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环境科学 > 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伦理反思

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伦理反思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环境科学


  20世纪50年代,维纳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是双刃剑的原创命题。于是人们就用双刃剑这一名词来形容科技发展的两面性,正是现代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既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消极后果。面对环境问题上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当下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一、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把人类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工业时代的人类在使国民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呈现加速和全球趋势;在使得人口剧增、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剧增的同时,自然资源日益贫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近现代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使得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近4倍,达到60亿(1999);工业生产增加了50倍以上,能源消耗增长了100多倍,创造出了13亿美元的世界经济。在这些增长总量中,矿物燃料消耗增长3/4.工业生产增长的4 /5,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现的。如此巨大的消费,完全是靠透支地球自然资源的存量取得的。这不仅减少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数量,出现资源危机,而且破坏了生物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基础。环境发展日益恶化:大气污染,如洛杉矶光化学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等;水污染,在发展中国家,90%的废水未经处理就被直接排如江河湖泊”;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的发展,排入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导致气候变化无偿,极地北川融化,是海平面提高,淹没沿海城市。另外臭氧层空洞、酸雨雪、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也日渐恶化。

 

  由此可见,人类的现代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已经成为引起全球变化的重要因素:第一,改变了物种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及其性质,打破了生物圈的平衡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灭绝。第二,破坏了大气圈中空气成分平衡,导致了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遭破坏,改变了大气成分和结构最危及人类的生存。第三,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加处理的排放到河流海洋中,从而改变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成分,破坏了水圈的平衡,危及水生物,陆地生物及人类的生命安全。第四,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肆无忌惮的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危及到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对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伦理反思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阐释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人与自然的大辩论。

 

  1.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本来就是处于或者应该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主宰;其实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或者是一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观、人类统治主义人类征服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

 

  英国学者佩珀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这样一种世界观,其一,它把人置于所有造物的中心,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它把人视为所有价值的源泉,因为价值概念本身就是人创造的。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阿姆斯特朗和玻兹勒指出,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念,它断言,伦理原则只适用于人类,人的需要和利益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人类对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有价值的部分

 

  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虽不能为当代的生态危机负全部责任,但是,人类中心主义所包含的几种观念确实为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提供了辩护。第一,机械自然观把自然理解为一部没有生命的僵死的机器,可任人拆卸组装。第二,原子主义方法论只看到人类的相对独立,而没看到人类对自然的终极依赖性,认为人存在自然之外,而不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认识不到人对自然的伤害时也是对人自己的伤害。第三,绝对的主体主义把人视为完全独立于自然的绝对主体,把自然理解为绝对被动的纯粹客体,认识不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第四,人类主宰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把人理解为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把人之外的自然物都视为需要人去加以征服和控制的、需要向人臣服的异己的存在。

 

  2.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

 

  当代的动物解放论要挑战的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它们致力于把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原则扩展应用到其他动物的生活中去,把动物奴隶和人的奴隶都埋葬在历史的坟墓中。当代动物解放论的代表是彼得·辛格,他的《动物的解放》一书被视为当代动物权利运动的圣经。在动物解放论者看来,具有感觉能力的存在物至少拥有一种利益:即体验与恐怖和避免痛苦的利益。平等原则所关心的是利益,而不管这个利益的主体是谁。人类必须把动物的苦乐利益也当作道德计算的相关因素。辛格提出动物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事业的继续动物解放运动比起任何其他的解放运动,都更需要人类发挥利他的精神。动物自身没有能力要求自己的解放,没有能力用投票、示威或者抵制的手段反抗自己的处境。动物解放/权利论虽然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把人类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人类之外的其他存在物,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某些局限,但这种理论本身及其所包含的实践理论却是无懈可击的。这种理论只关心动物个体的福利和权利,这与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强调生命共同体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是不一致的。再者动物解放/权利论主张素食主义,也违反了生态食物链的规律,人和其他的食肉动物都是食物链的一个环节,这是生态规律所决定的,人类没有义务去打破自身的生态规律,也没有义务改变自身的饮食习惯。

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伦理反思

 

  3.生物中心主义

 

