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网络 > 江苏的案例向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城市化

江苏的案例向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城市化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


江苏向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1999年江苏总人口7700多万,农村人口占68%左右;农业就业人数155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城镇化水平只有34.94%,近2/3是农村,1/3是城镇;江苏乡镇企业发达,在工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因此,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江苏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关系到江苏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一、江苏向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城市化发展的态势

中国即将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加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真正成为世界市场经济主流的一部分。江苏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江苏农村经济在向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城市化的过渡进程中,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1、江苏经济较早地加入了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随着沟通人们往来的各种交通工具和国际贸易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超越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和技术交流,促进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根本的时代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江苏比较早地确定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开放程度较高,经受了国际市场的考验,综合实力较强。1999年江苏gdp总量达7700亿元,居全国第二;人均gdp约合1288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下限水平;进出口总额312.6亿美元,居全国第三,外贸依存度达到33.6%,其中出口占gdp比率为19.7%;"三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1%,出口额占全省总额的53.8%,涉外税收占全省"两税"的24.4%;1999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0.2%,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28亿美元,全球500强中有180家在江苏投资兴办项目;设立国家级、省级开发区80个,逐步进入收获期,成为吸引外资和外贸出口的基地、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总之,江苏经济包括农村经济比较早地加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表1-1就1999年与1995年的一些经济指标作一个对比,可以看出变化是显著的。

表1-1

经济指标 1999年 1995年 99年比95年增长率 全省gdp总量(亿元) 7700 5155 49% 人均gdp(美元/人民币) 1288/ 900/7312 43%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312.6 140 123% 出口占gdp 19.7% 7.6% 159%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428 48 792%

加入wto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农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结构不合理,如养殖业、园艺业所占比重过低,养殖业比重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均在70%以上,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工转化能力差,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在3:1以上,我省为0.6:1,可见差距之大;科技水平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60-70%,我省仅为30%,因此,江苏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迎接挑战,江苏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尽快熟悉经济国际化的规则。世界贸易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多边贸易规则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我们的优势,还是利用贸易争端机制维护好我们的利益,都要求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国际经贸规则。这些都需要教育为农村经济国际化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2、"科教兴省"战略促进了江苏经济知识化的进程

江苏省较早地提出"科教兴省"战略,并把"科教兴省"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把"科教兴农"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全省工业包括乡镇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40%,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50%,比全国平均高10多个百分点。目前,在工业领域包括农村乡镇工业,主要行业中有70%产品升级换代,引进国外设备20多万台套,生产装备1/3以上达到国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目前江苏专利授权量为3万件,位于全国第6位。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60-70%,;科技在全省农业进步中的贡献分额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20-30个百分点的差距。1998年全省r﹠d投入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0.35%,全省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研究与发展投入仅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0.3%。按照世界公认的r﹠d投入标准衡量,这一比例难以支撑江苏的自主创新。

以专利申请情况为例,江苏与其它省、市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表1-2)。

1999年江苏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基本情况及在全国的排序 表1-2

省市项目 北京 广东 上海 江苏 山东 浙江 辽宁 台湾 专利授权量 数量 42325 55055 20358 31775 33108 29832 32124 36803 名次 2 1 8 6 4 7 5 3 其中发明专利 数量 3944 671 1235 1032 1099 753 1503 528 名次 1 7 3 5 4 6 2 8 其中职务发明专利 数量 15337 32337 10523 13228 12555 11084 8493 9488 比例% 36.2 58.7 50.4 41.6 37.9 37.2 26.4 25.8

另,按中国软件登记中心公布的数字,江苏自主版权软件拥有登记量1997、1998年均为20件,居全国第四位,1999年57件,居全国第五位,仅为北京软件版权登记量的75%,为广东省的26.7%。

