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学 > 经济学教学改革策略实践研究本科论文(共5篇)

经济学教学改革策略实践研究本科论文(共5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微观经济学


  

第1篇:基于任务驱动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治经济学逐渐被列为了高校教学的必修科目之一。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主要由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两大模块组成,其在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陈旧性和单一性,极大地限制了政治经济学内涵要义的广泛传播和运用。具体表现为:第一,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并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和理论运用能力的发展,第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被动化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学习疲劳。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迫切需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改革,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传统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首先,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内容抽象难懂,齐鲁师范学院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模式依然沿用了传统的讲授灌输模式,虽然课程体系设计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但是高校教师却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效衔接上出现了纰漏,由此导致学生对抽象化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从而衍生为学习倦怠、课堂气氛压抑以及出现学生旷课等情况。


  其次,教师对政治经济学实践性的忽视,会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缺乏体系化,即使在堂课教学中积极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但是学生仍然在理解上不够透彻、深入,从而造成学生在学期考试中,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完结这门课程。


  最后,由于教学计划制定不科学,教学课时有限,因此,齐鲁师范教师只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将理论知识快速讲解一遍,难以再抽出一定的课时进行活动拓展,这就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2.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学科思维模式的特殊性,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要充分运用哲学的对立观点和思维方法来进行理解。利用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既不能利用实验来证明,也不能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所以,学生要在全面熟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特点,然后将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恰当的叙述表达出来,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经济文写作能力、积极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性,课堂互动性还有待于提高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体,教学辅助设施也只限于黑板或电子化教学课件,因此,学生能够接收到的知识多半来源于课本和教师的课堂讲解。虽然齐鲁师范学院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增加了实践教学模块,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的低下,实践教学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此外,师生间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在课堂上难以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科知识学习中,因此学生整体学习效率低下。


  4.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换动力不足


  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教师仍然占据着教学主体的地位,既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施教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理念、方法和知识。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养成了拿来主义,而不会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和研究相关课题。另外,教师的创新思维和革新意识较薄弱,一套课件使用好多年,知识显得有些陈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在分析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显得明确了,即教学改革的根本核心在于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基于任务驱动理念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助于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1.任务驱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任务驱动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建构主义教学是指不主要依靠教师的传授和讲解,而是让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任务中,借助教材或教师的辅助而建构学习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活动,需要同大的任务或问题进行全面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布局是教学的核心所在,为了能够借助任务驱动模式更好的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就要将任务驱动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理论和任务,主动和被动的完美融合。


  2.任务驱动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设计原理


  随着教学改革目标的不断优化,将教学理论融合到某几个任务当中,这样学生在每完成一项任务后,都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其他任务,并在完成多个任务之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


  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中,对学生而言,要强调全面开发学生的心智和动手能力,对教师而言,要积极组织和布置任务,要对整个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实施检查和评估。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動性,还能够突出学生在政治经济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加独立、自信的获取学习信息、制定学习计划。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运用


  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辐射面较广,在规定的课时内是无法完成教学计划的,因此,为了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富生动性和任务性,适当调整、压缩内容,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对于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设计要有层次性,在介绍完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工具,然后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2.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的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热情,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式的改革不限于实践活动,只要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即可。对于考核方式而言,传统的死记硬背式完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该让学生具备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一味的看重理论知识的正确率。


  3.创新教学手段和形式,鼓励学生树立创新理念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在教学手段上,首先,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法来提高学生对抽象化政治经济学的解读和运用,另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其次,借助课堂小组讨论来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对于提出质疑态度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使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4.加强经济管理学院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重视力度


  政治经济学教学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主干课程之一,因此,院系的重视势必会为政治经济学向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教学辅助设施会更加完备、课时的调整和设置更具科学性、教研团队的水平会更上一层楼等。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既要保持原有的教学优势,又要创新性的进行任务驱动性变革。不过,虽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单纯依靠教学模式的转变还不足以发挥教学的最大功效,还需要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机构的辅助和渗透,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相互渗透才能够达到完美效果。


