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学 >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影响分析论文(共4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影响分析论文(共4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微观经济学


 

 第1篇: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美国影响力分析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逐渐演变为“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东亚国家也紧跟潮流,虽然东亚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现在东亚区域俨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的经济地带。


  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1999年发展至东盟十国,涵盖整个东南亚。之后,在东盟十国的推动下,在其他国家的积极参与配合下,逐渐建立“10+1”“10+3”等合作机制,搭建东亚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框架。东盟在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东盟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有限,不足以在东亚区域制度性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再加上区域内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政策各不相同、历史关系纷繁复杂,至今仍有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以及区域外国家的干涉与影响,东亚区域经济的制度性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美国是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域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与世界地位,“重新制定亚太再平衡战略”,政治、经济、军事强势重返亚太地区,成为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域外力量,甚至凭借其对东亚强大的经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主导作用。


  一、美国与东亚的相互关系


  1.关国对于东亚


  东亚国家“大多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而美国是许多东亚国家的主要对外市场”,出口贸易额直接关乎本国的经济增长,例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对美国出口比例均占到本国GDP的20%以上。此外,建立在美国基础上的全球货币金融秩序,也让美国经济对东亚区域内经济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东亚对于美国


  东亚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制定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归其根本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希望推动东亚地区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以确保对美国的市场开放,同时,希望借由对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参与,削弱中国等区域大国或集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地位的挑战。


  二、美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区域自由化逐步实现全球自由化”的发展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亚洲方面,美国一直寄希望于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英文全称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简称APEC),希望通过APEC引领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东亚内部国家之间纷纷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为本国经济谋福利,尤其是2002年中国率先与东盟签订《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区域内的经济合作趋势快速加强,韩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加入谈判队伍,推动东亚区域内双边经济合作谈判的浪潮。


  东亚区域自由贸易的不断发展引起美国的警惕,担心东亚会建立一个排除美国在外的、覆盖整个东亚区域的经济贸易自由区,还担心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的中国会主导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替代美国的强权地位。由此,美国也加入与东亚国家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浪潮。2003年率先与新加坡签署FTA,2006年与东盟签订双边贸易与投资框架协定,2007年与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另外,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也在进行中。


  三、美国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东亞区域对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程度的支配力量,但美国推行的部分政策取向与东亚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初衷存在差异,由此,这就决定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美国的参与一定会是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1.美国加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美国与东亚国家存在“剪不断”的经济联系,美国既是东亚国家的重要出口国,也是东亚国家重要的技术与资金来源国,在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


  东亚经济的崛起与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包括‘1955-1975’日本的第一波发展、‘1965-985’东亚‘四小龙’的第二波发展、‘1978年之后’以中国‘改革开放’为旗帜的第三波发展”。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东亚国家中除了日本和韩国,大部分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结构,他们将本国的资源、零部件、半成品、加工品等出口到美国,同时,从美国吸纳资金与技术,为开发本国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与技术支持。例如,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美国投资在国家资金来源中居于第二位。因此,东亚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很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市场的疲软对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冲击就是实证,这也从侧面表明美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美国凭借其广阔的消费市场、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加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优化方面会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美国在东亚的作用无可代替,东盟关系需要美国来制衡地区大国以避免东亚全部由中国或日本主导,避免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中日两国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缘政治的原因缺乏足够的信任,美国的参与避免被单一大国的操控”。


  2.美国加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


  第一,美国与东亚国家建立双边贸易协定,参与东亚区域内部的合作机制使得东亚合作变得复杂化。所谓区域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通过某种方式形成经济联合,目的是增加双方的经济利益。其前提是“一个区域”内的国家,根据地缘经济理论,区域内国家经济关系紧密,价值观相似,经济发展大背景相似,面临共同的形势,经济联合以发挥区域一体化的巨大作用。所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整合,美国虽然与区域内国家经济关系紧密,但由于地缘原因,实不属于该区域覆盖的范围。然而美国为了不丢失参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机会,多次强调“亚太”概念,将“东亚”概念扩大,强势加入东亚峰会。东亚一体化区域范围的扩大,打乱了地区共识,影响了区域内的合作,后来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不断加入,使得东亚一体化走向“泛化”,而不是“深化”,这又加大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难。


