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国产主流电影的生态话语构建

国产主流电影的生态话语构建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面对全球化的电影形式,中国主流电影应具有多样性,主流电影文化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必须经过一番研究。影视文化是国家文化主要的对外体现,受众的文化需求是主流电影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我们不能轻视主流电影在中国影坛的地位,更要重视国产主流电影中对生态话语的构建。

  一、国产主流电影的生态话语问题

  所谓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他各种因素同文学艺术进行互相作用的科学,这是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关于电影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的、动态开放的,也是跨科学的,以和谐和人文关怀为主旨精神。在多年的不懈探索中,中国研究理论的学者在文化生态学这一方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类科学的发展。然后他们开始运用文艺生态学去评论中国电影,使得生态学在电影中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现今许多国内电影界的批评家也渐渐接触并试着应用文化生态学来品评电影与电影的价值。在著名作家的一本书中提及,我国在1995年左右,电影以一种全新的审视观念展现出来,被人们称作“新艺术”,这就体现了电影在当时时代环境背景的好坏。

  在之后的几年当中,著名的评论家曹霁和李景富编著的书中也提及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很多人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了中国电影的生态学,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电影生态学的内涵,为调整打下了基础。然而,我国正处在电影生态学与电影批评的起点,想全面深入地评论中国电影的生态还很困难,更没有办法用“文化生态学”和“生态批评”来对正在逐步发展、无法定义的“主流大片”进行探讨。

  实际上,人们对中国主流大片,想从文化生态学和生态批评中得到的无非就是主流大片的商业价值。通过电影学和电影生态批评,我们知道了大片中主流和非主流的内在联系。为人们在主流电影的发展上做出了贡献,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国家政策倡导对文化价值观、情态表现积极向上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变换

  主流电影与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中国电影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同和不同,对于主流和非主流电影,始终说法不一,虽然主流在意义上超越了“主旋律”和“新主流”,但是对主流电影人们通常不屑一顾。近些年来,随着电影的逐渐发展,人们必须承认主流电影存在的价值,满足了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口味。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无须多么深刻复杂,但也确实不乏精品之作,并且需要更多人关注,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生态中,也出现了生动性和复杂性。

  “主旋律”是作品的重要结构构成,在这里“主旋律”是以电影概念出现的。1987年中央倡导全国电影故事片要以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作为我们电影的“主旋律”。随着国内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数量的上升,电影评论界的质量提高在电影上“主旋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表现在电影“创造精神”的“主旋律”认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很多优秀作品。为适合以后电影生态的发展,“主旋律”电影有了深度的模式。

  20世纪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的数量在日益增加,电影批评有了开放性的进展,批评模式也开始关注电影的创作实践。把“主旋律”电影作为国家主流电影的基础,创造出了革命历史和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题材电影,并涌现了一批宣传真善美的“主旋律”电影。

  在21世纪初,著名评论家马宁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中国电影“新主流”的内容,这是“非主流”电影对“主旋律”电影强烈的挑衅行为。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徘徊在“主旋律电影”和“主流电影”之间,从各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争夺战。新主流通过意识形态的认可,国家政治的倡导,主导着文化价值观体系,情态表现积极向上。“主旋律”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的意志,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

  显然,马宁提出的“新主流电影”最后没能替代“主旋律”电影,成为电影的主流,但文章还是强烈地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生态的发展在系统、整体、动态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焦虑。上海青年人提出了“新主流电影”这个主张,从整体看,这是中国复兴电影,提高战略高度的任务。但目前,中国国产电影所用的设备落后,过多创造低廉的商业影片,又要和好莱坞竞争,这使得国产影片面临很多困难。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利用本土已有的历史积累和现存的人文条件,创作出成本低、回报高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影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才能开发有效的电影企业商机,使新主流电影找到一种实质性的合作方法。

  不管怎么样,“新主流电影”的提出,对中国高科技电影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新主流”电影目前仍处于缺乏意识形态的窘境,在市场和群众不太认可的基础上,人们无法用“新主流”来代替“主旋律”。不仅如此,电影界还面临着人们对“贺岁片”和“大片”热度不高的难题。不管从政治与资本,还是低成本来看,创新意识都将为“新主流电影”铺路。

  随着“新主流”电影不断被提及,“主流”与“非主流”电影被显眼地摆在了中国电影面前。虽然“新主流”电影取缔不了“主旋律”电影,但至少在中国电影的发展上,“新主流”为“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为电影界摆脱“大片”和“主流大片”的束缚做出了贡献。