因此,江苏虽然较早地确立了"科教兴省"战略,有力地推进了江苏经济知识化的进程,但是,由于科教投入不足,自主创新的机制不灵活,江苏经济的知识化程度仍然比较低,与全国的先进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3、江苏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由于江苏资源贫乏,经济两头在外,江苏比较早地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基本形成,资金、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发育成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著,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球化就意味着市场化,全球化以市场化为原则。中国加入wto,要求我们遵循wto基本规则,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根本性转变。江苏要迎接挑战,必须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这里有必要指出,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中,理所当然包括教育服务贸易。在wto法律体系中,教育服务是服务贸易的一个类别。教育贸易,特别是远程教育大有作为。教育市场包括高等教育市场,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要去占领。但是,江苏教育与全国一样,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市场发育程度低,教育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教育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入学制度上缺乏弹性。而发达国家具有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技术和管理相对先进,资金雄厚。发达国家通过发展教育服务产业,吸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或提供其它服务,收取高额学费,并利用高学历的人才资源为其服务,获得巨大利益。

总之,江苏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是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江苏应该进一步抓住加入wto的机遇,按照国际市经济的普遍法则,进一步加快江苏市场化的进程,特别要加快教育贸易的市场化进程。

4、江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滞后于非农化水平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江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94全省城市化水平只有24%,1999年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4.94%。预计到2000年底,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0%。

现在世界平均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0%,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也在40%以上。国际城市化历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江苏正处在这个阶段。但目前全省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全省的非农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1个百分点,与其经济水平和在全国的地位也不相适应。城市化滞后使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严重制约。1999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6.1%,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上海的49.6%、广东的37.5%、福建的38.4%。

江苏人多地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00多人,居全国各省之首,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因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重视规模发展、集约发展。要大力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加快城市化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城镇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增强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同时要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人员。农村劳动力只有经过教育和培训才能有效转化,投入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人员要靠教育和培训来塑造。教育体系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源开发趋势,适应社会就业机构和就业方式的新特点,及早进行人才准备,着力解决非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不足的矛盾,更多地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开放教育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教育和培训是城市化的重要保证。

5."四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地区化的特征
江苏经济发展中,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见表1-3。
江苏南部、中部、北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照表 表1-3

项目地区 占地面积(平方公里) 总人口(万人) gdp(美元) 人均gdp(美元)
苏 南
苏 南
苏 北
根据《江苏省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提要》提供的数据,以苏州、扬州、连云港为例,农村工业化水平及专科以上层次人员所占比例情况,见表1-4。 表1-4

300.2 (单位:万人)
219.8 248.4 208.6
(占73。22%) 138.4()
(占55。72%) 45.8(占21。96) 0.39% 0.28% 0.15%
农村劳动力总数 农村非农从业人数 大专以上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

从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正由南向北呈梯次发展:
表1-5
技术含量
苏南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 苏中地区
一般技术产业 苏北地区
农产品加工业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时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但层次和结构上都各有侧重,类似于表1-5,人才需求层次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低到高的趋势。

依据目前专科以上人才所占比例,苏北要达到苏中的水平,还相差0.13个百分点,约净增2700多人,相当于在现在的水平上翻一番;苏中地区要达到苏南地区的水平,还差0.11个百分点,需净增2700多人,相当于比目前水平提高40%。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苏南、苏中、苏北在所需人才的专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目前苏南农村地区专科以上人员所占总人口比重也亟待提升。

由此可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发展高等教育为龙头,培养大专以上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九五"期间,江苏在巩固和提高"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积极发展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将在面向农村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方面展现一片新的天地。

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充分发挥优势,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办学思想,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快开放教育的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1979年建校以来,已经建立起包括一所省级电大、12所市级电大、3所直属分校、84所县级电大,14所电视中专校、175所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在内的覆盖全省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

到1999年底,全省电大共有教职员工5555人,其中专职教师3108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75%以上。人员、校舍分布情况见表2-1。全省电大固定资产总值已达7.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在教学仪器中,能上网的计算机达到3890多台套。

表2-1
全省总量 县级电大拥有情况
数量 所占比例(%)
教工人数 5555人 4250人 76.51
校园面积 3503亩 3000亩 85.64
校舍面积 101万平方米 70万平方米 69.30

