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工程论文 >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程论文


  摘 要: 根据城市特定的河流情况和防洪特点,对城市防洪工程环境 影响 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进行了 分析 和探讨,重点对城市防洪、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群健康等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治理对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城市防洪 工程 生态环境 评价

  由于人类生存和 发展 的原因,城市往往靠近大江大河。大江大河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资源,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洪灾隐患。

  城市是人口集中、 历史 文化积淀最丰富、人文景观最多的地方,也是经过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最集中的地方,无论从生存还是从发展角度考虑,其安全因数始终是第一位的。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正是人类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防洪工程建成后,不仅使防洪能力达到了高标准,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 经济 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分析城市防洪工程中的环评问题,有必要对城市防洪工程的基本特点加以 研究 ,以便筛选出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分析评价。城市防洪工程往往涉及堤防、堰坝、泵闸、 交通 桥等项目,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宜确定防洪形势、城市生态、市政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人群健康、拆迁移民、施工等方面 内容 为城市防洪工程环评的重点。并据此指导防洪工程的环评工作。

   1、城市防洪工程环评特点

  (1)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由于城市是一个地区的 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固定资产集中,聚集着巨大的社会财富,一旦遭受洪水淹没,经济损失和社会后果严重。环评中要突出人居环境,强化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人、环境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力求使防洪工程成为城市内的主要景观之一,并成为滨水休闲游憩性道路。届时城市将充分展示与 自然 环境的亲和关系及空间景观魅力。要求城市规划时对城市理想生态特性与自然、人文环境予以强化并合理引导,达到城市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与客体物质环境的协调和谐,使城市环境更多地体现多样性、人性、文化性。同时,通过自然环境风貌与人文环境风貌的有机构筑,使城市真正具有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文化城市的品味,成为市民富有自豪感的家园和理想的人居环境。

  (2)防洪工程是公益工程

  由于防洪工程是社会公益工程,本身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防洪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减免因城市进水所造成的工农业生产、商业流通、居民日常生活、城市环境卫生、水源污染、人群健康等影响,有利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在环评中必须要将防洪经济效益,尤其是社会环境效益讲透,这是正效益,可体现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城市基础设施复杂,要统一协调

  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错综复杂。在防洪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地下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排水排污管道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防洪工程如何与这些设施衔接,必须在城市综合规划中加以解决,否则将出现今天修堤防,明天为建各项设施而挖堤防的现象。这就要求当地人民政府广泛征求城建、环保、交通、电讯等部门的意见,统一协调,综合部署,使缆线、管线的预埋与城市防洪工程同步实施,以便正确处理好防洪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避免劳民伤财,减少不利影响,切实做到防洪与城建二不误。

  (4)拆迁安置成本高

  城市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条件好,土地资源宝贵,寸土寸金。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拆迁安置都在城区,拆迁安置成本高。在安置过程中要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避免遗留后患。公众参与是解决拆迁安置问题的好办法,在环评中要予以贯彻,最大限度体现群众的意见和意愿。

  (5)对景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高

  城市是人口大量居住的地方,为求理想的人居环境,体现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的品味,要求防洪工程建设尽可能满足城市生态及景观要求,可通过防洪堤的美化、装饰等来最大限度减轻对城市生态及视觉环境的不利影响。

  为充分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景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据或民间传说依据,可把沿江的景点与城内的景点串起来,把城内与城外的景点串起来,借防洪工程建设之机,重塑城市的形象,建成一批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可大大丰富城市的人文景观和 旅游 资源。届时,改造后的城市河道将因其独具迷人的魅力而大放光彩。

  (6)施工扰民问题

  城市居民集中,工程拆迁安置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噪声、粉尘、废水,将对城市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减少施工扰民问题,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预测,并制定保护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2、城市防洪工程主要环评问题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防洪安全保障。根据资料统计,全国 目前 600多座城市中,近90%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水威胁,在这些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70%城市的防洪能力达不到国家现行规定标准,有10%的城市几乎没有任何防洪保安措施。

  城市防洪工程的目的是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排涝、城市所在江河行洪之间的关系。目前一些城市尤其中小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防洪安全问题重视和研究得不够,造成一些地方先建设后防洪保安的被动局面。

  防洪工程建成后,改变了城市防洪条件,提高了防洪能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小型城市的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洪水,大型城市为100年一遇洪水,个别城市达到500年一遇,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城市的防洪保安问题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2.1 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

  (1)对城市排水的影响

  城市内的河道,为雨水的排泄通道,除低洼地区需用泵站排水外,其余能以重力流形式排放。实施防洪工程,阻挡外部洪水入侵城区,有利减轻城区排涝压力。

  城市河道中为考虑景观所设置的堰坝(形成蓄水面防止枯水期河道干枯),要求河道蓄水面高程低于两岸排水口高程,对坡降较陡的河道,可设若干个堰坝形成梯级蓄水面,以防止对城市排水的影响。