  作者:张占涛

  第2篇:浅析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当代的教育形式主要注重课堂讲授和在课堂上讨论发言以及研究教学相结合,采取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授课,与此同时还注重教育改革方向,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本着教育为本的精神,本文对政治经济学中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其教学的具体方法、基本形式和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主要形式


  (一)课堂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指的是当学完政治经济学课程后,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其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多用这种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应该引入案例教学,使之和传统授课模式结合,两种方式达到互补的目的。在教学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授课过程,要把知识点细化,让学生容易吸收;第二阶段是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加入到课堂讨论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第三阶段是教师对学生所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做出相应指导。由于这种课堂讨论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来补充知识。


  (二)电教化案例教学方式


  随着当前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课堂上许多抽象的内容都可以用幻灯片表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式,将网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在PPT上统一展示给学生。这一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的实践性,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软硬件条件自行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


  二、案例教学法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意义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通过真实的案例对国内外相关政治发展形势进行整合,注重理论和现实结合。把生活当中真实的案例放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将教学和实际有机结合,使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生活连接更加紧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案例教学法可以突出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过程中都始终要主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探索案例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自身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在分析案例时,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并进行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也都是自己来解决。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和同学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必然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课教学结束后,教师都会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或者相互讨论,学生若是自身无法解问题,就会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媒介进行查阅。这个过程比教师教学过程更加有效,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解决了问题,增强了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双向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授课,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案例进行研究。学生也必须从知识接收者的身份转化为积极的参与者,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积极发现问题和教师沟通。


  三、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法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偏废,相得益彰。因为一定的理论知识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必须通过传统的教学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否则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只知道结果却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在两种教学模式结合的过程也会存在一些矛盾,如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在传授理论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相关实例,旁征博引;案例教学时也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处理两者结合的矛盾,就需要教师对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主要以理论为主,再围绕着案例进行教学。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案例都有其缺陷,不能全面或者充分地代表经济学的整体部分。


  四、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环境


  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法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是丰富的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要对本专业课程、基本知识、高层次知识都非常熟练。能有效地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保证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较于传统教学有很大优势,可以将内容用声音、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使教学过程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能够增加教学的信息传递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田燕

  第3篇: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的经济学分析及策略研究


  我国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物流企业的迅速成长,对物流服务员工的需求随之增大。据有关资料统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位居我国12类人才缺口的第三位。由于国内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引发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现象严重,致使企业成本增加、服务质量降低,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很多物流企业在解决员工需求时,采用高薪等手段相互抢夺人才,造成物流企业员工流失加剧。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流失,对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1员工流失的层次分析


  物流企业是新兴发展的产业,从业人员范围十分广泛,既有专业经理人又有普通员工。按照企业的一般管理结构,员工一般可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3个层面(如图1所示)。由于员工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产生流失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1.1上层。上层,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又称企业精英层或决策层。企业中这类人员数量很少,但这些成员却是主体核心和关键的少数,每位成员具有重要的地位,各自有分管的业务,具有较大的指挥和决定权,掌握着重要的物流资源或具有广泛的人脉,并且深受核心领导人重视;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发展机会和空间大、薪酬待遇高,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他们又是流动性最强的员工,因为在激烈竞争状态下,一旦上升机会丧失、空间遇阻,这些成员最容易被别的企业用更高的薪酬、待遇或更好的发展机会等优厚条件所吸引走。


  1.2中层。中层,又称中坚层或管理层,是企业发展的主流和中坚力量,他们人数较少,是部门负责人或是专业管理与技术人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具体业务管理工作,有较高的技术才能和管理能力,工作中作用较重要。他们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后,部分人员由于综合管理能力出众会获得更大的上升的空间或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他们并不具备很强烈的离职动机。与此相对应的普通管理人员,由于物流企业重要职位的稀缺、论资排辈现象、与上级的关系、在评价和使用中的静态倾向等,會导致中层“准精英”员工往往成为流失的主体,他们具有高学历、高职称、较高技能及年龄优势,这类人员在同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这点恰恰被许多企业的领导者所忽视。


