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资本主义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中的资本主义,一个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中的资本主义,一个发展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资本主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存在了140年的概括,我国经济学界一直存有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概括,进而延伸到如何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撇开这一点不谈,还有一个观点是我们过去关注不够的,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中孕育着资本主义制度怎样的演变。不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限于自己的经历并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全部历程予以考察。因此,以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现状去延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程,进而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来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内在机理,无疑是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新的路径。本文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分析,来理解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演进 到今天的程度,进而把马克思经济学拓展为一种可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学。根据这样的一种思路,文章将集中讨论三个问题,(1)生产方式影响制度演进的一般机理;(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容及演进;(3)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的拓展。


  一、生产方式影响制度变迁的一般机理


  生产方式影响制度变迁的机理在马克思那里有一个经典的论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对于马克思的这一经典的论述,人们一般把它翻译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关系的变更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革。而当我们按照这一原理去理解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特别是要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向更高的社会形态演进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生产力基础是什么?马克思认为机器和大工业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容纳的生产力水平,而列宁认为电气化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基础。但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现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资本主义依然为它提供发展的动力。这种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生产力基础具体化所遇到的尴尬,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有着更为复杂的机理。如果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要具体说明一种社会形态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过渡时,就很难确定一种具体的生产力水平。因为我们在人类社会的现实演进中可以发现,一些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较生产力水平先进的国家更早地完成了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过渡,还有一些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国家却保留了非常落后的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成,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形成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奴隶制度并存格局,都证明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制度的关系非常复杂。对这种关系的理解需要建立在更具解释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机理上。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机理是什么?吴易风教授在马克思的一些论述中发现了另外一种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机理。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安年科夫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具体机理是,“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从这一原理中不难看出,决定经济制度变更的直接因素是生产方式而不是生产力。因此,理解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关键在于生产方式的类型。进一步地讲,生产方式又是如何决定经济制度演进的,这还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在分析生产方式决定经济制度的机制中,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生产方式被解释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有人还是提出不同看法,因为马克思在使用这个概念时,确实有着另外的意义。翻开《资本论》你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马克思运用的生产方式这一概念。在《资本论》第1卷开宗明义地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这里所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含的意义如马克思在别处所讲的:“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是这样的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而更能体现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意义的是他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分析时所阐述的生产方式概念。马克思写道:“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由此可以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做一归结,即生产方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作为生产主体的劳动者是自我雇佣还是受雇于别人;(2)作为劳动过程的技术和组织采取怎样的形式;(3)作为劳动结果的产品是为自己消费还是用来出卖。虽然在这三方面内容中,具有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的一些特征,但决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本身。按照马克思把生产方式放到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逻辑安排,再加上生产方式包含的这些内容,生产方式应该是发展或提高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只有作如此的理解,我们才能够解释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原理。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生产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就会出现一种相应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借助一种生产方式发展,随着生产方式扩展才会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域经济制度)这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真正机理,也是生产方式影响制度变迁的一般机理。这种机理不仅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过程,也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特殊过程。下面将集中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变迁中生产方式发挥的真正作用。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容及演进


