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环境科学 > 浅析绿色建筑和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绿色建筑和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环境科学


摘 要:本文在简单介绍绿色建筑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内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严峻的发展形势下,推行绿色建筑是必由之路这一观点,随后,重点就如何保障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无论是建筑自身,还是建筑周围的环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原始的穴居到现代的智能化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获得了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如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建筑材料使用量激增、建设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极为恶化的地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绿色建筑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人口基数巨大的影响,每年新建建筑都在世界上居于首位,因而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工地”,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无论是对于国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相对宽泛,它所坚持的主要是这样一种理念,即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无论是在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要提出既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对环境加以改善的现有资源合理利用方案。所以,绿色建筑所遵循的是一种循环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核心内容,生态学是基础内容,在施工和应用过程中,通过高科技成果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对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绿色建筑也强调居住条件的舒适与健康,以便最终打造出一个适于居住的室内环境。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不仅包括空气品质、通风换气效率、温湿度、光照等物理量,也包括环境色彩、建筑布局、建筑材料、空间利用、人际关系和谐性等心理因素,最终目标是节约并科学有效的利用资源。另外,绿色建筑强调材料的本地化,同时兼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建筑的设计也要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避免统一的格局给当地人民的居住带来不适感。
2.2 绿色建筑的特征
  (1)资源消耗量少。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来降低所需消耗的资源总量,同时,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2)较高的品质与优异的性能。高效利用资源的前提条件是高技术含量的材料,建筑所使用的各类材料都应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
  (3)环境污染轻微。绿色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均为低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度因此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施工会尽可能应用清洁能源。
  (4)生命周期长。能够充分发挥建材在使用年限方面的潜力,做到资源节约、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以此减轻建筑给环境带来的额外负荷。
  (5)循环使用。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会尽可能避免排放或废弃,让资源能够被循环使用,从而将最终废弃物的总量压缩到最低。
3 国内人居环境现状
  建筑业是我国的能耗大户,据不完全统计,社会终端能耗总量中有约28%为建筑行业消耗,全国年新增住房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有近85%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量是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2~3倍。同时,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人口约1000万,按这个速度,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农村将向城市转移几亿人口。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虽然表明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也带来了各种资源消耗总量的激增。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约300亿m2,若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节能手段,则这些新增建筑将会使我国电能与标准煤的年消耗量分别增加1.2万亿度和4.1亿吨,约为当前全国建筑总能耗量的3倍。另外,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较低,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土资源等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峻的挑战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想要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建筑是一条必由之路。
4 如何保障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1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生态教育,积极提倡绿色消费,从而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出行、居住、娱乐、休憩的过程中都能够自觉消除奢靡心理,主动选择那种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节能生活方式。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追求绿色建筑的潮流,才能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迅速转型,使市场的发展紧密围绕在绿色建筑的建设周围。
4.2 加强资源节约
  节能的重点内容在于是否能够在长期的使用中降低能源消耗的总量,例如通过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方式来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机的使用;通过高保温材料的使用与外围护结构的合理设计将建筑运行能耗压缩到最低。节能的关键内容在于城乡的统筹规划,能翻新的不进行重新建设,能节约的不扩大占地范围,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缩减服务区以及道路的面积。同时,要严格限制已经明令淘汰的实心粘土砖,使用那些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为原料的新型砖。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研发也应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节约应以循环使用为重点,在实际执行时,可采用水价杠杆、用水习惯改良、补贴推广节水设施等手段。另外,就是要做好对自然降水的回收利用,屋顶雨水可加以收集,地面径流可通过可渗透路面材料深入地层,保障水体循环。
4.3 完善制度并形成评价体系
  相关部门应在建立健全关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技术标准的支撑系统,并针对性的成立行政管理监督部门,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同时,也要注意针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不同项目形成各自的标准体系,以发挥指导、规范施工的作用,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4.4 形成激励机制
  道德的力量,环保的长期收益都无法促进绿色建筑的有效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辅以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以此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欢迎度,例如,可形成优惠的税收或补贴政策,为绿色建筑的开发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消费者能够真正得到实惠,最终让行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5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对于欧美发 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急需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运作方式,除民间交流外,政府部门也可通过各种形式为技术的交流与引进搭建平台,使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所用,加速国内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步伐。
5 结语
  实行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或损害,但是同时也不应对当代的需要造成影响,所以,国内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问题应从全局的角度加以考虑,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的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终实现各方皆可获益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吴硕贤.绿色建筑技术要点及推行绿色建筑的建议措施[J].建筑学报,2011,(9):1-3.
[2]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建设科技,2011,(6):10-12.
[3]张英利.小议我国绿色住宅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广东建材,2011,(3):176-178.
[4]朱兆健.绿色建筑对人居环境的改变[J].建设科技,2010,(21):80-8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jkx/24638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