  1.3基层。基层,又称为执行层或作业层,人数最多。他们承担低端的物流操作或具体服务工作,是物流企业达成其目标的最终步骤。因员工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少,工作任务繁重,薪酬待遇低,除了骨干外在组织中常被边缘化,发展空间很小,难以与企业目标融合,员工的归属感的要求不强烈,服务技能参差不齐,流动性也比较大,有时对组织还有破坏性的作用。


  2影响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


  员工离开物流企业具有众多的原因,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需求引发动机,员工的离职动机是期望获得最大化的自身利益。从心理和安全需求角度来看,离职动机的诱因是产生不满,对于期望的收入、地位等需求,一旦满足不了,员工就会觉得没有得到尊重或对工作能力、成绩未得到认可。这种不满情绪的积累不断强化后,影响员工工作心态,进而对企业没有归属感,离职动机的不断强化引发员工流失。


  2.1企业管理的因素。从物流企业方面来讲,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分散、多元化区域分割和竞争激烈是物流的主要格局,造成物流企业的利润率下降,除了规模较大的物流可以为员工提供相对稳定的职位和待遇外,绝大部分的中小型民营物流企业,因规模小、经营能力弱,大部分基层员工从事的是简单而繁重的物品搬运、装卸等操作、服务工作,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管理岗位又比较少,对于现代知识型的员工来说没有挑战性,因此只对文化不高、具有较强体力、经济状况窘迫的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物流企业相互激烈竞争,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迫切,往往在竞争对手通过较高的职位和高薪来吸引人才时,容易引起中高管理人员的流失,人员流出的企业经营受到巨大影响,这也就是所谓的“格雷欣法则”现象;对于中层一般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服务人员,企业为降低成本和减少费用,大部分物流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不足,多以简单的严格奖罚为主,工作时间弹性大,经常加班、出差等,致使员工因工作压力大、晋升机会少,危机感强,最终对企业产生厌倦;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因物流企业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工作环境的相对较差,这些都是导致中低层员工产生不满、容易流失的重要因素。


  2.2薪酬、福利待遇的因素。薪酬、福利待遇也是员工非常关心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体现员工付出劳动的多少,更代表着企业对员工劳动价值的认可程度。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员工保险、休假及其它福利等。由于企业性质、规模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物流企业员工薪资、福利待遇都不尽相同,差距相差很大。对于企业高层而言,薪资的多寡影响他们流失的程度较小,因为他们本身薪资就处于企业里的高水平。而对于中低层员工来说,工作的目的就是获得较高的收入,这将占物流企业员工中的大多数。一旦对薪酬制度、水平和结构不满,就造成许多中下层物流员工流失。


  2.3事业发展空间因素。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是全方位、多样化的,包括接订单、采购、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及信息传递等内容,也包括发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创建新型物流系统和新增服务项目、依托先进运输条件进行的服务等。对于中层以上人员,如果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如果企业没有提供和创造使他们展示才能的平台,致使组织内人才过剩、竞争激烈;员工工作缺乏成就感和挑战性,或由于与上级的工作关系紧张、企业内部关系的错综复杂等,或者对工作本身不感兴趣,对组织远景有疑虑等。特别是对高层的员工而言,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是其进行职业和岗位选择的关键。感到自己的提升空间受到限制,必将加速他们的流失。


  2.4物流从业人员的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不说进行城镇化改革后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仅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达七八百万之巨,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态,迫于生活上压力,不得不先选择就业。还有社会舆论、媒体、广告等的影响,许多员工进入物流企业之前都有较高期望,但进入之后发现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也很低,与原期望值差距很大,会产生极强烈的不满情绪。在物流企业工作的中低层员工,因为高学历人员的从业期望值高于专科及以下的员工,所以本科生学历的离职者高于专科及以下学历;年轻者总想找寻更能实现其感兴趣的理想工作,年龄在30岁以下的要比35岁以上的员工离职率高;男性员工比女性员工的平均离职率高。这需要我们从经济学角度予以分析。


