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西方经济学 > 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西方经济学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大学生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凸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基础理论课程改革面临迫切需求。《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文章以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以调研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新的改革创新举措,以期能够提升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多元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8-0027-04


  一、《西方經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各类院校中普遍开设,受众面极广。就该课程本身而言,包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其涵盖内容多理论、多术语、多数学思维、多模型、多计算,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而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同时,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提出应用型转型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指导性意见,在各高校朝此方向跟进的过程中,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应用性、创新性改革也势在必行,亟需新的探索与实践;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经济分析从理论研究转向行为实证研究,使得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社会经济各部门对所需人才的经济学素养要求不断提高,更注重培养用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些要求的实现归根结底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关于此类课程改革的探索,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研究论证,从教学方法、教材编排、课程体系匹配、教学模式转变、考核方式变革等多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及教学效果提升提供了众多的思路和实施方案。但就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在第二、三学期,学生对经济社会的体验和认知尚且不足,且现实经济环境的复杂性,而大多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模型,都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极端简化的基础之上,不仅如此,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十分完善、健全的前提下,在实际经济社会中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教材中也几乎没有运用理论对中国经济问题解释的案例。而在学生的个性化逐步彰显下,虽改革众多,却仍旧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尚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深入调查,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并深入分析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配套的改革建议。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感觉到教的越来越累,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小,甚至很多课程改革越改学生越不满意。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群体的内在变化,抓住学生的心理与时代特征,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为此,笔者在对《西方经济学》受众学生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样本达500人。经过分析,发现存在如下典型现象:


  (一)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相关度成正相关关系,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调研中发现,经济学大类下的专业如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等,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认可度较高,从而学习较为主动,因主动配合而逐渐增进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学习主动性,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其他管理类或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等,学生的兴趣度明显下降,从而学习积极性不足,进而学习困难,进一步降低学习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进一步访谈中发现,当代学生具有越来越强的实用主义,认为经济学理论与其专业技能关系不大。而这一点也恰恰表明,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将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相结合,或者说结合度较低,让学生在这一实用主义度量下轻视了该门课程,并未真正认识或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意义所在。而学生错误的表象判断与教师在教学安排与引导上的失误是不能撇开的。


  (二)教学设计没有专业区分度,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在学生对教学内容安排的认可度调查中,依然存在与专业相关度的关联。这更表明了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专业区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如果我们不论什么专业,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设计,对教师而言授课较为统一,也会轻松,但是各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专业技能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就一定会有部分专业的学生不满意。例如,在一些章节的讲授中,教师统一的讲解经济模型的推导、公式的由来、图形的分析,费时费力,本无可厚非,但对于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是表现出为难情绪的,因为数学模型与公式枯燥且难度大,且很难让学生看出与其专业技能有何相关性,学生自然不愿意接受。并且,目前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材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内容偏深、理论性太强、缺乏案例,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是依照教材走,也增加了学生的抵触情绪。


  (三)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产生路径依赖,且对教师授课趣味性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采用,教师在运用中,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一方面可以抓住学生眼球,另一方面做到了信息量大,并节约了板书时间,教师也有更充足的时间讲解,这本是好的方面。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以听课为主,虽然配合有一些学生参与互动环节,但大多数时间、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听课的,并逐渐形成了习惯,以至于在日常提问互动中都懒得说话,只愿意被输入知识,理解了,掌握了,考试过关,就达到了目的,也似乎成为一种最为轻松的学习模式。这一点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非常明显,并且令人吃惊。在对教学模式喜好的选择中,竟有高达80%的学生偏爱教师讲授,这与我们的猜想是极其不同的。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学课程开设于大学二、三学期,学生刚从高中走过来,高中的这种学习模式依然保留,已成习惯;二是就90后以后的学生群体分析发现,由于生活环境普遍越来越好,父母安排代办的越来越好,学生的依赖心理越来越强,学生看来别人“理所应当”的作为越来越多,所以自主学习的能力似乎較为缺乏,或者一些时候干脆懒得思考,懒得发言,懒得找答案,希望教师直接公布结论,越省力越好。但同时,教师在讲授中还被希望更为有趣,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远远高于课本知识,这显然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非要求自己多多主动探究。教师被迫修炼成了多才多艺的相声演员,否则将面临教学效果不佳的结局。


  (四)案例教学效果欠佳,小组讨论模式不受青睐


  案例教学法在很多课程改革实践中被广为推崇。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案例教学法也是喜爱度最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选择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如何一题中,一半以上的比例则选择效果一般或不好。这说明我们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案例自身的原因,或案例选择不当,或较为陈旧等;二是组织安排的形式问题,或案例问题设置不当,或给予的时间不够充分,或组织讨论的较为草率,或激励机制不健全,或教师点评能力不足等;三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或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分析不出,或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思路受限;或小组内搭便车行为、参与度不高等。同样的,小组讨论模式,更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不赞同其实施效果。在谈话中了解到,学生认为自己讨论的水平有限,往往抓不住重点,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得出全面的解答,老师也无法杜绝搭便车行为,更无法给予有效的个人监督与激励,从而影响参与积极性。


