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环境科学 > 论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群)建设的 方法论思维

论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群)建设的 方法论思维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环境科学


  1 问题的提出

  

  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倡议提出近五年来,巳在学术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讨论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这一学科体系(学科群)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种种认识上和实践中的差异,对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方式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做出不同的探索,有许多“热点”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例如:人居环境学能否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科?人居环境学的建立能否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相关学科的独立研究?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在解决实践问题上与单一型学科体系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单一型学科体系中若干学科的独立扩展能否达到同样的效果?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学术领域的重新划分还是试图模糊领域划分的某种尝试?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否应强调核心学科的主导作用、处理多学科融贯研究问题的难点何在?

  

  笔者在近年的规划设计实践和课程讲授中初步积累和形成了一些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愿抛砖引玉。面对这种挑战,试图通过“整体思考、综合解决”的方法处理在我国城乡建设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对城乡建设问题复杂性的逐渐认识,日渐众多的单一型学科都逐渐向城乡建设的相关研究领域渗透,并直接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在不断地深化对城乡建设的认识,在日渐广泛的领域内剖析、探索城乡建设的规律。但是,为什么在解决城乡建设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时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呢?这主要与目前研究和组织实施城乡建设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和工作组织方式中存在的弊病有关?

  

  2.1思维方式——缺乏“整体思考”的解析、解析、再解析

  

  迄今为止,在解决城乡建设的某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基本上遵循了P.格迪斯在20世纪初提出的“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工作模式,这种“调查一分析一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采用”①由于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人们面对调查中遇到的庞杂的现象,欲分析其内在规律往往采用将系统分解而逐一描述现象、解释规律的思考方式(即:先分解再解析方式),不断地总结出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的所谓“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这对“认识世界”的过程及其结论深化无疑是重要和有效的。但当人们把这些主要由单一学科研究中产生的、源于实践的解析结论直接升华为用于“改造世界”的所谓“规范性理论”去解决在新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力不从心的现象就出现了。

  

  其原因在于对系统的过度解析正在使我们丧失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思考,使真实世界变得支离破碎。因此,当我们将解析研究的结论一子系统最优方案,堆砌起来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会发现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之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在这里我们所缺乏的不再是解析能力,而是综合与协调,是从整体最优出发建立起各子系统的有机联系的能力。

  

  2.2研究方式——失去“宏观目的”的划分、划分、再划分

  

  对人居环境系统的了解越多、越深入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也越多,学科分类趋向于复杂和繁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直接后果是单一型学科体系逐步走向各独立学科的相对自我封闭和孤立深入,专业的过度细化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综合协调能力的下降。例如:建筑学的毕业生有能力设计出形式出众的住宅,却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居住问题茫然无知;结构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精通结构有限元分析,却无力主持大型建筑的结构工程设计。当这些现象不再是某种个体缺陷,而成为一种基本规律时,则说明我们的科研、教育出现了十分现实的危机,即;我们在研究各种技术细节,解析探索详细规律的同时,正在丧失对研究的“宏观目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追求。

  

  在缺乏“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的过度解析使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各独立学科研究中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往往是难于相互协调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2.3工作组织——缺少“整体利益”的膨胀、膨胀、再膨胀

  

  研究所形成的对策是要靠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去实施的,决策源和决策本身的划分及深化方式会影响导致政府工作部门利益及职权范围的划分、扩张及萎缩的过程。

  

  目前,决策源的过度细化和决策本身的过度专业化,往往直接导致了政府工作部门利益及权力的繁琐分化和部分机构非正常的膨胀、萎缩;机构调整十分困难,“精简一扩张一精简、再扩张一再精简”已成政府机构调整的周期性特征。在具体操作中各部门、行业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可谓彼比皆是。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们过度划分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式和过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及输送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要从目前困境中走出来,努力是多方面的,而寻求某种新的学科体系(学科群)建设思路和有效的多学科研究组织方式无疑是学术界会优先考虑的。如何通过某种综合性的、多学科融贯的学科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强化“认识世界”的解析过程与“改造世界”的综合过程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过度解析”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这一倡议最重要的意义正在于此。