由此可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县级电大已经成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系统的主体。

江苏电大办学21年来,共招收本、专科学生21万人,招收中专生近10万人,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5万多人,中专毕业生7万多人,开展了100多万人的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江苏电大毕业生占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其中电大毕业生中占总数5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又回到农村,为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的新形势,不断完善开放式远程教育的专业和层次结构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向,从农业经济、加工工业、外向型经济到企业管理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江苏的开放式远程教育一方面注意拓宽教育面,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并加强对老专业的调整改造;另一方面,注意增加和提高办学层次,努力形成全方位服务的格局。

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之初,局限于举办成人教育,仅仅开出了机械和电子专业;1991年,开设了工科、文科、法律、经济贸易类的14个专业,并对传统的机械专业进行了改造,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以适应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对复合性人才、实用性人才的需求;1995年,开设了工科、文科、经济贸易、外语、医科、艺术等大类的36个专业,特别是增设了工业设计、英语、医学美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装潢美术等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专业;1999年,开设了工科、理科、文科、经济贸易、外语、艺术、法律、农科等大类的48个专业,新增设了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工程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工程、餐旅管理、商务英语、新闻传播、种植等专业,适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为坚持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适应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于1986年设立江苏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到1991年,已开设了建筑施工与管理、乡镇建设、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8个专业;1995年了又增设了计量、服装、汽车运输与维修、餐旅管理等4个专业;1999年又新增了园林绿化、经济法律事务、房地产经营管理、群众文化艺术等4个专业。同时,江苏电大还对中专的工民建、现代文秘等专业进行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学习的需求。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扩大教育的开放度,以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的人才需求。自1996年起,举办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和高职教育试点,其中注册视听生教育目前在学人数超过22500人。

1999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一年多来,先后开设法学、英语、金融学、会计学等4个本科专业和金融、教育管理、财会、法律、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工民建、现代文秘等8个专科专业,累计招收本科生4319人,专科生35159人(具体情况见表2-2)。

开放教育发展图表 表2-2
30000 开放专科

20000

10000
5000 开放本科
1500
1999秋 2000春 2000秋
1996年,举办专科起点本科教育,开设了英语、计算机和法律等三个专业;1999年举办环境保护、广播电视工程、英语、法律等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各类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了5342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不断开出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项目,1991以来,先后举办会计岗位培训、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及专业证书教育、法律专业证书教育、劳动经济管理专业证书教育、企业政工干部培训、会计职称考试培训、人事干部培训、证券交易培训、会计证培训、新会计制度培训等项目,从1991到1995年,共培训种类人员24万多人;1995年,江苏电大和省有关部门一起,共同举办英语等级考试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当年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培训的人数为4400多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核培训的人数达到39700人;到1999年,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培训的人数接近69000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核的人数超过了208900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在专科层次上,先后举办成人专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双专科教育、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教育、开放专科教育等教育形式;在本科层次上,包括举办专科起点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开放本科教育等;在中专教育层次上,先后举办过普通中专教育、成人中专教育、中专和大专五年一贯制教育,以及各种各样非正规、非学历教育培训。

3、为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重心下移,已成为农村高等教育的主体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开放式的高等教育不再仅限于城镇,而是逐步向农村乡镇延伸(见表2-3、2-4、2-5)。

由表2-3、表2-4、表2-5可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开放式教育深入农村的程度也就越高,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当年的招生数,分布在县级电大的专科学生数与所在市电大学生总数的比例在199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生市、县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2-3

单 位(市校) 在校生数 当年招生数 毕业生数
市直 县校 比例 市直 县校 比例 市直 县校 比例
南 通 289 692 70.54 174 236 57.56 103 190 64.85
常 州 895 343 27.71 332 136 29.06 716 274 27.68
镇 江 108 311 74.22 68 147 68.37 115 338 74.61
淮 阴 350 1290 78.66 85 370 81.32 168 663 79.78
苏 州 1161 1132 49.37 365 349 48.88 669 415 39.60
盐 城 348 1489 81.06 72 576 88.89 233 256 52.35
无 锡 1067 458 30.03 310 162 34.30 546 316 36.66
合 计 4218 5715 57.54 1406 1976 58.43 2550 2452 49.02