  现代意义上的生物中心主义是有20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于1923年在其代表作《文明与伦理》(Civilization and Ethics)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所谓的伦理,就是敬畏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敬畏生命的理论虽然承认,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就越是敬畏人的生命,而且人可以为了生存而伤害或毁灭其他生命,但它拒绝把生命分为高级的和低级的,或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

 

  生物中心主义突破了动物解放/权利主义的局限,把道德关怀的视野投向了野生的动物和植物。但是,当人们要在保护一种普通的生物和一种濒危的生物之间做出选择时,生物中心主义并未为人们优先考虑后一种生物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而是仍然同等看待,这也正是这一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生物中心主义或许只看到了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同一性以及这种同一性的伦理意义,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的实践意义;它对生物平等主义所作的证明或许是不充分的,但它至少为人与其他生命的和谐理想提供了某些证明,并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纯美的道德理想。

 

  4.生态中心主义

 

  受现代生态学的启发,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一种恰当的环境伦理学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现代伦理学大体上是从三个理论视角进行阐释的,即:大地伦理学、自然价值论和深层生态学。

 

  大地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奥尔多·利奥波德,这一理论把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视为最高的善,它并不把道德地位直接赋予植物、动物、土壤和水这类存在物。在大地伦理学看来,多样性有助于共同体的稳定,因而对于珍惜和濒危物种的生物个体理应优先加以关怀;对于有益的动物应该给以更多的关怀。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认为自然是朝着产生价值的方向进化的,并不是我们赋予自然以价值,而是自然把价值馈赠给我们。因而我们既对那些被创造出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内在价值的动物个体和植物个体负有义务,也对这个设计和保护、再造与改变生物共同中的所有成员的生态系统负有义务。

 

  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是阿伦·奈斯首次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态中心平等主义和自我实现论。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广的大我的范围内是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把自我理解为、并扩展为大我的过程,是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看作自我的利益的过程,也是超越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过程。

 

  三、确立正确的科学生态环境观,确保科技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文已作分析,四种主流生态观大都还是走向了极端。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应该对那些为生态破坏推波助澜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予以超越,对其他极端的生态观予以超越,建立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具体应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协调观,它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等意识为其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并认为,在生态系统中,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绝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遵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的驱使支配自然;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权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或社会领域,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并非以任何一个集团主体为中心或者完全以个人主体为中心,它首先是以整个人类为中心,或者说首先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这种人类整体利益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同代人之间的利益,这种利益不能仅仅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而应扩展到其他地区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世界。从而加强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应对挑战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同时也更利于全人类的持续协调发展。二是代际之间的人类整体的利益,因而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的同时又不破坏其满足后代人类的需求。从而达到一种社会、科技、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加强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科技伦理的道德教育规范科技工作者的行为。科学技术绝非是中性和客观的事物,科技和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是科技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伦理观念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同时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科技伦理是对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科技伦理道德建设要重视科技工作者的教育问题,在国外很多大学都设有科技伦理道德课,尤其重视对青年科技人员的科技道德教育。我国也应该吸收国外这方面好的经验,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科技伦理教育,强化学术规范,增强起责任意识。同时应该加强科技工作者以外的科技伦理主体的道德教育,使其决策和行为符合全人类的利益而不是其自身的经济利益。

 

  再次,倡导全民参与,加强地区及国家间协调合作。作为个人在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生活废弃物并进入环境中,因此每个人都应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责任,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尽可能在生活中选用与环保有好的消费品,抵制那些难于处理或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增强节约意识,节约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企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商品,同时企业又是多种污染物的生产者和排放者。工业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都是过去和现在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树立起在环境上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品,防止污染的发生,主动治理环境污染,防止公害发生,这是企业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历史上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及其以后的大发展时期,曾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出现了严重的公害事件。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转嫁环境污染危害他国人民。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惜以牺牲宝贵的资源为代价,以环境污染甚至恶化为代价。由此看见政府对环境保护应承担最大的责任。所以作为政府应认识到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要从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全球负责的态度,用法律、经济等形式落实保护环境与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目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趋向与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极地臭氧层空洞、核扩散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绝非一个地区、国家所能解决的了,这就需要加强地区间、国家间的协调合作以共同解决。

 

  作者:尹逊蓬 来源:华章 2008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jkx/24582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