  第二,前文提到,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东盟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但由于东盟自身经济力量与国际影响力有限,无法成为东亚一体化的领导者,带领东亚国家走向制度性的一体化。在东亚范围内,中国与日本是综合国力最为强劲的两个国家,有能力、有信心带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但中日两国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边界领土争端问题,这使得中日两国的关系成为决定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而一旦中日两国达成协议,美国将被排除在东亚一体化之外,这绝对不是美国想看到的。从根本上讲,美国“对一个有凝聚力的亚洲贸易集团没有兴趣,分而治之才是真正重要的”。因此,美国一方面鼓吹“中国威胁论”,在东亚制造危机感;另一方面,通过美日同盟的关系,为日本提供后盾,引导日本与中国的抗衡,阻碍中日关系的和解,美国学者曾经说过:“如果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与日本的技术和经济力量结合起来,这样所产生的力量将是无法阻挡的”,如果中日联合,美国将被赶出亚洲,“这将是美国在亚洲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危机”。中日关系由于美国因素的插入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对东亚区域一体化是个沉重的打击。


  四、中国对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美国因素的應对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力发展的潮流下,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周边的国际环境或区域环境,而东亚就是中国发展的地缘战略依托地带。“中国的复兴内在于东亚的复兴与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因此,东亚区域的一体化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面对美国因素的干预,中国该如何应对?


  1.继续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性


  “中美之间互信的建立及中美关系的稳定是东亚合作的重要条件”。经济联系是维持国家间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中美两国要继续增加双边贸易合作,妥善解决贸易摩擦。中美两国互为双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并且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巩固和完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增强互信,以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2.从大局出发,支持东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东亚局势由于美国的加入变得更为复杂,一方面,中日两国目前都无法单独担任东亚一体化的领导,同时中日关系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全互信,实现联合;另一方面,美国为了维护其自身在亚洲的利益,积极争取主导权地位。由此,从长远利益与大局考虑出发,目前由东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博弈平衡的选择。对于中国而言,支持让东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信任,巩固多边关系,还有利于消除由“中国威胁论”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虑,而且可以减轻来自美国的压力。


  3.加快推进“中日韩”合作


  中国、日本、韩国是东亚区域内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分别排在世界经贸排行榜的第二位和第三位,但经济实力如此强大的东亚,合作水平远远低于欧盟与北美,也不如东盟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度密切,造成严重的“南北失调”的现象,这也阻碍了整个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因此,“中日韩”三国应加强战略合作,加速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整合,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发展。


  作者:马新妍

  第2篇: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推动下,在国际分工空前深化的基础上,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扩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贸易交往的增加使得世界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其次,贸易的扩大和市场的逐步统一,又使得各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再次,国际资本跨国流动规模愈来愈大。


  科技革命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新时代,突出表现为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和跨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除了极个别国家外,都在实行市场经济,尽管各国运用市场手段和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程度不尽相同,一个大市场使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但是世界各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共同的全球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经济全球化得进程。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二、对区域一体化的理解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進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1.欧盟。在欧盟的继续发展和扩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制约它的发展。但继续发展和扩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欧洲联盟今后不仅是欧洲的决定性力量,也会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是区域集团化获得成功的典范。


  2.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首脑于1992年10月17日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成立的,经三国国会批准后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北美自由贸易区这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地区集团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意义。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色彩更加鲜明,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北美以至美洲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区域经济近十多年来发展较快。1989年11月经澳大利亚提议,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此后迅速发展,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晤。


  APEC在面对诸多矛盾的同时,在协调亚太地区经济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成为目前成员国最多、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组织。它的成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APEC在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同时,还追求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愿望,使APEC免于沦为少数发达国家打开他国经济大门的工具。APEC采取的这种协商方式符合本地区的实际,不仅有利于在平等的基础上使APEC成员国经济得到发展,也将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二者的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2.二者的相互制约。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下的我国对外贸易


  (一)二者的影响


  1.经济一体化下国际贸易的弊端。贫富差距的加大。在经济一体化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占据主导位置,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经常处于劣势。这也就使得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平衡状态,总是徘徊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很少,资本流通受阻,不利于全球化的正常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的掠夺和开采,并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将一些垃圾及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这样的国际环境就不利于国家间贸易往来,不仅危害了受害国的利益,更是危害了世界的环境与和平,不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经济一体化使得许多国家、民族间的冲突增大,这都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当经济来往时,这些民族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在办事方法、待人接物等发面会有歧义,造成沟通困难,也不利于贸易的正常进行。


