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智能科技 > 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

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智能科技


摘 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现代智能建筑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屏障,尽管工程投资相对于整个项目来说所占比例较小,但建设周期基本与项目同步,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系统以后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施工,问题
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的施工阶段划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用四个字来简述分别是:做管穿线、设备安装、系统调试。
  1 做管穿线
  做管穿线包括线管、线槽以及电线、电缆的敷设,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的主体工程,构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骨架和经脉。
  2 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包括各种探测器、报警装置和消防主机的安装,赋予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一个有明确作用的器官。
  3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的收尾阶段,它检验了整个系统能否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是否安全可靠,系统调试的通过记录相当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出生证明。
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各施工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做管穿线阶段
  1.1 主材的选择
  1.1.1 管材的选择
  投资方为了节省成本,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线暗敷进不燃烧体的结构层时往往选用阻燃硬质塑料管作为护套管,尽管这样做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但塑料管道起不到屏蔽和泄放强电、漏电、静电、雷电及电磁干扰的作用。而在现代建筑中,各种强电、通讯、控制线路纵横交错,对其附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和控制线路会产生电磁辐射和电脉冲耦合干扰,容易造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异常。所以无论暗敷或明敷,统一采用金属管材来敷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路是该系统安装工程发展的趋向。
  1.1.2 导线的选择
  现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多为二总线制,那系统中的配线该怎么选型呢?由于单芯导线间的电容值远大于多芯导线间的电容值,不利于远程通信,所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通信线路以及控制线路均应采用双绞多芯铜导线,且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最好选用500V,以提高绝缘和抗干扰能力。另外,多芯导线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比较柔软,方便穿线和接线。通信线路的主缆也应该采用抗干扰能力优越的双绞线屏蔽电缆。
  1.2 管路预埋人员的工作安排
  预埋是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的起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预埋阶段难就难在施工环境差这一方面。预埋基本上都是露天作业,日晒雨淋,时时刻刻都要跟紧土建的进度,施工人员早起晚归,甚至通宵达旦配合土建预埋都是平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就容易出现工作散漫、做事怕麻烦等负面情绪,工作效率和施工工艺自然达不到要求。这时候,合理派工尤其重要。
  首先要和土建有良好的沟通,预埋部位、时间必须落实好,最好能在满足进度的情况下和土建的工作时间或工作区域错开,避免施工区域人员密集,工作开展不起来,影响工作效率。
  其次是合理的人员和工作调度。施工员要熟悉图纸,预埋的工序、工程量以及人力配置,施工员都应该心中有数,准备工作提前做好,一有工作面就能全面铺开,速战速决。例如针对标准层,做好一层的预埋后,以该层的管路位置、走向作为模板,提前把其他层的材料加工好,等到土建扎好底筋,就可以马上把加工好的半成品运到现场安装成成品,省时省力。
  再次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例如在夏天,上午提前上班提前下班,下午推迟上班推迟下班,避开天气的不利影响,既保护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保证了工作效率。
  1.3 管路预埋的工艺控制
  1.3.1 探测器底盒的定位
  底盒定位的最佳时机是在模板装好之后,钢筋绑扎之前,因为这时已能确定梁、柱的具体位置,而且场地相对开阔,没有什么妨碍。底盒的位置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定位,地下室顶板的底盒定位尤其要这样,因为地下室通常没有天花,预留底盒的位置就是探测器安装的位置,不能调整,稍有差错就很有可能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1.3.2 管路的敷设
  线管在安装之前要清干净里面的杂物,因为碎石、砂子等杂物有可能在线管的搬运过程中跑到管子里面去,如果不清干净,以后穿线的时候就会出现导线穿不过或者损坏导线绝缘皮的情况,甚至管子被较大的杂物堵塞,该段管道作废。