1995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生市、县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2-4
单 位(市校名) 在校生数 当年招生数 毕业生数
市直 县校 比例 市直 县校 比例 市直 县校 比例
南 通 1385 1803 56.56 497 692 58.20 309 392 55.92
镇 江 115 391 77.27 93 225 70.75 169 122 41.92
淮 阴 755 1058 58.36 370 386 62.81 150 358 70.47
苏 州 1673 2450 59.42 582 1001 63.23 527 890 62.81
盐 城 660 1875 73.96 319 470 59.57 91 595 86.66
无 锡 1916 815 29.84 692 344 33.20 509 188 26.97
合 计 6504 8392 56.34 2253 3118 58.05 1755 2545 59.19

1999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生市、县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2-5

单 位(市校名) 在校生数 当年招生数 毕业生数
市直 县校 比例 市直 县校 比例 市直 县校 比例 南 通992129756.6645053154.1326063070.79镇 江 98 724 88.08 53 297 84.86 51 165 76.39 淮 阴40334546.1219911536.6218510435.99苏 州 1658 2771 39.22 570 1124 66.35 555 657 54.21 连云港27377173.855635086.2110550682.82盐 城 657 2208 77.07 310 895 74.27 114 566 83.24 无 锡2026133639.7465138437.1056320326.50合 计 6107 9452 60.75 2289 3696 61.75 1833 2831 60.70 注:表中的"比例"是指县校学生数/所在市(市直与县校和)学生总数
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大专(含开放教育)在校学生数1995年比1991年增长了46.84%,1999年比1995年增长了91.85%;县级电大毕业生占所在市校毕业生的平均比例由1991年的49.02%上升到1995年的59.19%,1999年又上升到 60.70%;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放式远程教育越来越受到县和县以下广大农村乡镇的欢迎。

而据我们对江苏的不完全统计,农村接受非学历教育的人数比例如下:

1991年,县和县以下在学人数占所在市总数的平均比例为72.50%;
1995年,县和县以下在学人数占所在市总数的平均比例为68.22%;
1999年,县和县以下在学人数占所在市总数的平均比例为55.80%。

数据表明,在各类教育同步发展的情况下,学历教育在农村越来越受到重视。开放教育的形式更是受到县和县以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欢迎。1999年,江苏县级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数占所在市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总数的平均比例达到了75.69%。

为促进县级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江苏电大尝试在示范性县级电大举办开放本科教育试点,目前,举办本科教育试点的县份有8家,学生近500人,约占开放本科学生总数的11.6%。

广播电视大学伸向农村的开放式远程教育形式所培养的学生被誉为"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

4、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更新教学技术手段,初步形成了多种媒体并用的教学模式

先进的载体和传播手段的应用,是开放式远程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开放式的远程教育,从函授教育,到广播电视教育,以及后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媒体,逐步形成了多种媒体合理配置、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并用的教学模式。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在其发展进程中,特别注重加强电大系统建设,明确提出了"以省校为龙头、市校为骨干、县校为基础"的发展思路。为实践"开放教育"和"教学现代化"两大命题,江苏县级电大加大投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991年,江苏全省电大电教设备、实验设备总值2387.62万元;1995年增加到5595.18万元,比1991年增长134.34%;1999年达到了15574.90万元,比1995年增长178.36%。

为促进县级电大的发展,使电大更好地伸向农村办学,自1993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原教育委员会)启动县级电大评估工作,对全省县级电大实行了分期分批、全面系统的评估,以评促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在1995-1999年间,县财政增加对电大的投入达6.83 亿元,其中县电大新增土地1180多亩,新增图书46.5 万册,新建语音室48个、各类实验室89 个。