  

  3 “综合与融贯’的过程

  

  从已有的对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讨论看,“综合”与“融贯”是倡导者反复强调的主要方法论概念,更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更全面的对伟大的实践进行“总结、提高和归纳”是倡导者反复强调的主要宗旨,并由此产生了对整体的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见图1),这是一张能引发思考,同时也易使望文生义者产生误解的学科体系图解。有人担心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成熟会最终含盖相关独立学科;进而有人更为肤浅地认为倡导者试图将众多独立学科统

  blob.png

  图1倡导者对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设想(资料来源: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我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中国城市出版社)

  blob.png

  图2笔者对人居环境学建设侧重点的考虑

  

  领于一面旗帜下,惟恐参与这一学科体系的建设会丢掉自己的“名份”。

  

  但从倡导者近年领导的研究与实践看,这一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组建,会适度调整(而不是抛弃)现有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改造世界”的过程:它关注研究中对现实世界的解析程度与方式,但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时决策综合程度的提高:意在面对城乡建设的复杂问题时,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和工作组织方法建立起多学科之间和多个工作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弄清庞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使研究决策的思维方式更贴近于现实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具综合性和广泛的利益协调性(见图2),务实而不求虚名是其鲜明的特征。

  

  3.1“整体思考”下的解析与“解析结论磨合过程”

  

  就人居环境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而言,试图用新建立的“人居环境学”或是通过某种已有学科的独立扩展去涵盖所有相关学科的解析研究过程是天真的和不现实的,例如:仅就城市规划领域而言,现代城市建设涉及了众多的相关领域,即使在教育体系中针对每个相关领域都设置相应的课程以介绍相关学科的研究,则其总学时量之大也是目前任何一种规划专业教育体制所无法承受的,更不用讲要求学生普遍掌握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技能了。

  

  但围绕某个特定现实问题建立起相关学科在现象描述和规律解析研究之间的联系,在单一学科解析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解析结论“磨合”(磨合者,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也。)无疑将深化对现象和规律之间相关性的认识,既是合理的,也是现实的。例如:目前规划界开展的“两区划定”工作,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做到有效保护基本农田与合理发展城乡建设之间的平衡,毫无疑问不仅应从城乡规划研究中找依据,还应从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寻找依据,因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位置及规模的确定与农业耕作方式的选择和农业耕作技术的采用有直接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划师应取代农业专家去从事专门的农业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的研究,也不意味着人居环境学应将相关农业发展研究归并掉。我们所做的仅仅是将农业相关研究成果中解析形成的与农田位置及规模有关的结论找出来,同时将从城乡建设要求出发提出的保护设想(城乡规划学的解析研究结论)做出来,通过两者的叠合“磨合”出一种从两个方面出发都可以接受的解析结论。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个例子可以发现,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建立的重点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广泛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解析结论,其思考问题的“整体性”越强,则可能寻找到的相关结论就越多,其对“问题”相关规律的描述和解释也就越贴近于现实世界:二是试图寻找出相关解析结论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和一套处理相关解析结论所涉及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办法,对学科间相关性关系的研究越广泛、越可靠,则可以处理的叠合层次就越多,“磨合”出的结论所代表的利益也越广泛和真实。而离开“整体思考”则不可能主动去寻求超越某一领域以外的与“问题”相关的解析结论,也会常常无从下手,犹如盲人摸象,这种“整体思考”是建立在事物间具有广泛联系性规律的基础上的。在人居环境学建立之初对广泛联系性规律的认识更多地来自单一学科发展过程中部分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研究者个人的经验积累,往往是概念化和不确定的,甚至不一定是可靠的;但随着从“问题”出发的多学科解析结论间相关性规律研究的深化,人居环境学研究最终会形成一套发掘、认识和总结与城乡建设事物有关的、定性甚至定量化的科学、可靠的广泛联系性规律使我们的思考更具整体性。