  管子的切口处要做毛刺清除处理,否则日后穿线会划伤导线。
  管子的接头处要涂导电膏、缠胶布,做导电、密封防水处理。
  管子入盒时要套锁母,防止跑管。
  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或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十分之一。
  线管的弯曲半径要大于管外径的6倍,方便日后穿线。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达到一定长度、弯曲数量的管路必须增设接线盒。
  1.4 配合装修的管路敷设
  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建筑间隔、用途的变更,从而导致以前预埋的点不适用的情况出现,因此只能配合后期的装修工程重新配管。
  此时配管必须采用金属管材,且刷油性防火涂料三遍,涂刷的间隔时间也要控制好,要在24小时以上。
  明敷管路要横平竖直,观感良好,管路较长要先拉线打码再做管。
  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应采用独立吊杆安装。在经过装修单位同意的情况下,直径20MM及以下的管路可以固定在主龙骨或龙骨的吊杆上。
  弯曲比较多的管路应在做管过程中穿好铁线。
  1.5 线槽的敷设
  线槽应有独立的固定支架,且支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5M,支架安装前要拉线,保证线槽的观感满足要求。
  线槽的接驳点、转弯处、升降位应加设支架固定。
  每段线槽间要用不小于4MM2地线做跨接,保证线槽间的电气连通。
  线槽的连接处应避免在穿越楼板或墙壁的位置。
  线槽接口、出口处应平直、严密、无毛刺,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线槽的连接应用配套的螺丝,平戒、弹戒配齐紧固,且螺母应紧固在线槽壁外侧。
  1.6 管内、槽内穿线
  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穿线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要对管、槽的走向明确了解,对于暗敷的管路,最好能够让做管的那一组施工人员来完成穿线工作,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不同功能的导线颜色必须分开,同一功能的导线颜色必须一致,这样方便以后查线、接线和系统的维护管理。
  穿线前应将管、槽内的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管口戴上护套嘴,避免管道受潮腐蚀老化和导线划伤。
  管、槽内不准驳线,线头应在接线盒里驳接。
  拉线严禁使用蛮力,避免拉伤、拉断导线。
  导线拉出后要有足够余量,一般为15CM左右。
  导线敷设完成后,要用500V、最大量程为500MΩ的兆欧表,对导线回路之间、导线对地、导线对屏蔽层进行绝缘电阻值的测量,阻值大于20MΩ方符合要求。
  2 设备安装阶段
  2.1 探测器安装
  探测器安装是设备安装阶段的主要问题。因为探测器的数量很大,而且多数探测器都需要配合装修均匀分布安装,所以探测器的布置必须既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又满足建筑布局的观感要求。
  探测器底座的工作指示灯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测器安装的倾斜角不应大于45°。
  探测器周围0.5M以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器安装后应做防尘措施,在工程交工前才将防尘罩逐个取下。
  探测器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居中、对称布置安装,有天花时可根据天花的形状均匀布置探测器,大空间的探测器布局必须横向、竖向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室内装修有变动时应及时调整探测器的位置。
  2.2 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
  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
  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墙上,距地高度1.5M。
  2.3 其它报警设备的安装
  如消火栓起泵按钮、警铃等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4 端子箱和模块箱的安装
  端子箱和模块箱一般设置在电井内,由专门人员维护管理。
  把消防控制中心引来的干线和引向各控制、通信线路的支线分别绑扎成束,并对线进行编号。
  2.5 消防控制中心设备的安装
  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严禁凭经验盲目施工。
  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插头连接。
  凡由交流供电的消防控制设备,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
  3 系统调试阶段
  系统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施工单位应由熟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内部验收,分别对探测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实验,单机检查实验合格后进行系统调试,将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自动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所有自检合格后,连同给排水、电气、空调、电梯等各专业进行消防联动功能调试。系统调试正常后,连续试运行120h无故障,即可申请报验。
结论
  七分做管穿线、两分设备安装、一分系统调试是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施工过程的概述,大部分的问题都集中出现在第一阶段,所以这一阶段要严抓进度和质量,进度和质量都抓好了,后面两个阶段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zhinengkeji/2319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