  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的视角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的演进,除了要弄清生产方式影响制度变迁的一般机理外,还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机器和大工业这一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制度关系的论述。机器和大工业是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最发达的一种生产方式。而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又认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把马克思的这两方面论述加以综合,许多人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相容,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如果做这样的解释,那么就会把马克思的理论引到一个悖论上去,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在机器和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才刚刚确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在刚刚确立时就面临着灭亡。其实,马克思的上述两方面论述,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机器和大工业虽然是马克思生活时代达到的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它能否引起资本主义的灭亡,还要看机器和大工业本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能否继续发展。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分析是一个可以超越马克思生活时代的问题,也就是说,机器和大工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界限。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发展的?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一个重要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起点是简单协作。这种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的劳动形式,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并不是因为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正如马克思所言:“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用的工人较多而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简单协作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是因为这种协作劳动形式在资本雇用劳动的关系中被采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并不是一回事。在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中,并不意味着有多高的生产力水平,就协作本身来看,在人类文化的初期、古代世界、中世纪和现代的殖民地已存在协作。而资本主义协作的不同性质决定于它一开始就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的自由雇佣工人为前提。但这一变化并不表示达到了决定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生产力水平,而是取得了一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最初的形式。因此,马克思把协作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在这种协作中,资本雇用较大量的雇佣工人不仅是工人的个人的生产力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获得一种“资本的生产力”。这种资本的生产力除了受制于工人的规模外,还因为资本家的管理而得到提高。但是,不管如何,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在实现发展生产力的目标时,它的生产方式的性质表现为:(1)资本雇用较大规模的工人劳动;(2)-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3)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出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分工和工场手工业阶段。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协作,只不过是一种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尽管在形式上,分工和工场手工业还没有完全突破协作,但它表现出的一些革命性意义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在于,分工改变了协作的形式,无论是把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者非独立化,还是把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片面化,都不仅把社会上的各种手工业的自然分立再生产出来,而且还系统地把它发展到极端,得到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不过,分工虽然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一资本雇用劳动、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和把产品作为商品出售。这些特征与协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果有区别,那只是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使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变得更加精细。而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这种工场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这为机器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机器和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一个 全新的阶段,它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体现在生产机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而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因此可以说,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变革,表现为“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生产方式的这种变革使劳动者主体地位被机器取代。机器和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势必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家正是挟这种巨大的生产力最终占领了农业,并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机器和大工业为标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终结。因为机器和大工业只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结果,因此以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只能算是一个早期的阶段。第二次产业革命虽然在生产力方面较第一次产业革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与机器和大工业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工场手工业较协作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不过在生产方式上并没有质的改变一样。然而,当发生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一次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的不是资本的地位和商品生产的性质,而是生产机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机器和大工业时代以劳动资料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不断地突显出劳动者(尤其是技术工人)的地位,劳动资料虽然在劳动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与机器和大工业时代的劳动资料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了。随着劳动者地位的上升,出现了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生产机构主体的情形,甚至在一些部门出现了以技术工人身份为主体的生产机构。


  完整地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叙述只是其中的几个阶段,后续的发展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很好地进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既然生产方式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那么就不能局限在机器和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下来讨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命运。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就可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去发掘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秘密。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拓展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更多地是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下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变迁的。当封建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会产生,而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力达到同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会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作为一种趋势的概括,这样一个简洁的结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今天表明,以简单的生产力水平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演进是比较困难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中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的具体演进。而这具有的现实性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要强得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协作的形式最初产生于16世纪中叶之前,正如马克思所言:“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15世纪最后30年和16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1]786在这个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属于自由的自耕农。这就是说,在16世纪中叶之前,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欧洲国家还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这样的历史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它只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或者说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并不是说先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然后才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发展,最终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奠定基础。


  资本主义协作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形式,它具有的相对于封建行会更高的生产率,不是源于协作的技术因素,而是因为这种协作是在资本雇用工人的形式下才获得了提高生产率的动力。协作这一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的形式,是一种十分久远的劳动形式。但是,当这种劳动形式取得了资本主义协作的性质后,就使得生产力发展取得了一种重要机制。而资本这个以最大程度地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因素就是这种机制的核心。马克思把协作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就是因为在这种形式中包含了资本雇用工人、标志当时最有效率的协作劳动和商品生产这三方面内容。而这三项内容完全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而且也包含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演进。


  正如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然而,这种协同劳动在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出现之前就发挥过作用,但是,它从来没有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样能够持续地增加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由于资本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把协作具有的潜在生产率发挥到极至。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在协作中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碍,一个是协作中的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要求大量的成熟的手工业者,这会成为协作发展的界限,也成为资本家最大程度地剥削工人的障碍;另一个是协作时代的商品生产并没有达到普遍的程度,如农村中大量的自耕农,大大地限制了商品生产发展,而这也成为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障碍。因此,资本主义协作受资本的内在要求一定会寻求新的形式。


  代替资本主义协作的更高的生产方式,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通过分工把手工业者变成局部工人,也就是终生从事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在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一个人的专门职能之后,局部劳动的方法也就完善起来,从而生产出局部工人的技艺。这引起的一个结果是,劳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不过,工场手工业难以克服资本主义协作具有的第一个障碍,即工场手工业的工人必须是更为熟练的劳动者,而这样的工人是资本无法随心所愿地雇佣到的,因此,这依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限制。不过,工场手工业在开始占领农业后,自耕农不断被消灭,这不仅为产业工人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而且也使商品生产得以普遍化。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因此,工场手工业相对于资本主义协作的进步是使大量的自耕农转化为雇佣工人和推动商品生产的普遍化。这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协作具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但是,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准备了条件。首先分工的发展为机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将导致生产方式中生产机构发生质的改变,即从协作和工场手工业的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发展为以劳动资料(机器)为主导的生产机构;其次由消灭自耕农产生的大量的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军;最后是商品生产得以普遍化。