  

  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与其认为人居环境学会成长为一个覆盖面甚为广泛的独立学科,不如希望它作为一个针对具体研究项目的学科体系(学科群)组织框架,衍生出一系列有特色的、可行的针对特定城乡建设“问题”的指导多学科融贯研究,寻求综合可行决策的方法。

  

  3.2 “宏观目的”的建立与研究领域的“边界模糊过程’

  

  研究的“宏观目的"应是解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应强调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案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研究的后期及核心阶段思维方式中对事物广泛联系性规律的总结将直接导致“宏观目的”的建立。同样以前文提到的“两区划定’依据研究为例,一个缺乏综合和融贯观念的研究者,可能仅从城市规划的传统经验出发,按规范指标去划定各级聚居点的用地,然后按基本农田的保护数量要求去划定农田保护区,最后在两者之间做一个简单的数量及位置的校核,工作就结束了(不幸的是,目前大部分以“两区划定’为目标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就是这样做的)可在现实中问题要复杂得多,以综合、融贯的观念看来,这种农用土地资源与城乡建设用土地资源在数量和位置上的调整过程至少涉及了如下多方面的目的性:①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及质量,合理解决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②有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及规模经营,会促进节能、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③有利于控制各类聚居点的盲目扩张,建立起城乡间新的资源分配平衡关系;④有利于控制工业污染源的过度分散,改善城乡环境质量;⑤有利于各级聚居点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高,促进城乡合理规模社区的形成;⑥有利于城乡各自文化特征的保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基于这种思考的对策研究组织必然是超越单一学科研究领域的,例如:针对目的①、②可进行“农业耕作组织方式的研究”,重点弄清现代农场的组织形态及规模;开展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对农田集中规模、方式要求的研究,重点弄清节能、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对空间环境的要求;这两项研究又是相关的。需要规划师与相关农业专家共同“磨合”出可操作的对策结论。

  

  从研究组织方式看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并推广其方法论思维模式的目的不在于取消或重新划分学科界限,亦没有必要针对十分现实的具体问题不断组建或衍生某种新学科,它所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阶段,采用“跨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更为广泛地听取多学科的意见,使形成的对策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共识。

  

  3.3 “整体利益”的实现与“政策协调过程”的改进

  

  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所带来的研究组织方式的变化,会改变决策源的成分和工作方式在解决城乡建设具体问题时,从以单一学科专家和单一政府部门为主到相关多学科专家间的交流和相关多个政府部门的联合参与,及政府综合决策部门的强化;也会调整与决策相关的利益取向,从以与单一学科直接挂钩的部门利益取向转变为与相关多学科联系的多部门“整体利益”的协商和平衡。

  

  对政府工作的决策一执行程序而言,某种“政策协调过程”始终是存在的,现在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各部门先从自身利益出发结合相关单一学科研究做出决策,然后在执行中再与其他部门协调政策的方法。随着研究组织方式的改变可能采用的办法是由政府综合性决策机构或针对具体“问题”形成的部门联合体会同相关多学科体系的专家,在“整体利益”最优的前提下做出决策,然后再将巳协调过的决策和措施分解交具体部门执行。从控制论的角度讲,这种调整是将决策及其调整过程中以“反馈控制’为主,变成以“前馈控制”为主,更符合“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同时,对“政策协调过程”的改进也有利于政府机构的精简,可以改变目前每个部门的工作均需包含“调查一分析一研究一决策一执行”全过程,并为此组建相应机构的做法。而按研究的“宏观目的”分大类(而不是按单一学科领域和专业的细分类)组建政策研究机构和决策结构,同时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可以进一步划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属政府行为的由政府部门去管,属市场行为的交给公司、企业等非政府部门去做。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借用”科研、技术和学术部门的研究力量,在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的同时,精简和重组政府研究与决策机构;另一方面,简化和分流政府部门职能,达到精简政府部门的目的。

