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环境科学 > 浅谈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环境科学


摘 要: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生态建设; 低冲击模式; 新型工业化
伴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中城市为了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车间或工序转移到小城镇;另一方面,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把企业搬迁到小城镇的同时,也将污染集中到小城镇。小城镇承接来自城乡两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设中缺少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素质不高,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人口将近13亿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各种资源的压力。尤其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还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利用集约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生产资源浪费大,未转化为产品,而转化成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环境质量下降
  水体污染:目前,我国小城镇废水处理率不足三成,大量的带有各类污染物的废水、污水排入全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严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成倍增长,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数量仍在增加,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
  1.4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推动,与美国相比化肥施用量约高出3倍。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致使水体、耕地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
  目前,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比较薄弱。居民饮用水大都是地下水,水质较难保证;污水处理能力低,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湖泊;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较差。
二、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大、中城市环境污染的转嫁
  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一些大中城市为减轻环境污染,将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临近的小城镇。另外,不少小城镇为了争取外部投资,迅速发展地方工业和地方经济,往往不加选择地引进投资。这种单纯经济发展观点破坏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
  2.2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分布通常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污染治理。我国的乡镇企业,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域,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分散格局,虽然可以利用广大农村的环境容量,但加大了对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和防治的难度。
  2.3居民环境意识淡漠
  小城镇居民大多是农业人口,缺乏城市意识,文化程度义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仍保留着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同时居民在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在居民区垃圾随处乱倒,造成环境的脏乱差。
  2.4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各种功能区混杂,既不利于企业生产,又给居民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布局分散,不仅大量占用耕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使环境污染的面积也不断扩散,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3.2低冲击模式建设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是国外新兴的、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变革。低冲击模式反映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既强调发展又注重生态保护,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1、限制小城镇的蔓延性建设,用足城镇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
  2、小城镇的建设应相对集中,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强调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实现居住、生产、服务的动态平衡;
  3、各居住社区应适合于步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4、保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绿地水体、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延续城镇生态脉络和文化脉络。强化自然格局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记忆融合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增加地方文化内涵;
  5、提高现状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2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小城镇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是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二是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2、处理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要发挥小城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和现代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小城镇产业的发展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密切关注周边大、中城市的产业发展动态,做好与大、中城市的产业配套。使小城镇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层次性,形成多元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3重视绿地系统的建设
  1、创造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镇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充分发挥城镇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2、重视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和地形、水系、文物古迹等条件,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布置各种类型绿地。
  3、公园绿地的建设要均匀布置,树种的配置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征,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
  3.4环境保护对策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控制小城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新建企业必须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总量控制规定的排放限值,并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监管力度和治理措施。
  ( 2)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城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加大天然气使用的普及率。
  (3)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排污限额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制度。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加快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2)在企业生产中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水循环使用率,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
  (3)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严格加强建筑工地的管理,在规定时段限制施工;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执行的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
四、总结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走一条环境——经济循环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把环境保护真止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并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系统向着良吐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Forman R T T.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李秀珍,肖笃宁译).生态学杂志,1996
[4]高群主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5]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陈涛,孙水斌.试论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科学,199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jkx/2464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