  3员工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物流企业在现阶段从行业属性上来讲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尽管性质与规模的差异,它所拥有的员工群人数庞大。员工较高的离职率不仅将增大用工成本,还对物流企业正常业务的进行造成巨大影响。核心层员工流失可导致企业重大战略的受阻或中断、企业秘密或客户资源流失。具体来说,对于员工个人流动,实际上是追求其自身價值最大化的理性决策。对于物流企业,员工的流失反映了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激烈程度。企业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员工薪酬给付水平和发展机会上。


  3.1离职成本分析。员工一旦从原工作的物流企业离开,就要付出失去应有的收入等福利待遇,而这些所失去的收入就是员工流动发生的成本。为了定性分析员工流失的需要,可以建立以下下概念和公式:


  离职价值=离职预期收益-离职成本(1)


  从以上公式直观看出,只有离职价值大于0时,理论上才会引发员工离职。离职价值越大,员工离职的动机动机就越强,离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离职成本由以下公式表示:


  离职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2)


  直接成本是指员工因离职后所直接发生的费用,如经济赔偿、交通费、信息费等;机会成本是员工离职所失去的原来工资性收入和福利待遇,机会成本的大小对员工作出流动选择的决策影响较大;心理成本是员工因离职造成失去原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精神情感方面所付出代价;风险成本是员工因流动受到不确定一些因素而产生的损失。作为离职者,总是期望预期收入远大于离职成本,但往往因风险、心理成本的不可控而造成得不偿失。一般的说,高层员工的离职成本高于中层员工,中层员工离职成本高于基层。正由于此,高层员工流失的可能性要高于中层和基层员工。


  3.2离职预期收益分析


  离职预期收益=直接收益+间接收益+心理收益(3)


  直接收益指员工在新选择职业里获得高于原来收入的总和;间接收益指因工作、生活条件改善而减少的额外付出。如工作的休息室、有通勤车等公共设施等;心理收益指因工作或职位的变化所带来的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受。


  员工离职,既有其个人的主观判断和选择,也有物流企业施加影响的因素。从员工个人来说,作出离职决策源于心理感受的倾向性:离职有可能获得比原企业更好的待遇,也有可能不如原企业。对企业来说,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不同层次员工的价值,如安排合理的岗位、提高薪酬待遇、注重人文关怀等,将员工的离职成本提高,降低离职预期收益。


  4对减少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的建议


  物流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倡导并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使用和培养忠诚企业的员工队伍,以期用合理的薪酬、用真诚的关心、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成就员工事业以及建立顺应时代的人力管理机制,来留住员工,为企业的生存与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4.1用薪留人。对于绝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是赖以生存的保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量的员工也不断流动,合理而优厚的薪酬,不仅能留住员工,还能吸引更多优秀新员工的加盟。因此,物流企业应当实施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公平薪酬福利制度,给付与员工水平、贡献相适应的薪酬,是减少员工流失的重要措施。以经济学观点来看,工资、奖金、分红等物质方面的收益都是每个员工的价值体现,而赋予员工的各类荣誉称号和晋升资格更是肯定员工的贡献。不同物流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来确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并实行。否则会适得其反,不自量力的高薪方式不仅最终留不住人,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或后续发展。


  4.2用心留人。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需求就像阶梯一样是逐层递增的,不同层面的员工其需求不同。企业要尊重员工、真心对待员工,关注员工所关心的方面。把员工当成“企业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工作中,量才使用,分配能使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的岗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建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在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小事帮助员工,解决员工的生活困难,缓解员工生活压力,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用心留人的核心,是使企业得到员工认可。多数情况下,企业这种对员工的关怀不需要花费多大成本,需要的可能是对员工的一句温暖问候,一份尊重,一声感谢……,这的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减少员工流失的措施。赞赏、关心和尊重员工,将极大鼓舞员工的士气,获得企业的肯定,感受作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因此,用心留人就要在企业中充分发扬民主,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建立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制度,承认、维护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使员工发自内心感恩、忠诚企业,从而有效防止员工心理撤出,才会迸发“士为知己者死”思想,与企业同甘共苦,和谐共进,全面发展。