  

  另外,综合、融贯的多学科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部分过度细化的学科与专业的归并,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使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方式逐步与社会实践的需求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4综合与融贯的难点与前景

  

  事实上,系统的解析与系统的综合都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围绕城乡建设的解析研究过程充分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与之相对应的综合与融贯研究过程会举步维艰是值得思考的。

  

  试图以综合与融贯的方法对人居环境(或称人类聚居)开展研究,总结规律,指导建设的设想并非始于近年,本世纪50?6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就提出过建立“人类聚居学”的设想,并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②吴良镛教授等倡导在我国开展同类研究也近5年了,但正如吴良镛教授着文指出的“虽然人居环境研究在国际上酝酿巳久,许多学术机构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但至今它还是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③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是复杂的,从方法论的角度可做如下分析。

  

  4.1“重复、替代”与“拓展、交叉”——“统成”与“渐进”

  

  “重复与替代”和“拓展与交叉”是发展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试图建立“一门以人类聚居为完整研究对象的系统综合学科’’,而后者致力于通过与人居环境相关多学科的融贯提高解决人居环境建设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不奢求研究对象的完整性和学科的独立性;相比较而言后者的思路更为现实可行。

  

  早期系统论研究对系统开放性的忽视,导致许多学者在处理各子系统关系时习惯地遵循试图用一个更大的“完整”系统去包容子系统的做法,追求系统的“统成’’,其结果是“系统”越研究越大,子系统的关系越搞越复杂,当“系统”庞大到某种极限时,研究者无法驾驭它,索性重走系统分解的道路,使学科分分、合合。这种做法有三个重要的误E,其一,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绝对的“完整”是不存在的;其二,系统是有层次的,各子系统对更高层次系统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其三,“系统”与现实世界是有差距的,系统的“完整性”和“最优化”程度越高,则假设性前提也越多,距现实世界的距离也越大。从这个角度讲,“重复与替代”的思路具有目标“无限性’和技术路线庞杂,不易清理的特点,是一种永远不会有明确前景的思路。

  

  在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设中应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中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的思路,采用围绕现实“问题”组织开放型学科体系的方法其所追求的不应是研究对象的“完整性’”而是思考问题的“综合性”和如何组织多学科专家来协调、融贯地解决“问题'当然,要沿这个思路走下去,也有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综合与融贯”可以讲是一种学术理想,是一种建立在事物广泛联系性规律基础上的对最高学术境界的追求。任何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和不断深入的,对事物间相关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试图一蹴而就的达到“综合与融贯”的境界是不现实的。探求事物间相关规律的过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是一个不断总结阶段性经验的“渐进”过程。

  

  围绕“问题”所包含的主要矛盾(系统层次性的反映)围绕“问题”的解决(从实践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优先考虑与事物发展密切相关的核心学科的领域“拓展”(单一子系统的边界开放)及与其他主要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有限数量的有确定相关规律的子系统间的边界开放与相互渗透)是必要的。从这个角度讲“拓展与交叉”是走向“综合与融贯”的必要步骤。

  

  4.2“理论探求”与“实践落实”——“广博”与“核心”

  

  毫无疑问,“理论探求”和“实践落实”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这里要讨论的是在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在学科体系建立之初有一定的理论预研究是必要的,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思考问题的框架,从哲学层次上解决若干新的“整体思维方式”的观念建立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巳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关键在于如何加强宣传,使之达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但在进入理论深化研究之后如继续以理论推导和框架的理论完善为重点实际上是难于操作的,而必须转向首先从实践入手。由于人居环境涉及领域太多,如不针对具体现实问题加以筛选和精心组织,很容易在对“虚拟现实”一即各种“系统”的研究中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主导思路和具体的技术路线,还会因研究目的的不明确,使研究者“迷失”在浩瀚的学术海洋和虚拟世界的“精心构造”中。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学科筛选和研究组织的过程是一个从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中“剥离”出与“问题”相关多种因素和多种相关规律,针对某种现实目标进行再组织的过程,其难点在于“剥离”程度的判断和“相关性”程度的确定。