  2.扩大对外贸易。中国加入WTO后,在经济对外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外贸易量也是逐年上升。但中国是人口大国,GDP总量虽然很高,但人均收入仍位列后几位,人民的生活水平依旧差距较大。面对这样的国情,我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贸易总是依赖于劳动输出,在技术及知识领域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所以我国要改善对外贸易的环境,在技术、知识领域积极提升,显示出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的优势主要集中于充足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但是不能仅仅依赖这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在尊重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应用。总之,我们要积极改革,不断进步,让中国的国际贸易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3.深化产业结构。中国的经济想要跻身世界顶端,光靠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很艰难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应对经济一体化有效的方式。中国的产业结构一般是比较浅层次的,比如一部手机的完成,核心部件是其他国家的,而中国的工作只是外壳的制作,整机的组装,在中国来看,赚的钱是很少的,而且对于中国的环境和资源是浪费的,不利于长期发展。所以,中国要改善这样的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促进发展。对于本国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才能占据有利地位,有利于深化产业结构。


  4.突破贸易壁垒。经济一体化导致许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贸易体系,利用关税壁垒,只允许本国内部或指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将很多国家排除在外,不得与本国有经济往来,这样虽然保护了本国产业的持续发展,但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因为有着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出口的商品价格较其他国家低,中国的商品在国外很受欢迎,基于此,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积压,资源的耗费。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可以采取“逐个突破”的策略。也就是说在中国形成几大产业集中地,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产业,追求本产业的“精”。比如在浙江义乌,就以出售小商品为主,义乌的饰品、玩具在全国来看都是领先的,所以将小商品的批发定在义乌,有利于商家的竞争,形成质量更好的产品,出口时也就更具有优势。再比如上海,是改革开放后的重点经济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形成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金融贸易区等特区。我们就要以此为中心,建立上海的经济特区地位。


  (二)二者的作用


  1.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各集团内部的经济增长。因为经济一体化下,每个经济区域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贸易条例,内部成员国在其中享受着贸易的方便,有的建立了共同的税率机制,在成员国之间税率是相同的,制定了相同了税率来对外。有的不仅在经济上形成了同盟,还在政治上、军事上也建立了同盟。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实现经济互补,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提高了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不仅对成员国内部有积极影响,对于世界来说都是有利的。增强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国际流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2.跨国公司在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如果跨国公司可以很好的利用经济一体化,在竞争中显示出特有的特色,那么国际贸易也会不断发展。首先是跨国公司间的外部交易。优胜劣汰是自然生存的法则,跨国公司也不能避免这样的境况。公司间可以采用兼并的形势,将一些不太占据优势的企业兼并,扩大自己的产业,又或者可以收购一些小型企业,增加自己企业的覆盖率,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相信是有利的。其次是跨国公司间的内部交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企业间也是可以说通的。跨国公司并不是神一般的存在,也需要各种新力量的加入。这就说明每个企业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当然不能将核心产品共享,但一定的管理方式,制度方式还是可以借鉴的。共同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合作的前提。


  3.中小企业在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贸易。中小企业虽说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但也是国际贸易大流中不可缺少的活跃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政府的支持,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只有政府重视、支持中小企业,才能使其增加国际竞争力,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没有人才的加入是很难进步的,所以中小企业要广招贤才,给人才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要有与大企业合作的勇气,要有融资的勇气,只有与大企业合作,才能更快的使企业扩大,给企业有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运行过程中,企业要不断与大的企业争取贸易的机会,要积极利用闲置资金充实企业发展。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从新航路的开辟到现在各国间的频繁往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贸易则是应用而生,符合了经济一体化的需求,符合了国际间交往的需求,更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要求,世界的豐富性。虽然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坎坷的,但是对世界人民是利大于弊的,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进步,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问题,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贸易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李红

  第3篇:浅谈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依照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国家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多种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配置,另一方面,发挥区域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现代社会区域性稳定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综合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


  1呼包鄂经济一体化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是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开发与资源三市经济协同发展,从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地理资源角度进行分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省的首府[1],具有相对完善的经济发展商业圈,而包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第二城市,以工业发发展作为主要的动力,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鄂尔多斯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纺织业也是其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实施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促进现代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多方面协同运行的主要发展趋势,实现现代呼包鄂经济的全面性探索。例如:新时期,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2],已经逐步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客运、铁路运输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发展的网络群体,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新空间。


  2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分析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了我国内陆经济发展协同一致的经济发展规划策略,为了进一步发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阻力进行分析,总结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劣势,实现现代社会整体发展系统发挥其主要的作用。