1998年起,江苏省教育厅进一步推进电大评估工作,在继续做好县电大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市电大和示范性县级电大的评估工作,目前,已经通过示范性县级电大评估的学校已有8所,这8所学校在教育现代化方面的投入总计达到3100万元人民币。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深入开展,1999年,江苏电大下达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习中心建设标准》,对现代化教学设施、软件建设、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大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学现代化建设硬件条件统计表 表2-6

条 项目 件 办 学 点 视听教室 网络教室 视听阅览室视听设备(套) 网络阅览室上网计算机(台) 校 园 网
室数 视听设备(套) 室数 上网计算机(台) 上因特网计算机(台) 上局域网计算机(台)
无锡电大 12 28 10 450 58 55 56 400
其中县校 8 16 6 250 38 50 52 300
常州电大 51 76 8 401 67 41 419 384
其中县校 48 66 6 301 61 35 408 373
镇江电大 135 9 2 23 158 93 92
其中县校 80 6 0 3 58 3 2
扬州电大 25 291 13 521 89 65 360 560
其中县校 23 201 8 341 89 65 320 380
宿迁电大 7 11 4 108 1
其中县校 4 8 3 75 1
南通电大 59 142 7 280 47 18 13 354
其中县校 39 88 6 230 37 18 11 304
连云港电大 7 10 4 231 6 20 30 240
其中县校 5 8 2 51 4 20 20 40
徐州电大 13 13 6 85 41 110 9 157
其中县校 10 10 5 55 31 70 5 127
淮阴电大 7 22 4 124 8 80 8 120
其中县校 6 18 2 44 0 0 6 40
泰州电大 1 20 3 143 1 45 13 123
其中县校 1 20 2 85 1 45 12 65
苏州电大 66 115 14 574 127 136 386 540
其中县校 46 95 12 514 95 120 326 440
盐城电大 8 7 8 227 8 102 169 50
其中县校 7 6 7 226 7 101 166 50
合计各市电大总量39174483314447683015563020县校总量27754259217236758213292121县校/市、县校(%)70.872.971.169.177.170.185.470.23由表2-6可见,全省县级电大拥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平均已占市、县电大总量的70%以上。

除此以外,省电大还利用atm宽带网或多根isdn专线与无锡、南通、武进、昆山、太仓、海门等市、县电大共建立了12套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到2000年底,全省开通基于atm宽带网的远程直播教学系统将达到20个。

5、以开放教育思想统整电大各类教育,电大新的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初见端倪

开放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开放等方面的内涵。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广播电视大学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

在办学形式上,电大首先突破了校园式教育的模式,试行自学视听、业余学习;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广播电视课、计算机电子课件和印刷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毕业生的使用上,率先实行电大毕业生"可工可干、不包分配"的政策。由于电大开教育改革的先河,吸引了大批生源,特别是适应了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以专科教育为例,1991年,江苏电大成人类毕业生占69.85%,其中业余、半脱产学习的占成人类毕业生的80.93%;在校生中,成人学生占67.25%,其中业余学习、半脱产学习的学生占成人学生的90.21%。

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广播电视大学开始举办普通高等教育,到1995年,普通高等教育类学生约占50%左右,江苏电大成人类毕业生占49.34%,其中业余、半脱产学习的占成人类毕业生的81.88%;在校生中,成人学生占52.38%,其中业余学习、半脱产学习的学生占成人学生的87.80%。电大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构成了均衡发展的态势。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受传统的校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电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用"校园式的、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如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广大在职成人的学习需求,满足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需求,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江苏电大积极参与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实施的"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同时实施江苏相应的项目研究工作。

开放教育不仅是电大教育的重要形式,而且代表了电大的发展方向。江苏电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强调用开放教育统整电大教育的观点,从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和教育效益;开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入学考试门坎,坚持教育对象的开放,鼓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处在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参加开放学习,目前,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年龄最大的超过了46岁;开放教育的教学强调适应成人自主学习的特点,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计划制订上注意加重实践的比重,注意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岗位素质要求挂钩,并不断融入学科或管理方面的新的知识。如在制订开放专科财会专业计划时,就依据了上述原则;开放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强调开放教育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把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举行"半开卷"考试试点,促进了学生学习,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为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在教育、文化方面对社区的幅射功能,江苏电大提出了社区开放学习中心的建设标准,苏州、无锡、武进、海门等市、县电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江苏电大已从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到在办好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同时,积极扩大开放教育规模,从单一的专科层次教育转到大专、中专、本科教育协调发展,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转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功能办学、全方位服务的新格局。