  

  要克服这个难点就需要强调,即使是从实践入手也要处理好“广博”与“核心”的关系,才可能在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条件下看到解决“问题’的实效。过分“广博”,而没有“核心”,即片面强调事物的广泛联系性,忽略事物联系的层次性和解决“问题”的目标“有限性,会重蹈“重复与替代”的覆辙,无法实现“剥离’,也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明确目标及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没有“广博”,而过分“核心”化,即研究的相关因素和相关规律过少,会抑制“拓展与交叉”,达不到探求“相关性”的目的,这一新型学科体系的建立也就失去了意义。对这种“平衡程度”的把握,不可能来自于理论推导,而只能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问题”研究去积累经验,逐步升华为理论的总结。

  

  目前,倡导者强调首先融合建筑、规划、园林作为三位一体的核心学科来发展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设想无疑是基于倡导者的学术背景和从他们面对的特定实践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出发的。针对其他的学术背景和其他特定实践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发掘另外的、“问题”针对性不同的核心学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这有待于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

  

   4.3组织方式与资源保障

  

  从这个角度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学科组织形态不是按研究领域划分和所谓“学科涵盖”层次建立的金字塔结构,而是有层次的、针对各种“问题”的一系列网状结构的集合、交叉与渗透。对具体独立学科而言,不存在“绝对”核心地位问题,在实践中,与需解决“问题”的“目的性”和“主要矛盾”关系最为密切的若干学科自然会成为围绕特定“问题”组织学科体系(学科群)研究时的核心因为离开了这些学科的主导作用,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组建及工作体系的变革均会丧失其明确的目的性,导致多学科的“融贯’演变成简单的“集合”,不仅无助于“问题”的综合性解决,反而使解决“问题”的背景复杂化。学科体系的学术带头人也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某个领域内的“学术权威’的概念,他可能仍是某一“核心”学科的“权威”,但更必须是具备针对某种特定“问题”组织多学科合作攻关的项目组织和管理专家;其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不仅要反映出专业研究的精深和相关知识的广博更应长于科研组织、管理方面的技能。

  

  从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组织方式看,首先根据对“问题”中包含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问题”的主要“目标”的分析,确定相关核心学科及相关政府核心决策、管理机构,然后根据关联程度不同分“圈层”组织其他相关学科和相关政府机构及具体操作部门的参与,“核心向外扩展”与“外围向内渗透”相结合来达到“综合、融贾’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工作方式对相关政府核心决策、管理机构的人员素质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屏弃“条块分割”带来的思维“惯性”,学会从更为整体、更为长远的利益追求角度考虑问题,恐怕是政府人员观念变革的第一步。科教系统对跨学科、宽口径人才及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技能的新型学术带头人(政府高级咨询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与输送将加速政府工作组织系统变革的过程。

  

  为上述研究组织方式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是关系到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建设成败的关键,目前研究经费分配办法及侧重点和项目委托办法都不利于获取跨学科项目的研究资源;政府的财政分配方式和市场投资多元化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下降也不利于综合性研究成果与决策的实施。目前,在国内有限的与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建立有关的实践中核心学科的参与者往往被迫使用支持独立学科发展的有限资源来推动外围相关学科的研究;部分政府部门中的“热心人”也只能用本部门可支配的有限资源从一定程度上支持此类项目的研究,而无力将成果转化为实践,整体上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局面。长此以往,不仅新的学科体系无法正常建立,由于资源的非正常“分流”,还会直接影响到现有学科和机构的正常发展,极大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

  

  5总结

  

  5.1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不应以发展出一个函盖面庞大的独立和完整学科为目的。

  