  2.1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中阻力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是现代内陆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经济逐步优化完善的重要部分,但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无法脱离区域固有的环境发展。从现代企业经营的分析来看,呼包鄂的交通发展的经济投资比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截止目前为止,呼包鄂地区的交通建设依旧落后与国家区域交通建设的基本标准,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枢纽中转建立不完善,无法实现现代呼包鄂区域经济合理对接,对呼包鄂的资源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碍;其次,呼包鄂地处内陆地区,城市建设发展,主要以单一城市发展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形式,使企业的经济资源运输发展整体对接连贯性低,同时内陆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在城市发展的内动力,城市发展的人流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不足,使呼包鄂的经济一体化交通发展内在动力性较低,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挑战;最后,呼包鄂交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呼包鄂地区的客运主要以短途运输为主要形式,客运在长途运输中的发展还处于空白状态,客运分布结构资源短缺性较为严重,航空运输也尚未开发,铁路运输在津京唐等地的资运输铁路形式相对发展,但我国南方地域经济的运输发展依旧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力。


  2.2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优势


  基于以上对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在交通与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阻力,以及呼包鄂地域交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为未来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地域交通发展的主要动力突破口。另一方面,呼包鄂一体化对区域交通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优势,其一,我国实施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内蒙古交通运输开发上,提出了一系列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相关文件,为呼包鄂区地域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发展的指导理念,为促进现代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理念;其二,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内蒙古城市建设发展的发展资源综合应用率得到全面开发,呼包鄂区域经济资源的综合开发,可以提升区域资源开发技术逐步创新,而交通枢纽作为呼包鄂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也会随着呼包鄂地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优化,促进呼包鄂区域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例如:现代呼包鄂城市间的交通枢纽对接结构逐步形成,呼包鄂三市的资源运输铁路网络也逐步完善,从而大大增加了现代内蒙经济运行结构体系得到逐步拓展与优化,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在现代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性;其三,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也为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技术支,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将呼包鄂地区资源优势[5],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管理对接,逐步建立起物流资源输送系统,从而带动区域多种交通运输形式得到发展,逐步优化现代物流资源综合管理效率性,实现铁路运输维为主,航空,短途运输为辅的新型物流运输结构网络,不仅是保障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区域焦勇运输发展的主要发展新趋势。


  3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未来发展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内陆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主要部分,对实现我国中部,东部,南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随着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逐步扩展,内蒙古地域交通发展也逐步实现新的发展探索空间,一方面,呼包鄂经济区域内部交通运输形式逐步完善,逐步建立起区域内部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发挥呼包鄂三市地域资源优势,结合我国指导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6],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的构建;另一方面,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作用,也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南部以及北部交通枢纽之间的关联,积极探索航空,铁路等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呼包鄂地域人力资源,城市发展的作用,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


  4结束语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地域经济开发管理的主要技术形式,也是发挥现代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保障作用,促进我国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作者:耿骁

  第4篇:乌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乌海市及周边区域概况


  (一)行政区域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该区域内已经形成乌达、海南、海勃湾、千里山、蒙西、棋盘井和乌斯太等7个工业园区,现已初步构建起能源、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


  (二)矿产资源概况


  乌海市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号称“乌金之海”,有乌达和桌子山两大煤田,煤种以1/3焦煤为主,是全国焦煤基地之一。乌海市及周边区域另有矿产资源:高岭土、铁、石灰岩、玻璃用砂、耐火粘土、陶瓷粘土、水泥配料粘土等。


  二、乌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行政区域划分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区域内主导产品的供应链趋同,导致争土地资源,并且不能有效统筹产业布局等。


  (一)区域内同级政府之间存在的问题:各自为政、争引进项目、争水资源、争矿产资源、严重影响该区域的科学发展。


  (二)区域内同行业之间存在的问题:竞争问题突出、争铁路运力、价格恶性竞争、相互挤占市场。不同利益主体以行政地区主导的经济关系削弱了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三)区域内基础设施与生产力存在的问题:布局分散、重复建设、产业链条上、中、下游配套等优势互补不充分、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梯度、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


  (四)区域内环境存在的问题:污染问题严重、环保措施不统一、环保要求不一致、环保治理不同步,乌海及周边地区都是以能源化工为主,单位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其它地区,能耗大,综合治理费用较高。


  三、乌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乌海市的城市优势、经济发展后劲等现实条件与周边地区相比,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台,这是乌海市建设内蒙古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可靠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乌海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中需要化解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经济总量欠缺,生产能力不足;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提高创新能力迫在眉睫,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耗资源为主,治理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还需要有效的制度化。