  机器和大工业的形成,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或者说,机器和大工业相对于协作和工场手工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仅取得了生产力的巨大的提高,而且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建立,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机器和大工业使工场手工业以劳动力为起点,转变为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生产方式的这种变化对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借助这种发达的生产力,资本占领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最终完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次否定。其次,机器在生产机构中取得主导地位,使成年劳动力,甚至熟练劳动力的作用明显下降,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这为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最后机器和大工业形成的18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完全消灭了。劳动力商品的普遍化最终使商品生产占领了整个社会。因此,机器和大工业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建立,但它引起的一些资本主义特点也非常鲜明。机器使劳动资料的运动离开工人而独立,工人因为成为机器的附属而处于最为悲惨的地步,不仅工作日延长和劳动强度增加,而且随时会被抛入过剩人口的队伍。因此,这种生产方式下的资本家与工人陷入最深的矛盾中。19世纪40年代,一方面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时期;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矛盾最为激烈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机器和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后阶段。以机器为主导的大工业确实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加上资本的本性在这个阶段得到最大程度的放纵,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历史性突破。正如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创造的财富超过了历代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由于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结论与这种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认为资本主义的机器和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将被一种更高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如果机器和大工业这种生产方式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它本身包含的资本与工人的深刻矛盾难以解决,结论很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无法容纳生产力发展而改变。然而,在机器和大工业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点因马克思没有经历而不能纳入他的研究视阈中,但遗憾的是,后来许多一心想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也没有沿着马克思的这个思路进一步拓展。这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在长达一个半世纪里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机器和大工业之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机器和大工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电气化,它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率的动力。而由此形成的资本主义新的生产方式,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机器和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但是它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资本得到迅速积累,出现了垄断资本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过,在资本与雇佣工人的关系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人依然是劳动资料的附属物,在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另外,还有一个变化是,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加快了向世界发展的步伐。


  然而,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迁,而且它带给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在资本雇佣劳动和商品生产的意义上,这一技术革命引起的新的生产方式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是,在生产方式的技术层面上,这次技术革命对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关系产生了本质性的影响。这里,我们不妨回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中的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表现出的是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在大工业和电气化时代,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后,劳动资料成为生产中的核心,人变成机器的附属;在信息技术取得对劳动资料的统治地位时期,劳动资料对人的优势发生了改变,由于信息技术更多地依赖于人而使人在生产中地位上升,并重新取得了在生产机构中的主导地位。这表现为一个循环的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实际上孕育了资本主义制度现实演变。在人相对于劳动资料占据主导地位时,正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虽然资本雇用工人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也已经显现出来,但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还是可以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封建制度。在劳动资料取得对人优势并成为生产的主导时,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在全面激化,资本家不仅借助机器强化了对工人的剥削,而且使工人积累的贫困达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在人依靠信息技术重新取得主导地位后,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资本家再不能借助劳动资料对工人进行无限的剥削了。资本主义生产开始变得更加依赖人力资本因此,资本家开始调整与工人的关系,不仅愿意为提高工人的福利支付资金,而且也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的状况也印证了这种逻辑。这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结论


  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演变时,通常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决定性的因素。而且,在分析这一关系时用到的一个马克思理论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这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变革这种生产关系,或者表现为一种社会形态下的阶段性改变,或者表现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对于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进行历史总结时,我们可以在一个时点上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态加以对照。但是,当我们要预测未来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生产力水平才会引起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只要换一个角度就可以有所突破。本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就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生产方式是一个不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总和的范畴,在生产力作用于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处于中介的地位。生产方式具体包含生产资料占有的性质、生产机构中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以及生产的目的这三方面的内容。因此,它发挥的中介作用,一方面体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孕育了生产关系变革。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在资本雇用劳动和商品生产基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经历了生产机构从以人为器官、到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再到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变迁。正是在这样的变迁中,资本主义实现了它的阶段性变革。


  3建立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出一个延伸的结论,即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出路应该以现实为前提,寻找马克思经济学中具有更大解释力的理论。


                                                      乔榛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生产力研宄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zibenzhuyi/26535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