  其发展的原动力首先来自于城乡建设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而不是来自于学科及专业整合的需要。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研究与单一型学科体系的研究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独立学科的专门性研究越深入,则参与多学科融贯研究的能力越强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持越具体、可靠;综合性多学科融贯研究开展得越深入则为独立学科的专门性研究目的越宏观、越明确其解析和对策结论越贴近现实世界。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有助于多学科各自的生长与发展,而不会取代进而吞并各学科发展的独立性。但随着这一学科体系的成熟,确实不可避免地会推动目前一些过度细化的学科及专业(主要是二级以下)向各自所属的一、二级学科归并O

  

  5.2人居环境学所倡导的研究不是围绕着某个f艮定的学科领域(无论其狭小或庞大)开展的,而是围绕着实践中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同样可大、可小)展开的。

  

  其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组织方式会与传统学科组织和划分方式有较大差异其学术带头人或有代表性专家的特征与知识、技能结构也有别于传统学科建设的要求。受实际可获取的发展资源的制约,其创立初期优先选择的“问题”往往是巳被实践证明必须突破领域限制才能取得科学答案的“问题”(大的和复杂的居多),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巳被社会所广泛认识,并具备寻求“新思维”的社会需求。其学术代表者也会首先产生于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核心”领域。

  

  5.3从思维方式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侧重点是试图密切“认识世界”的“解析过程’和“改造世界’的“综合过程’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将现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出现的“只解析不综合’’、“重解析轻综合”趋势转变为“整体思考”下的“解析”和“解析”基础上的“磨合另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强调决策研究的“融贯与综合’,强调拟采取措施的“整体合理性'它的发展与成熟会对与城乡建设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产生影响,其自身的主要理论定位应是应用性基础理论和在城乡建设实践中的直接应用;换言之,它会影响和丰富“描述性’和“解释性”理论的研究成果,但更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规范性”理论的构筑方式。

  

  5.4 从发展进程看,这一学科体系识从城市规划到建设都把环保放在重要地位,加强环保法规的建设,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⑤加快城市绿化工作的进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绿化空间,扩大绿化面积,以此来美化城市环境和净化城市空气^

  

  5.5完善城市交通设施网络


    5.5.1发展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

  

  对内,应在上海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一个立体化、功能合理以快速干道加骨架的道路系统,一个以快速有轨交通为骨架,地面汽车、电车为基础,具有便利的换乘设施的城市交通系统;对外,应根据国外大城市先进的对外交通建设经验发展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即现代化航空港、深水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并重的立体化交通辐射体系,使上海的对外交通有一个质的飞跃。

  

  5.5.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上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①加快有轨交通的建设并着手进行公交专用道路的建设和使用;②积极及时地开辟联系新居住区与市中心的公交线路;③从公交乘客利益优先的角度出发,对全市公交线网及站点的设置进行一

  

  的建设是以某些核心学科的强化和研究领域拓展为先导的,与需解决的特定“问题”的“目的性”和“主要矛盾”关系最为密切的若干学科会成为围绕特定“问题”组织学科体系(学科群)研究时的核心?

  

  倡导者强调首先融合建筑、规划、园林作为三位一体的核心学科来发展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设想无疑是基于倡导者的学术背景和从他们面对的城乡建设实践领域中的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的。针对其他的学术背景和其他特定实践领域中的现实问题,探寻另外的、“问题”针对性不同的核心学科的选择与确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这有待于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

  

  5.6在这^科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其主要资源获取渠道首先应是负责宏观决策的政府机构,或是政府部门的利益联合体其次才是负责政策执行次合理的规划及调整;④将公交换乘枢纽纳入地铁与轻轨车站的建设计划和土地综合开发的内容,积极建设。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关系。针对轿车进入上海家庭的发展态势,切实规划好车辆停放设施的安排,将停车需求与交通需求联系在一起,在定量定性的交通预测基础上,编制好合适的停车规划。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jkx/24603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