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江苏电大构建中专、大专和本科教育之间,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举办中专、大专五年一贯制教育,举办专科起点本科教育,参与专科转本科教育,实行专业证书与开放专科教育之间的沟通,都已经取得了成效。

目前,江苏60%以上的县级电大和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其它教育形式实行沟通,一套班子,几块牌子,形成了以高等(电大)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在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特色人才、实用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江苏现代远程教育展望

总结我国广播电视大学20年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纵观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未来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取向和定位应该体现在"现代化"、"开放性"以及"层次性"上。

1、积极推进远程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通常是指那些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具有的特征。教育现代化则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教育上的反映,又是教育自身整体上深刻变革的过程及其达到的水平状态。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是远程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电大要加快改造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当然,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要处理好"先进性"、与"适用性"以及"经济性"的关系。使用新技术手段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人们通常将目前使用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归纳为四种媒体(印刷媒体、音像媒体、教学光盘、计算机网络媒体)和八种手段(个人自学、互助与小组讨论、面授辅导、电话答疑及电子语音信箱、电子邮件、双向视频教学系统、bbs网上讨论、教学信息及辅导资料),这些都可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最终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根据规划,江苏2001年初步建成5个实验性学习中心,2003年建成50个学习中心;有三分之一的县级电大达到示范性县级电大的标准;全部市级电大通过合格评估;省电大建成教学管理指导中心、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图书情报信息中心。

2、有序扩大开放,保证教育质量

"开放性"是广播电视大学最本质的特征。今后电大在开放性要把握好三个问题:

--全面性:开放的内涵,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对象、教育时间、教育空间、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等等,而深层次的最本质的开放是教育制度、教育体系的开放以及教育价值观的开放,远程性只是开放性的表现形式,不能把开放等同于空间的扩大。

--有序性:开放是一个逐步发展、扩大的过程,一切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定,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简单急噪,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那一套做法;开放不等于无序,开放既要改革创新,也要管理规范,使开放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开放要把阶段性和长期性结合起来,开放的目标导向应该是实行完全学分制,以课程或课程组为单位,学分积累,为社会成员提供多证书、多样化服务。

--标准性:开放决不等于不要质量,也不等于可以降低质量,质量仍旧是开放教育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开放教育无异于自毁电大;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新形式下,多样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仅仅用精英教育的质量观来衡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质量;现代远程教育应更多关注和着眼于"现代化",在坚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方面,力求办出特色,形成优势,这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提高开放教育的质量,必须加强管理,建立规范,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督导和控制,以保证基本的质量标准,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3、积极稳步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开放式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受益面大、投资少、效益高的优势,通过现代传播技术把较好的教育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对推进教育机会均等、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对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对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广播电视大学有必要,也有条件和能力在搞好专科层次教育的同时,适时提高办学层次,更多地承担本科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的任务。

据此,我们根据江苏的实际和需求,我们设想到2005年,力争把江苏电大基本建成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届时全省电大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注册人数达15万人,其中开放教育的份额占60-70%;开放教育的本科占20-30%,其中省校以本科为主,以后这个比例将视条件稳步提高,力争在2005年前后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部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把大力发展各种非学历教育培训放在电大开放办学突出的位置,密切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举办各种非学历教育项目,扩大电大的服务功能。各种类型的单科教育、专业证书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双专科教育、老年教育等都要加快发展。要努力办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绿色证书教育,为江苏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服务。全省电大非学历教育(包括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老年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闲暇教育等)年培训人次达30万,使学历教育在校生与非学历教育年培训人次之比达1:3以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sjwl/23955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