  (2)对城市排污的 影响

  堤防工程在设计时就要考虑与城市排污相衔接,一般情况下,工程不改变其原有排污口的位置和高程,故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多能顺利出流,只是在洪水期,由于外江水位高于排污口高程,会对污水出流产生影响。由于城市规划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可将各排放口污水集中汇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到下游排放,届时,城市污水的排放将不受影响。

  城市河道堰坝建设形成一定水面,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排污入堰坝上游,在枯水季节对河道景观、水质会产生不利影响。除了加强污染源治理外,要求排污口设置在城市河道的最后一级堰坝下游,以保证城区河道水面水质良好。

  (3)对 交通 的影响

  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期土石砂料的运输,汽车运输量在某一时段某一路段将急剧增加,如调度不当,将影响交通运输的畅通,使原本拥挤的城区交通压力更为加大。运输车辆如果超载或被覆不当,途中常常会撒落土、石、砂料,如不及时清除,将造成路面损坏,而且造成路面扬尘,遇雨造成水土流失。防洪工程建成后,由于路况的改善,有利于城区交通的 发展 。但堤防工程高出地面,对城区跨江道路的交通将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要求在堤防建设过程中尽量作好与沿江道路的衔接工作,避免不利影响。

  消除上述影响的主要措施是:①加强城区交通运输的管理,及时疏导拥挤路段;②要求施工车辆在运输时加盖网罩,防止撒落土、石、砂料,并加强对司机及装卸工人的 教育 ,做到清洁装卸,清洁运输;③道路采用立交,与堤防交叉的道路,采用填高过堤道路,调整相关道路的坡度,在堤与路间形成的三角地带需作绿化,改善城市景观;④在交通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泥浆涌出,要求集中排放,统一处理,以免淤积河道,影响环境。

  2.2 对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防洪工程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 内容 之一。由于防洪工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反复与城建部门协调、商量,各项工程措施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故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相反,防洪工程兴建后,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现。

  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防洪堤的填筑、料场的开挖,均破坏了局部植被,使生态环境遭受一些破坏。而防洪工程兴建后,由于防止了洪水对城区的冲刷,有利于城区的植被生长和小区环境绿化,而且施工结束后在堤线上种植一些常绿观赏植物,河道两岸绿化带的建设使城区绿地面积增加,有利生态环境的改善。绿化带的建设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改善景观,从而优化城市的环境质量。

  2.3 对风景文物的影响

   历史 造就了城市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在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防洪堤线要远离上述区域,不破坏其景观。

  防洪工程建成后,河道两岸的堤防将高出城区某些地面高程,对城区居民的视觉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影响观瞻。要求堤防建设尽可能满足城市生态及景观要求,可通过堤防的美化、装饰等来最大限度减轻对视觉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堤顶设有盆景,竖墙设有浮雕,展现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堤线上设置一些亭台、楼阁,供游人歇息了望,堤防背水坡种草皮花卉,每隔一段距离上、下游坡设过堤便道,把防洪堤建成沿江的滨江道路,使其成为城市内的主要景观,并成为滨水休闲游憩性道路,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观光的场所。

  2.4 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建设是人类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人居环境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外,还需要优美的环境,其中亲水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上,把城市建在湖边、河岸及海滨有其必然的道理。城市防洪堤建设,使城区与水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限制了城市居民与水的接触,因此城市防洪工程设计中,除了与流域防洪工程统一协调(如城市上游建防洪水库、在城市防洪标准范围内使水库尽可能地多蓄水、减少下泄量,从而减少城市河道水位变幅、降低防洪堤高度)、城区河道做堰坝蓄水外,防洪堤本身应设置一些亲水步道、亲水台阶、亲水广场、亲水绿道等滨水建筑物,供游人欣赏水的景色,亲近水的芳泽,从而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

  2.5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卫生条件简陋,易造成疾病流行,需采取预防措施。而且由于流动人员多,粪便和垃圾若不妥善处理,水源易遭污染。因此,在施工集中区,要加强卫生检疫工作,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加强疫情报告、预防服药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做到“三早”——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 治疗 。对生活污水、粪便和垃圾,要求城市环卫系统及时处理和清运。

  在城市防洪工程施工时,噪声影响较大,要求采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严禁夜间施工。

  2.6 施工弃渣对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土石方的开挖将产生弃渣,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为此,要求工程弃渣尽量用作堤防填筑,不能用于堤防填筑的废渣,可就近用于城区(如开发区)低地填高,这样变废为宝,减少城市建设费用,又有利于城区水土保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lgc/25171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