  4.3用事业留人。从经济学观点来看,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特别作为物流企业的领导层要有管理的高度、远见,应当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愿望,认可员工为实现个人价值所作的努力,增强员工干事业的信心,创造有利于其成就事业理想的机会和平台,这包括良好的工作条件,合作奋进的成员,提高员工能力的学习培训与交流,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员工以企业为荣,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应有的才能,企业积极帮助员工干成事业,做到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融合、统一,使上层、中层和基层的员工相得益彰,对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4.4用机制留人。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物流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定位、规模、经营状况等考虑,需要以坚持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建立一套符合實际的员工招聘、使用、培训、考核、奖惩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靠科学、严格的用人机制、政策,以企业的发展需要自主的选择、培养、使用所需的各类人才,使员工更多受惠于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巩固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消除“格雷欣法则”现象,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对违约员工进行必要的处罚,保持优秀员工的稳定和不合格员工的顺利退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物流企业来说,要减少员工的流失,必须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顺应经济社会物流企业发展的要求,以员工为核心,把握经济学规律,分析员工的从业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按绩效和能力给予员工的合理薪酬,创造温馨的工作环境。此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队伍的建设,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逐步把企业的发展同员工的利益需求和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离职成本,消除非正常的员工流失,才会使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张华

  第4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中国实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历史的暂时性,进而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从而科学论证了人类从异化的生存方式必然进入到人真正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结果”。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资本逻辑的现实考量


  就国际范围而言,当今时代是资本充斥世界每个角落、疯狂地追逐利润的时代,资本原则仍然是当代社会生活的主导原则。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逻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也好,遇到问题也罢,都留下了资本逻辑深深的烙印。这就要求我们在承认资本逻辑的文明性的同时,不能不正视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要秉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对资本逻辑进行现实的考量,正确认识和科学利用资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从哲学的意义上看,也就是立于资本之“实”,求发展之“是”。[1]


  1资本逻辑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脱胎”而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吸取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标志,目前仍然是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不应否定资本,而需要接纳资本。正是基于这样的复杂背景,资本逻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是有着文本依据和历史依据的。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层面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孕育产生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2]31因此,在现实生活任何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可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中“脱胎”出来的。同时,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三种形式,即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共产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这三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社会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这一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是公有制经济生产方式,实行产品生产和计划经济的社会生产形式。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带有旧社会的“痕迹”,且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还不能实行“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形式。其次,从当前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总体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对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必须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不能把贫穷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要更为发达。所以,我们必须对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加以吸收和利用。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3]373例如,社会主义可以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手段,以及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国情,中国要加快发展就不能抛弃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就必须接纳资本。再次,从我国经济活动实践层面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必须充分遵循资本运动的规则,积极利用资本逻辑的文明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建设,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考证,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资本逻辑存在的文本依据和历史依据,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