  现如今“主流电影”被不断地提出,那我们也就不难预测“新主流电影”即将成为主流,占领一定市场。人们不得不深思,虽然眼下的“主旋律电影”市场尚未被完全占领,但从新时代各种阐述中,“主流电影”的出现频率大大超越了“主旋律电影”。正因为如此,许多知名、权威的电影人很早就肯定了“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前景,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当“主旋律”和“新主流”相比较时,“主流”会比“主旋律”和“新主流”有着更多的认同,也有着多样化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教育程度的提高,主流与非主流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会被淡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影界的良性生态环境即将演变成最新的发展目标。比如20世纪末,电影《紧急迫降》就在此类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当时尹鸿在一篇文章里把此誉为主流电影文化的典范。还有2002年由年轻导演陆川执导的《寻枪》,陆川说过这样一段话,“主流电影也会拍得很有力度并且好看,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电影人可能会将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结合起来,但仍保持轻快的主流的基本形式”。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主旋律电影”与新锐电影人创作的“艺术电影”都吸收了“主流电影”的精华,保留了一部分特质。   不久之前,《当代电影》的一档最新专栏发表了众多新锐电影人的访谈。知名的贾导演直截了当地说“会选择主流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自身”;知名度颇高的节目主持人也表示,在最新的电影领域中,新锐导演已然渐渐离开了边缘地区,逐渐接近了中心地区,由旧日里默默无闻的作者转变为跳脱于传统体制之外的创新人才并在主流电影这一前景辉煌的领域有所建树,成功地打入了“主流电影”的传统市场。新锐电影人能站在生产体制这一视角,将电影带入“主流”这样长期良性的发展模式,他们必定使“主旋律电影”跨入“主流电影”的领域范围之中。

  笔者认为电影的国家形象很重要,电影展示国家形象,它不仅是电影作品的本身,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它同时也是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途径,那么我们就应该建构传播文化的能力,从而来提高主流电影更深层次的内涵。现在我们在“主流电影”的产品需求和文化范围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促使“文化”与“范围”这些概念开始融合,那么人们就要选择认同“主流电影”文化或是“主流大片”的文化。

  在2007年11月,“全球视野下主流电影的文化认同及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举办。探讨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中国主流电影文化认同,并对中国电影的策略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以及多方面的交流。经过探讨和交流,大多数人还是认同主流电影的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主流电影文化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其中饶曙光还提出了“主流”大片与其他形式的主流作品应共同繁荣的产业问题。

  随后,2008年,《当代电影》第一期的头版专栏,也刊登了关于“新世纪与新电影形态与新格局”研究讨论结果的报道。讨论研究的角度依然集中在“国产主流影片的概念”和“具体应怎样构建国产主流影片”等方面。诸多大导演如尹力、陈国星,均详细阐述了个人作品与“主流电影”之间的关系。数位知名学者也就主流电影最近向其他方向转变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的讨论严肃紧张。著名主持人也发表了有关重新构建国产主流电影精神内涵的讲演,就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再次进行了深刻思考。文章指出国产电影要以经典电影叙事模式、文化核心价值为主旨,同时包含电影美学,这样才能促使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并且体现出爱国集体主旋律精神。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近年依旧处于疲软状态,主要问题是题材缺乏新意,影片内涵不够,这种缺陷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观众,使观众对影片不认可,也动摇了观众对社会集体公正的认同。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利用影像重新建构大众对民族、国家、历史的集体认同,加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些学者、讨论者、导演等众多人士的努力,主流电影的概念日渐圆满,很大程度上变得更有自信。然而也由于讨论时遗漏了某些方面,随着“主流电影”话题的增多,“非主流电影”和“非商业电影”也沦为绝对的边缘。

  三、结语

  大片化使中国电影面临来自海外市场的巨大压力,产生冲出重围的强烈冲动。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票房十分低,尽管1987年,丁萌楠导演的《孙中山》被称为巨片,但还缺乏像好莱坞那样“大片”的营销方式,没有产生票房效应。为了推进改革,广电部推出十部大片,使观众重新走进影院。因为大片的存在,国产电影再一次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并在电影史上引发了很大话题。与此同时,《大片与小片的辩证法》中说,它们不是完全冲突的,也可能和谐相处,大片和小片要看好自己的观看群体,小片不能一味地与大片争锋,还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把国产主流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做更多的艺术探索作为侧重点,使我们的电影整体看起来更厚重。透过《梅兰芳》的成功历程,我们不难知道:还可以用除国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推动国产电影的发展。整个电影文化氛围需要很多人的努力,特别是这方面的专家,更应该发挥重要的力量。随着《南京!南京!》《铁人》《天安门》《建国大业》等影片的不断出现,主流大片将慢慢走向成熟,并为我们的电影事业做出贡献,电影路还很长,国产主流片仍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事业会有更好的发展。中国要想有良好的电影生态,必须要让主流电影和非主流电影有着良好的发展,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21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