  (五)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激情不够,语言缺乏感染力


  由于西方经济学知识偏理论性,所以大多数的课堂教学还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其他一些教学方法。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很难令自己长久的保持饱满的激情,尤其是与学生互动偏少时或是学生配合不佳时,教师更无法始终保持热情洋溢的状态;且很多专业教师并未受过正规的教师培训,语言运用技巧缺乏,语言较为平淡,缺乏感染力。而学生却是思想活跃、不甘平淡,发现老师热情下降时,会选择自己找有趣的事情做,就出现了低头一族。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缺乏激情和语言乏味成为低头一族给教师提出意见中的最高选项。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就导致课堂气氛越发沉闷,学生学习效果下降,更不用说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而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实践中也常常会选择依赖自己的教学路径,省时省力。


  (六)考核方式陈旧,学生以期末突击为主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从当前考核方式看,大多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法,分配比例大多是三七开或是二八开。有时卷面成绩不理想时,也会调整为四六开。学生和老师都已最后考试过关为目标,导致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更加不重视学习质量,而只是在期末临时突击,卷面43分即可过关。在回答“期末考试前是否突击记忆”这一问题时,选择“是”的学生比例在65%以上,充分说明了当前的考核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并且,闭卷考试虽也加大了案例等主观能动类题目,但仍无法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还使学生平时学习松懈、期末突击,亦无法起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而让学生自己选择最赞成哪种考核方式时,学生选择开放式考试题的占50%以上,选择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调研报告、论文等形式的占40%以上,这说明学生对于课本上的纯理论知识认可度低,更希望课本上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中,老师能以体现实际应用能力的方式来考核自己,考核方式应向综合性转变。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


  基于上述教学实践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在分析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的推进以下创新性改革实践,以更好的提升学生满意度、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一)拓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当下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对互联网、移动数据的应用比比皆是。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也要进行大胆的尝试。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教学与慕课、微课、手机客户端、微信群、讨论应用类APP、小程序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延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各项网络课程资源、自建或他建的微课慕课、精品公开课,让学生能够多渠道多角度摄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最大化的优化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


  (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还是主要的,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必然要求。例如,我们采取的小组竞答法,就实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班级以四至六人分组,课堂提问均已小组为单位记成绩,一个学期的所有答题成绩累计,排出等次,给出分值,且组员成绩由组长分配,该成绩按比例计入期末综合成绩中。组长基本上可以起到督促全组同学的作用,同时竞答也激发了各自的荣誉感和参与度。提问的问题有发散型,也有知识型,有必答题,也有抢答题,以更好的保证所有同学的参与度。案例讨论法在应用能力培养上也是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选取的案例多以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例为主,且以各组必答来保证学生都能自我分析,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从而确保案例教学法的良好效果。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程教学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给学生提供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例如,在每节课开始前,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经济新闻的播报,要求学生自选经济类新闻、自己制作好PPT进行讲演,且要有对该则新闻的点评讲解。讲演的学生对该新闻要自己理解,而全班同学一个学期会听到众多经济新闻,且老师点评时侧重告知学生涉及哪一章节的经济理论,这样学生就能感知到经济学的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还可以开展辩论赛、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这种任务导向型教学方法,要提前一至两周布置下去,让学生充分调查研讨,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四)充分运用利用课外空间的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还要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多多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将课本知识与新闻事件、经济政策等相联系,从而引发学生课后自我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课后多阅读经济类书籍、刊物,多浏览财经网站和经济论坛,关注经济学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帮助学生提升经济学素养和自主学习意识。留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必须要有监督查验机制。例如针对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指标学习,让学生查找对比几个国家公布的基本经济数据,自己整理各种指标,并解释含义,分析异同。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完成情况,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把难点、要点解释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该知识点。


  (五)开展各类实践性教学模式


  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来更好的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一些热点经济问题或现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引入经济学模拟沙盘实训课程,更好的完善经济学课堂教学体系;多举办专家讲座以及行业专家、企业家进课堂活动,提升经济学的认知认可程度;引导学生观看热点经济问题的新闻实评、热门经济人物做客直播间等大量时事视频,让学生了解当今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等等。这些都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四、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配套举措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以上具体的创新实践外,还需要配套改革的联动。下面仅就关键点提出一些配套举措。


  (一)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与专业的结合


  首先,教学目标应按照不同的专业所需的不同技能设置不同的技能目标。如保险学、国际贸易专业强调宏观形势判断分析、政策运用、货币政策与金融理论的结合等技能;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侧重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市场调研、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等技能;会计学专业则重在宏微观经济数据的收集、测算、企业经营中的盈亏分析等技能;商务英语专业则重在宏观数据解读、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等技能。其次,将课程内容按照不同专业的技能目标及社会需求的不同做出调整,包括案例选取、知识点的取舍、学习要求等,并调整各章节内容的学时比例。


  (二)加大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手段,紧密跟随时代步伐,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也要信息化、现代化,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大网络资源的自我建设,制作微课、慕课,加大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利用公开的各种优质网络资源。


  (三)繼续推进考核体系的改革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及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改革热情。而目前的学生考核方式前文已有分析,弊端较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考核方式应包括实践应用环节。对知识点的测试可以采取在线题库测试,再加上平时各环节的成绩,以及小组成绩、实践能力的测评等多项指标。对教师而言,评价体系中也应包含教师教学中与专业的契合度及应用性体现等评价内容。还应有对教师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


  五、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涉及面广,基础性强,因此,该课程的改革成效关乎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关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面对新时期学生群体的特征变化,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弄清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大胆改革创新,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各种媒介,让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人才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xfjjx/10058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