  2利用资本:发挥资本逻辑的“实践文明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肯定了资本逻辑具有文明性,论述了资本逻辑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高扬人的主体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资本逻辑是现代文明的“塑造者”。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力量,并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277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阶段,市场作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手段,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资本有效运行,资本逻辑顺利展开,有利于推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因而,我们非但不能否定资本,相反,我们要利用好资本,发挥好资本逻辑的文明性。其一,发挥好资本逻辑的文明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首先在于资本的本身,资本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实现自身的增殖,获取更大的利润,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资本逻辑文明性,把它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之中,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遵从价值规律,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才能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遵从价值规律的作用,充分利用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才能充分释放资本逻辑的文明功能。其二,发挥好资本逻辑的文明性,使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资本逻辑就是资本扩张的逻辑,资本扩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只不过是近代以来资本全球化趋势的延续和发展。由于资本全球化的流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生产要素在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相互转移,这种转移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同产业之间相比,其利润率不同,总体来说,第三产业利润率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利润率最低。因此,在市场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和资本会向利润率高的产业移动。这样,资本的扩张和流动就使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升级和优化,从而彰显了资本逻辑的文明性。其三,发挥好资本逻辑的文明性,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资本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时代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一部分,世界经济仍然是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这就要求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融合,其前提是必须遵循资本逻辑作为经济活动的主导规则。可以说,资本的运动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纽带,资本运动的价值增值规律同样适合中国参与全球化经济活动。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价值规律,利用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发挥好自身产业、资本、技术知识等比较优势,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流动,才能获取利润最大化,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不难看出,这既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3限制资本:克服资本逻辑带来的“实践负效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逻辑具有双重效应,即资本逻辑不仅具有文明性一面,也具有严重的负效应,它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人的主体性丧失,人与人关系的物化,社会危机的频现。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工人被资本逻辑钉在资本上的这一过程,“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5]743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资本的文明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了有效利用,但是,资本逻辑实践的负效应也在凸显。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不少人在对物质和金钱的追逐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生活、迷失了本真。因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方面要发挥好资本逻辑的文明性,另一方面就是要限制资本,克服资本带来的实践负效应。首先,限制盲目的利用资本。我们承认资本,并不等于我们要无节制地利用资本。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加大,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逐年增多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也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产能的过剩、虚假的消费、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道德的滑坡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资本,限制资本的负效应。其次,限制资本权力。我们承认资本,并不等于盲目、放任资本的发展。当资本逻辑成为一个社会主导经济原则时,资本逻辑会吸纳社会的一切关系,进而使资本具有无所不在的权力,并使资本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使社会经济更有利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有机体健康、有序的运行,我们要驾驭资本逻辑的力量,要对资本进行有效的限制,要对资本与资本逻辑进行划界,把它定格在经济领域并规范其经济功能,以防资本逻辑向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渗透。再次,限制资本,对剩余价值要进行合理的转化。在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即利润的资本化不可避免。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使得剩余价值得到有效的转化,这样才能控制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从而才能达到对资本的限制。


  二、扬弃资本逻辑的和谐社会实现之路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逻辑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185马克思这一经典论述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的和谐社会指的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解决。


  1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就当今中国而言,市场居于优化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因此,资本依然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资本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7]39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资本逻辑强力作用仍然存在,资本的逐利性并没有改变。资本扩张的本性必然会造成资本与自然的对立,导致自然力的枯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又离不开资本,需要利用好资本,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在资本与生态的这场博弈中,二者并非处于“零和博弈”的境地,问题是“不在于瓦解资本的逻辑,而在于如何驯服资本”。[8]首先,合理的利用资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现阶段,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国际竞争能力相对比较弱。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只有依靠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以及大量的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模式必然导致资源大量的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利用资本,充分发挥资本的文明性,提高社会生产力。其次,引导资本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国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资本合理地扩张,并驯服资本增殖的欲望。既要看到资本的文明性的一面,又要看到资本消极破坏性的一面,把发展资本与引导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保证适当的生产,抑制过度的消费。把人的欲望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抑制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资本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将社会经济发展调控在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范围内。在充分发挥资本的文明性与限制资本的消极破坏性的过程中,“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9]928从而使人与自然保持高度的和谐。