  (一)当前该区域面临区域同行业竞争问题较为突出。行政区域划分限制了乌海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规模效益难以发挥,整体竞争力较弱。无法大规模延伸发展下游产品和培育发展大型生产性服务,严重制约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严重制约着西部大开发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进程。


  (二)区域内各工业园区区域合作缺乏制度规范,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特别是宁夏对本区域未来发展形成压力较大,面临优质资源、资本、技术和人力等发展优势被吸引的可能。


  (三)区域内各经济体转型升级步伐慢、服务业发展弱、城市功能差、还没有引导好,人口、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集聚;还没有完善好,教育、卫生、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四、发展乌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三地,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时期,从战略上考虑,有必要对该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好这一地区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优势。


  (一)上级政府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经济战略的推动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协调机构,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内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资源匹配、电力运营、税收分成等一体化机制,加大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1.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区域产业规划合作,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惠互利、良性互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推动地区域之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乌海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应加快编制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研究制定支持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差别化产业政策,以优势产业的“再布局、再融合、再互补”加快乌海地区发展,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推动品牌建设,以煤化工等位于主导带动地区发展。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科技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转变。将自治区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适度向该区域内好的转型项目倾斜,加大对乌海及周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3.保护与治理乌海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有效、社会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利用乌海及周边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先进的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在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


  (二)当地政府组织协调,做好区域经济战略的执行者


  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及所属的旗(县、区)发挥政府协调机制,协调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动机制、统筹区域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


  1.依托资源,高标准打造优势支柱产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势项目腾出资源和空间,打造国内一流的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不断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动传统支柱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2.统筹协调,高要求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继续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鼓励优势企业率先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力支持以产业发展为中心,高起点、高标准承接和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科技支撑,高起点促进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搭建科技合作、企业研发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大煤矸石、粉煤灰、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弃物利用力度,培育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砖、粉煤灰超细环保纤维生产、粉煤灰制水泥等一批建材企业,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内企业积极合作,做好区域经济战略的双赢者


  乌海市及周边地区企业,要更好的融入日益变化发展的区域经济,制定好更切合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建设,创新战略新模式,促进区域内企业合作双赢,区域内经济共同发展。


  1.科技创新,高起点合作。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合作。积极发展能够配套服务的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日趋衰减的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非煤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启动了抽水蓄能、太阳能电站、非晶硅薄膜电池、高档涂料、焦炉煤气制天然气、LED节能灯等项目建设。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立足转型,高水平合作。企业利用好政府加大扶持区域内行业政策,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合作。使用好政府从财政、税收、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优化服務消费环境,推动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围绕转型配套政策,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整合、改造和提升物流资源健康发展。


  3.延伸资源,高层次合作。区域内的煤焦、化工等大企业,发展以甲醇、煤焦油、氯碱化工产品等为原料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合作。借助产业规模优势,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的集中投资项目,培育扶持科技含量高等政策。更加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和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煤—电—电石—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煤—焦—煤焦油—煤化工”、“煤炭—洗选—煤矸石—电力—煤化工”等多个产业链条,工业产品由原煤、精煤、焦炭、电石、PVC等初级产品向煤焦化产品、炭黑、PVC管材、型材等多元化的深加工产品。


  (四)区域内职工把握机遇,做好区域经济战略的受益者


  1.区域内职工充分用足国家关于煤炭行业相关优惠政策,利用好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出台的政策细则,成为区域经济战略的受益者。根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国家人社部等七部委“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32号)及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根据国家政策,依法依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做好企业内部退养工作,最大程度维护和保障职工利益。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坚持做强、做优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实现精干高效,实施全员竞聘上岗。充分用足国家政策,制定细则,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使职工既可以愉快地工作,离岗后也能够愉快地生活。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抓住时机、把握方向,充分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做好有关工作,尽快从困难中走出来,造福广大员工。


  2.加大扶持乌海市优质医疗、精品教育,使用乌海市及周边地区从业人员安心工作。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乌海打造优质医疗、精品教育和科技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疾病诊疗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和竞争新优势。


  五、结论


  实施乌海市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区域经济功能,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创新思路,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乌海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利用目前已经具备的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把乌海市建成内蒙古西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带动内蒙古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的整体、快速、协调、绿色发展,为内蒙古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存荣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wgjjx/10157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