

 

  总的说来,跨国企业在中国零售业并购包括两大基本内容:

 

  1.并购外资企业在华业务

 

  2004年7月,英国TESCO公司与台湾顶新集团全额控股的乐购连锁店签署合资协议,以1.4亿英镑的价格取得顶超控股的50%股份。因此,TESCO在中国市场由一无所有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25家连锁超市零售大鳄,同时也一改外资零售商自建或合建单店进入中国的方式,打响了外资并购中国零售企业的第一枪。

 

  2005年7月,控制着百安居的英国翠丰集团宣布收购全球第四大建材零售商“欧倍德”的中国业务,拉开新一轮密集的外资抢滩零售市场大战。

 

  2007年2月,沃尔玛收购好又多门店101家,其187家的门店总数超越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家乐福。

 

  2.并购内资企业

 

  2005年6月,荷兰HAL Investments(Asia)B.V公司以2.14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老字号红星眼镜78%的股权;7月,Luxottica Group以1.69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雪亮眼镜。

 

  2006年1月,法国家乐福与中国台湾乐购接盘刘永好旗下乐客多位于上海、南京等城市黄金地段的7家门店。

 

  2006年5月,全球最大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以1.8亿美元控股中国第四大家电连锁商五星电器,五星与百思买的合作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外资控股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作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家电连锁企业,百思买十分看好中国市场。

 

  2006年12月,美国家得宝以7亿人民币收购国内三大建材超市品牌之一的“家世界”。

 

  2007年,华润万家收购了北方的家世界超市和原属于上海百联集团的广州联华超市,从而一举使得华润万家的在华零售份额进一步扩大。

 

  二、跨国公司并购中国零售企业的效应分析

 

  1.正面效应

 

  (1)促进中国零售业的竞争格局形成。跨国零售企业的在中国零售业的并购,提高了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意识:中国大型连锁企业在外资进入之前,其扩张策略非常谨慎,如上海的联华,1995年之前小心翼翼进行同城扩张,在家乐福、麦德龙等跨国公司进入上海之后,其扩张速度迅速提高,门店数以每年200家——300家的速度增加,销售规模年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同时,超市、便利店、大卖场以及仓储式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的进入,打破了中国零售业百货店业态一枝独秀的单一格局,形成各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推动了零售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零售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资金不充足。外资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为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提供资金。通过跨国零售企业对它们的并购,整合了中国零售市场上这些规模小且发展不规范的小企业或者已经丧失了经营能力的倒闭企业,从而有助于改革中国零售行业小而杂的局面。

 

  另外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扩张,也繁荣了中国零售市场,带动中国上游零售制造业的繁荣。以沃尔玛为例,已经在国内建立了深圳、东莞、上海、福建和大连五个采购中心,2004年——2006年其在中国的采购额基本维持在180亿美元——200亿美元左右,如此庞大的采购,将中国制造产品纳入了世界零售市场的体系,促进了中国上游制造业的发展。

 

  (3)培养了中国零售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中国零售业虽有很大的发展,但仍然缺乏高素质的现代零售业经营人才,而跨国零售企业实施的“本土化战略”,非常注重对本土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接收国际化系统科学的培训,参与到跨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运作,从中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最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零售业管理人才,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积极储备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qitajingji/12463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