  2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外企资本等。这些资本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冲突和对立,是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基于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要求,必须努力将私有资本和外资资本纳入到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来;必须在合理利用资本的基础上限制资本,克服因资本只关注自身增值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一,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现阶段,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中国的收入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社会各种资本形式的作用下,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进而导致了人与社会的矛盾。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曾指出:“收入分配不公主要源于初次分配。”[10]而收入差距主要源于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取决于资本形式,而资本形式决定了分配形式。因此,资本形式上的差别,才是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必须不断地壮大国有资本,才能从根本上对贫富分化的现象加以遏制。同时,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结合的手段,并通过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安排,对财富和收入实行国家宏观调控,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二,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资本雇佣劳动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伴随着贫富的分化,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缓和劳资双方的冲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三,要杜绝权力寻租。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制度并不健全,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并滋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稳定的运行,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反腐败的法律体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运行,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来杜绝权力寻租,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3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共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毋容置疑,贫富差距拉大和剥削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资本形式的多样化存在,出现了资本对“个人抽象的统治”。一方面,这种现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资本对劳动者的劳动剩余无偿占有,人成为经济活动中工具化的存在。另一方面,在人自身的生活中则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这样的生活会导致人们身心受折磨,不能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造成了人的身心不和谐,即人与自身的不和谐。也就是说,“一旦物质财富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时,则是可悲的,甚至是恐怖的。”[11]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重视社会公平与公正,使个人在劳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享受由劳动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一定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努力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抵制资本不利于人的自身和谐的弊端,才能做到让人的精神生活有物质生活的支撑,让财富找到心灵的家园。只有当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成为推进精神生活的更高的善的手段的时候,才能促进人自身和谐的生成,才能实现个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


  三、超越资本逻辑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论述了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资本的“人格化”,人的“物化”,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存在根据,人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手段,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回归人的本身,人才能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强调指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18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只有秉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才能超越资本逻辑,回归人的本真生活。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超越资本逻辑,实现人的本真生活。


  1“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现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在非公经济中依然存在着只关注企业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人的意义与价值的存在的问题。此外,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以物为本”的倾向。“以物为本”其实质就是“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12]137也就是说,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其目的是为了生产而生产,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物”,却无视人的存在。如此,人的主体性及其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丧失。“以物为本”只是一种“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经济量上的增长而不是为经济“质”上的提升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只把自己的私利作为经济活动的价值目标和唯一追求,从而导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被人与“物”的关系所取代。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揭示了人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和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人。社会每个成员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活动中,只有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主体作用,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彰显“以人为本”的效应和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的“合力”的结果,每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剧中人”。


  2“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生活意义与价值。“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揭示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资本逻辑作用下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只在乎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对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丝毫不关心。这种只追求经济数量而不追求经济质量的现象,只能称之为经济增长而不能称之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幸福的富裕”。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中,人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致使整个社会问题重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凸显,奢侈消费盛行,道德文明滑坡,权力寻租滋生,犯罪数量增加,资源浪费严重等,进而造成劳动者物质生活的贫困和精神生活的匮乏。“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突出了经济发展只是人的发展的手段,人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人的生活目的以及生活价值。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有意义和价值。如果从意识形态角度来划分的话,我国先后经历了毛泽东时代“革命的意识形态”和邓小平时代“发展的意识形态”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次转型。因此,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形成一种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路线方针政策上,进而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让“以人为本”给资本逻辑套上缰绳,不断彰显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3“以人为本”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在“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中,人被视为经济活动中的工具和手段,而在“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价值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在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首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人的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得到了发展,社会才得以发展。所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其具体内容为: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要不断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经济发展的价值指向是人的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不是以人为目的,那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以改善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的精神生活为目的,坚持人的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摒弃“以物为本”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再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中,总是存在一种偏执的认识,设想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人就一定会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場经济发展初期,我们为这种偏执的认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值得深刻的反思和检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于能够促进和实现人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把对人的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统一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道武等

  第5篇: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作用


  1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是以经济卫生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类学科,它是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分析技术,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从而发展而来的科研成果,一般被用在评价某种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同种病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得出的疗效与费用的比值,在研究某种特定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中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或效果、效用,考察某种疾病的最优治疗方案或者当提出新的医疗卫生政策时,它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治疗某种疾病提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案,使医疗机构用药的标准由过去的简单的有效、安全向安全、高效、合理方向转变,用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具体内容是:医疗用药要对症临床要求,效果明显;所使用的药品价格要保证患者能够购买,更要维持后续的市场供应,保证患者能够买到;治疗所使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用药次数要明确;药品质量要确保安全有效。[2]


  药物经济学一般分为三种研究方法[3]:一是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二是实际临床试验研究;三是观察性研究。由于能够有效地去除药物经济学中的一些偏倚,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一般都使用随机临床试验。效果指标的确定要对照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间治疗目的的不同、可测量程度、可测量性。[4]


  2国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民在就医用药上的支出增长迅速,已经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据统计,药品收入占国内医院的收入的一半。[5]人们就医的费用偏高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大因素。因此,医疗机构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药物经济学将其一些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转而应用于医药方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节省医疗费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应该扩大到与医疗卫生系统关系密切的所有部门,政府的卫生管理系统、医院的供货方、医疗保险行业、医生药师及患者等,药物经济学已经被相关研究者得到充分重视。[6]


  目前,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标准还很不规范,在评估某治疗方案的医药成本和疗效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而当前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治疗方案的评价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对于在宏观药品政策中的应用较少,而对于在《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中的应用就更少。[7]国内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只有基本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依赖医嘱与处方售出药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会改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提高,但医疗市场的竞争实际很激烈,所以医疗机构尽量使自己进行治疗的成本在患者能够支付的能力内,而且疗效要好。为满足人们就医需求,就要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药剂人员必须注重药品质量意识和药品费用意识。


  3药物经济学对医院药事管理的作用


  3.1遴选新药及制定基本用药目录


  我国的医药行业一般都是同一种药物有多个企业生产,药品价格不同,有高有低。政府针对这种现象,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定价、降价等措施。医院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动,对药品的遴选要求更加严格,在遴选药物时,尽可能选择安全、有效、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对想要购买的药品货比三家,遴选出疗效肯定、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方便的药品纳入本院的基本用药目录。将性价比更高、疗效更好的药品开具给患者,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3.2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制订诊疗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成本效用分析,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专业的诊疗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治疗效果好,成本消耗大不算优,成本低,效果不好也没意义,主要应在成本与效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时,要评价此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的综合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


  目前,各地医疗费用大幅提高。根据政策要求,医院在用药时,要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尽量将价格低、疗效好的药物纳入本院基本用药目录,控制药费的增长过快,医生自觉规范用药。为医院药事委员会鼓励使用疗效好、价格低、副作用低的药品,规范药品处方管理,效果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大处方、防止滥用药等。


  3.3指导患者用药,节省治疗费用


  随着人们防治疾病意识越来越高,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再绝对。几年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低,对疾病认识也少,患病时第一选择就是医院,医生提供的意见和诊断决定患者今后的治疗,而随着如今新医改的进行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患病时可能不会选择直接就医,可能会选择去药房自行购买药品治疗,患者会了解很多药品,从中选择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必要去医院进行就医时,人们会选择口碑更好、设施更先进、医务人员更专业的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医院要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要采购的药品在社会上进行招标,挑选合适的医药企业供货,防止药品虚高定价;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参与到临床中去,指导医师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用药,节省医药资源。


  3.4指导新药的研发与生产


  随着新医改的进行,人们对医药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也不再主要由医院销售给患者,药品的销售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药品虽然有特殊性,但也属于商品,它的需求受药品疗效和药品的成本影响。[8]因此,致力于药品研发生产的医院部门,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原来基础上研制出疗效好费用低的药品,大力发展院内制剂,将一些疗效好、价格低、成本低的制剂推荐给需要购买的患者,增大医院利润空间。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好坏,决定是否生产这种药品,决定是否调整现有药品的价格。[9]


  4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就是以低药品费用达到高治愈率。但并不能单纯地降低药品费用或使用便宜药品,而是要临床治疗和药品管理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医院主管院长和药事委员会要继续深化医院药事管理,将医药服务与药事管理相互融合。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医疗方案时,临床药师要参与建议,确保患者用药准确、有效、安全;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与患者面对面,指导患者服用药品方法、说明药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服用药品的患者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给临床提供服药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临床也能提供更好的医药服务。


  作者:康丽娜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wgjjx/10157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